她只能说:“奴婢尽快养好……”
“你慢慢养!”楚稷脱口而出,心底有一股要剖白的急迫,让他的口吻显得很冲。
柳宜无可奈何地望向了月亮。
他觉得喉咙里噎着,哑了哑,复又续言:“若有什么需要的,让人来回话。”
顾鸾心头微颤,一股酸甜漾开,连心跳都慢了两拍。
“回头让太医多去看看你……”他干巴巴地又道。
柳宜终是看不下去了,无声地长缓了口气:“皇上。”
她垂眸静立,摆出一脸恭肃:“时辰不早了,不好让太后娘娘多等。”
“……好。”楚稷应声,终于不再没话找话,提步继续往北行去。
顾鸾退开两步,福身恭送,礼罢,发现张俊还立在身边。
“张公公?”她打量着他,“公公还有事吩咐?”
“没事。”张俊笑笑,手里一提那食盒,“我帮你把东西送回房去。”
顾鸾看着他,心弦又紧了一紧。
适才楚稷关照她,她高兴,却在劝自己不要多想。她因为上一世对他有情,可他未见得真对她有意。他待宫人素来是好的,她再清楚不过。
张俊的殷勤却让她心底的侥幸又升起来。
张俊精明又位高权重,不会对个小宫女无故献殷勤。他这样让她禁不住地想,楚稷私下里是不是对她也真有记挂,只是她不知道。
她希望那是真的,
她想被他记挂。
第13章 中秋
半个时辰后,颐宁宫里的宫宴开了席。倪玉鸾和方鸾歌的身份不能参宴,但皇后办事妥帖,命宫人在厢房里给她们备了一桌,算是一份额外的照应。
正殿之中宫觥筹交错。本朝的正宴都是一人一席,座次依身份高低排序。新进宫的仪嫔的舒嫔席位便挨着,不过多时,舒嫔就发现仪嫔不时地往外看,忍不住问她:“仪姐姐,怎么了?”
仪嫔扫了眼殿中正热闹的歌舞,略微往她身边凑了三分:“御前的三鸾来了两个,皇后娘娘还在厢房给她们备了席面,你没听说?”
舒嫔一怔,摇头:“没听说。”
“我看事情是要定下来的。”仪嫔斟酌着,慢条斯理道,“这些日子皇上不来见你我,也不去见后宫旁人,左不过就是为着她们。”
舒嫔觉得这话有理,点一点头,又追问:“三鸾来了两个,还有一个呢?”
“你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仪嫔神情复杂地瞟她一眼,“还有一个病了快一个月了,今日不便来。”
语中一顿,仪嫔又道:“不过那个想来也不打紧,宫里头都说厢房里倪氏才是最得脸的。你记得前阵子送进各宫的玉牌么?我适才听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说,倪氏身上也戴着一块。”
舒嫔听得一怔,大显讶色:“后宫里用的东西她身上也有?”
“可不是。”仪嫔暗自啧嘴,“我刚才远远地扫了一眼,遍身的穿戴都不一般。我估摸着……皇上的心思是真在她身上。”
说着她又沉吟了一下,续道:“咱们两个这么下去也不是法子。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投其所好。”
舒嫔:“这话怎么说?”
仪嫔循循善诱:“你想想,皇上这么喜欢她,又不往后宫放,能是为了什么?左不过就是还年轻,不想随意临幸宫女背个生性好色的恶名罢了。你若能主动开口为她请封,既合了皇上的心意,又和这圣驾跟前的红人结个善缘,岂不妙哉?”
二人窃窃私语得久了,皇后的目光不动声色地飘过来。扫了仪嫔一眼,又看向自己身边的女官。
那女官无声地点了下头,皇后便放了心。
她原想让太后出面,别让皇上再这么荒唐下去,可太后却不愿多管,只让她看着办。
按理说册封一个宫女于她而言也确不难,一道旨意的事罢了。可皇后思来想去,还是想做得稳妥些,免得摸错了圣意,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所以,她让人将那些细枝末节透给了仪嫔。她想仪嫔生得美,家世也好,多多少少会有些野心,不会安于无宠。若给个机会让她在皇上跟前露脸,她多半会着道。
舒嫔听得一怔,秀眉微蹙:“姐姐自己怎的不说?”
“唉。”仪嫔瞟着她,“我好歹见过皇上一回。那次皇上虽临时有事没歇在我那儿,我们却也说了好一会子话。你这不是还没面过圣么?咱们一道进宫便是缘分,我总得帮你一把。”
她说得苦口婆心,口吻又坦荡,很是大度的样子。舒嫔不禁心生感激,沉吟了一回儿,颔首道:“多谢姐姐。”
“谢什么。”仪嫔一攥舒嫔的手,瞟了眼御座的方向,“今儿就最合适。阖家团圆的好日子,皇上瞧着心情也好,正适合开口。若错过了,日后有没有机会就说不准了。”
舒嫔被激得心头一紧。
确实。过了今日,她还能不能见到圣颜都两说。
不多时,一场歌舞终了,舞姬们暂且散去,殿中安静了一阵。太后说了些庆贺阖家团圆的场面话,帝后嫔妃无不附和。接着,便又是叮咛有孕的皇后与吴美人好生安胎,要安安稳稳地为皇家开枝散叶云云,众人恭谨地听着,皆点头称是。
待得太后说完,殿中又不乏有嫔妃含笑说了些吉利话,氛围便轻松下来,大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