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 金手指是看广告_宋公子晏【完结+番外】(213)

  “大哥二哥放心,俺老张懂!以后谁敢对谢府君不敬,俺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张飞道。

  那一萬八千黄巾贼俘虜,被押送至睢阳城外的各处營房时,如同被驱赶的行尸走肉,安静得可怕。

  空气中混杂着浓重的汗臭、泥土腥气,还有一种无形的,叫做绝望的味道。

  许多人带伤,瘸着腿,或者捂着尚未愈合的伤口,步履蹒跚。

  他们低垂着头颅,眼神空洞,只敢用余光瞥着两旁手持刀刃、面无表情的军士。

  完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念头。

  砍头,然后脑袋堆在一起,筑成京观,震慑天下。

  这是失败者的宿命,他们听过太多次。

  人群里,有压抑不住的啜泣,细细碎碎,像是濒死的老鼠。

  还有人牙关控制不住地打颤,发出咯咯的轻响。

  然而,到了地方,想象中的刀斧和刽子手并未出现。

  他们被分批次地带到一片空旷的營地。

  尔后,一捆捆的铁锹铁镐被扔在面前。

  一个穿着官服,看着像管事的中年人走到前面,清了清嗓子:“从今日始,你们要为梁国劳役,都拿起家伙!”

  俘虜皆僵在原地,仿佛没听懂。

  有人茫然地抬头,看看管事,又看看地上的工具,再看看周围的军士。

  这是什么新花样?先讓干活,再杀?

  不少人心里生起更深更重的恐惧。

  但执刀的军士在催促,没人敢不动。

  他们迟疑地拿起那些沉重的农具,铁器冰冷的触感甚至讓一些人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这一日的光阴,就在号子声、偶尔的鞭子破空声(奇怪的是,那鞭子似乎总是落在空处,响声大,却很少真的抽到人身上)和沉重的喘息声中度过。

  坚硬的土地被一寸寸掘开,巨大的石块被合力搬运,汗水像溪流一样从额头脊背流下,浸透破烂的衣衫,旋即又被的日头晒干,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尘土弥漫,钻进鼻孔喉咙,呛得人咳嗽连连。

  没人抱怨,没人敢怠工,只是麻木地重复着挖掘搬运的动作,如同提线傀儡。

  转机出现在饭点。

  当一个个大木桶被抬到工地旁,盖子掀开,一股浓郁的热气混着粮食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时,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是粟米饭,黄澄澄的,冒着热气!这已经让他们有些意外。

  更让他们眼珠子快瞪出来的是,那饭里,竟然掺杂着细碎的泛着油光的肉丁!

  虽然不多,但那久违的肉香,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勾起了五脏庙最深处的渴望。

  这是……给他们吃的?

  有人不敢置信,伸长脖子使劲嗅着。

  直到管事的再次发话:“排队!一人一碗,吃不饱再来添!”

  人群骚动起来,互相推搡着涌向饭桶处,再排成长列。

  他们捧着粗糙的陶碗,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顾不上烫,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拉着。

  那混合着肉香的粟米饭,是他们自打跟着渠帅举事以来,甚至更久远的记忆里,都未曾尝过的美味。

  在北海时,他们啃草根,嚼树皮,能找到一只死老鼠都算改善伙食。此刻端手里这碗饭,简直是人间至味。

  有人吃得太急,噎得直翻白眼,旁边的人顾不上嘲笑,只顾埋头苦吃,怕就怕这是最后一顿。

  看着这群狼吞虎咽的俘虏,管事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等大部分人吃得差不多了,才又扬声说道:“府君有令,尔等听从差遣,安心劳作。只要做满三年,既往不咎,恢复尔等百姓身份。若安分,三年期满,还可领到安家钱粮。”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得所有俘虏都停下了动作,愕然抬头。

  既往不咎?安家钱粮?

  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如同天方夜谭。

  一个胆子稍大的汉子,小心翼翼地问:“此话当真?”

  管事的扫了他一眼,点点头:“谢府君言出必行。”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嗡嗡的议论声响成一片,盖过了咀嚼声。

  但那碗实实在在带着肉香的饭还在肚子里,身体虽然疲惫,却并非走向刑场,被重刑,被砍头。

  活下去,有饭吃,三年后还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些念头,像野草一样

  在他们心里狂野生长。

  “三年后就能回家?”

  “还有钱粮拿?”

  “真的假的?不会是骗我们干活吧?”

  “骗我们?现在杀我们不跟碾死蚂蚁一样?犯得着骗?”

  议论声中,恐惧和绝望退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几乎不敢相信的期盼。

  他们互相看着,从对方同样布满灰尘和疲惫,却隐隐透出光彩的眼睛里,看到了那个叫做“盼头”的东西。

  日子,似乎,真的能过下去了。

  中平二年初冬的某个午后,谢乔踏入梁园,绕过几处假山,果然看见荀爽坐院中,案前摆着一堆竹简,似在潜心治学。

  只是,他手边那个盘子里堆着的金黄之物,以及空气中隐约飘散的油脂香气,暴露了他此刻的真实状态。

  这老头还是那么馋炸土豆。

  据亲从回报,荀爽住在梁园的这段时间,每日必定使人偷偷去东市买,有时还不止一次,且要求快去快回,不能冷掉。

  谢乔看破却不戳破,要给他留面子。

  荀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谢乔的到来毫无察觉。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顺便点吃炸土豆。

  当初把他“请”来时,可是说好的,她可以随时向他请教问题。直到今日,她还一次都没来请教过。

  现在,正是需要这位大儒才学和智慧的时候了。

  谢乔远远看了看,没有上前去叨扰。从梁园出来,她脚步轻快了些。

  她要开始做更多的谋划。

  梁园文会雅集,东市繁华,二者提高了梁国的知名度,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

  但还远远不够。

  谢乔坐在案后,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长考。

  一整套思路在脑海里逐渐成型。

  几日后,梁国都城睢阳的商圈里开始流传一个消息:一位姓乔的外地大贾,出手阔绰,对城内的生意,尤其是人流密集的客栈、茶楼、酒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位乔姓大贾并不亲自露面,而是委托一位精明干练的管事四处接洽。

  这位管事逢人便笑,说话客气,但谈起生意来却毫不含糊,直接提出要“入股”。

  “入股?”福来客栈的掌柜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听到这新鲜词儿,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位管事,您是说……要盘下我家店?”

  管事笑着摇头:“非也非也。乔先生是看好掌柜的经营之道,亦看好睢阳的前景,愿意投一笔钱进来,助掌柜扩大营生。日后赚了钱,按投入的份子分红利。您还是掌柜,店还是您家店,只是多了个东家。”

  掌柜眨巴着小眼睛,心里飞快地盘算。

  这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白给钱让他扩大店面,以后赚了钱分点出去?

  他试探着问:“那……若是赔了呢?”

  管事一摊手:“乔先生说了,眼光要放长远。前三年,若有亏损,乔先生一力承担,与掌柜无涉。三年之后,若还未盈利,乔先生自会撤资,绝不纠缠。”

  这条件优厚得让掌柜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偷偷打量着这位管事,衣着得体,谈吐不俗,不像是骗子。

  再说,骗他这个小客栈有什么油水?对方可是要先拿出真金白银的。

  “这敢情好啊!”掌柜脸上的疑虑迅速被喜色取代,“不知乔先生外打算投多少?”

  管事伸出三根手指,“先期三萬钱。后续若需扩展,还可再议。”

  三万钱!

  足够他把客栈翻修一遍,再添置不少东西了。

  掌柜激动得脸颊都在颤抖,连连拱手:“管事放心,我一定尽心经营,不负乔先生厚望!”

  类似的情形,在城中各大茶楼酒肆上演。

  各掌柜起初都有些不解和警惕,但在“三年包赔”、“只分红利不插手具体经营”的优厚条件下,几乎没有人能拒绝这份好意。

  且双方还会请官府公证资产,订立契书。

  他们只当是来了个不懂行但钱多烧得慌的,乐呵呵地接受了投资,盘算着如何用这笔意外之财把生意做得更大。

  相府内,听着下属的回报,谢乔满意地点点头。

  这几日时间,她总计大约投了三百万钱,将触手伸进了睢阳城内的旅店、茶楼、酒肆等各行各业。

  至于那位“乔先生”,自然就是她的马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强文 系统 基建文  沙雕  三国  宋公子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