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指使的团团转的6688:……你确实是清闲了,我打八份工。
在权力、身份,甚至是精神上,被全面压制的太后,看着皇帝似乎仍没有焦距的眼睛,依旧很平和的面容,顺毛摸猫的悠闲……终是颓然道:“皇帝近来多病,哀家是担心的不得了。”
“若不能就近照看皇帝,实不能放心。”
“后宫诸事,皇后料理的很妥当,就交由皇后吧。”
皇帝笑道:“所以,这不又回到朕最初的问题了吗——”
有什么喜爱的娱乐活动吗?
关起门来自己好好玩,别去干扰做事的人了。
**
孙太后当日就搬到西苑宫院。
对此朝臣们倒是没怎么意外。
在他们看来,皇帝都目不能视了,孙太后在折腾立孙子和顾儿子之间,选择去照顾皇帝也是应有之义。
而皇帝显然也没有立太子,让孙太后代替郕王的打算,因皇帝直接就下旨了,皇子还小暂不提议储之事。
*
姜离在诚恳‘邀请’了孙太后一起入住西苑的同时,还想起一件事来。
顺带手把后宫不能干政的铁牌也给去了。
无他,实在是看着不顺眼。
这也就看出要名声的人,比不要名声的人,行事总多拘束——王振擅权的时候,能把‘内臣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直接扛走,朝廷喑然;而太皇太后主过政事,也只能对这块牌子视而不见,还要时不时向辅政群臣表示,自己并无揽政不还之心。
而这件事,在朝廷上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这样做当然不太对,但……毕竟是当今陛下嘛,干点什么都不奇怪啊。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有了这种奇异的共识。
而且只要皇帝不强撑着来上朝重提亲征事,其余的都是小节。陛下愿意折腾这些小事就折腾去吧。一块牌子而已,之前‘宦官不能干政’的牌子又不是没拔过。
凑个对称也无可厚非。
都不是事儿。
说起来,能在官场上立足的人,原本都比较相信自己揣摩人心能力的:如果用医者做对比,能在朝堂混出名堂来的绝对都是老中医,望闻问切一捏一个准的。
可面对现在的皇帝,就有种上手搭了半天,发现皇帝根本没长脉的感觉。
再加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宫中有些小道消息渐渐传了出来。
这数月来,后宫的‘彤史’都是空白的,似是陛下三月前病后留下的暗疾。
正因为是捕风捉影的宫廷秘事,信的人才多,甚至有朝臣立刻理解为:啊,所以陛下才非要御驾亲征,以另类方式证明自己行吗?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皇帝忽然因饭菜难吃折腾光禄寺的时候,朝臣们不但无人反对,还有点欣慰:太好了,陛下又找到了一件想做的事。
而且光禄寺……久被工作餐荼毒的朝臣,乐见其成。
祭献光禄寺,吸引皇帝注意力。
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到了!
第28章 光禄之弊
七月末,宫中早桂悄然开了。
从紫禁城到西苑的路上,便种着不少桂花树。
而桂花一旦盛放,总是香的热热闹闹,似不肯无人知晓的寂寞开谢,总是一时不落地萦绕在人的鼻尖。
高朝溪哪怕坐在轿子里都闻见了:又是一年秋天到了。
她掀开轿帘令停下,亲自下轿选了一支折下,对旁边抹云笑道:“陛下这几日为了光禄寺的事儿正烦躁,折支新桂给陛下赏玩吧。”
抹云在旁点头赞同,与自家娘娘闲话:“不知今日,陛下眼睛有没有再好些。”
如今皇帝并不是全然不能视物,而是时灵时不灵——
起初皇帝目不能视了三四日后,忽然在某日午睡醒后双眼大亮。据高朝溪听说,皇帝当即就开开心心溜达到无逸殿去了。
朝臣们俱是被皇帝感动的当场落泪。
结果皇帝才看了一份奏疏,当场头疼起来,并且又开始眼前发黑。在群臣的苦劝下,皇帝再次回到安宁宫养病。
之后,皇帝心情就很不好,对当日的饮食极不满。
当时午膳正好是高朝溪在陪伴圣驾,看了看桌子,深知皇帝为什么不满,这满桌子的菜肴竟然都是出自尚膳监,而不是小厨房。
原本皇帝的饮食都是贴心的王先生一手包办,再后来王振进去抄经,金英和兴安为了在皇帝面前显得比王振有用,也都精细地调理小厨房。
尚膳监倒也每日按例送来菜肴,但多半是摆着好看的,皇帝每次只尝一两道感兴趣的菜,其余都全赏人了。
可近来,兴安跟金英都被皇帝指派去郕王处。
皇帝也一直在吃太医院要求的清汤寡水病号餐。直到今日眼睛好了,才心血来潮叫尚膳监上了一桌御席。
然后……尚膳监正常发挥。
试膳布菜的宦官,按照皇帝的要求,挨个给皇帝碗碟中放上菜肴。
皇帝吃到第七道菜的时候,终于摔了筷子。
高朝溪在宫里待久了,自是知道尚膳监的作风:无论什么珍馐殊味,做法都差不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6_b/bjSBG.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顾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