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但口述让她落笔,还就跟她随口商议起整治光禄寺的事儿来。
“朕原本以为,历代先帝都因为要明君的名声,并不好去因膳食粗陋去整治光禄寺,所以才让光禄寺越发惫懒过分。”
想做明君,不但不能改善伙食,甚至别人提出来,都得拒绝。比如仁宗皇帝,光禄寺曾主动提出过,南京有种果子狸很好吃,要不我们给陛下弄点来吃。
结果仁宗皇帝言辞拒绝:表示“饮食细故,不干大体”,不得为此兴师动众。口舌之欲不重要,太祖皇帝留下来的规矩嘛,东西能吃就行。
姜离听闻此事后深刻怀疑:不会是因太祖朱元璋出身的缘故,按照他觉得能吃就行的标准定下来,所以光禄寺才这么摆烂的吧……
但后来叫来光禄寺的官员一问,才知这其中问题之多,牵扯之广。
面对皇帝责问‘九千多厨子,怎么就能把宫宴做成这样!’
光禄寺官员竟然也是特别委屈,当场摘了乌纱帽表示:虽然光禄寺挂名九千多厨役,但其实……真正在光禄寺做事的只有几百人,能做成这样已经是尽力了。
而皇帝再问,光禄寺为何有这么多人挂名吃空饷,光禄寺官员宁愿辞官也不敢多说了。
甚至表示请皇帝治罪吧。
姜离:那这件事就复杂了。看来不只是什么消极怠工的问题,而是牵涉甚广。
当即拿定了方案:太麻烦了,找个人干。她负责提供除了实际帮助以外的一切权力。
*
高朝溪还未进门就能听见声乐细细。
入内后就见殿内坐了十来个乐人在演奏,笙箫琴笛俱全。
皇帝正悠闲靠在枕上,边吃美貌宫女剥好的葡萄,边在爱猫身上打拍子,看起来舒适的不得了。
高朝溪笑道:“臣妾来之前,见皇后娘娘和诸位姐妹们都忙的团团转。”
“还是陛下高乐。”
“想来陛下是终于找到合意的人,将光禄寺的事儿交托出去了?”
第29章 皇帝捞钱
高朝溪顺着皇帝伸出来的手,就坐在御榻一旁。
眼见原本被陛下拍着的黑猫,趁此机会想跑,却被一把捞回来,继续被应和着乐曲拍脑壳。
高朝溪竟然从一只猫脸上看出了生无可恋——
这表情,就像许多官员来见陛下的样子。
是的,自从皇帝眼睛时灵时不灵后,但凡召见官员她都在侧。
那日光禄寺的官员死活不敢说,姜离也懒得化身刑部尚书审问。
那就换个公正敢说的来就是了。
姜离先打发6688去干活,挑了个于谦没在与兵部商议要事的时候请人过来。
果然,于尚书依旧是‘不避嫌怨’无有不言。
很快,姜离就从他的话语中,总结出光禄寺如此之烂的两个最要紧的缘故:官员买闲(安排人来吃空饷);私占官方厨役(把光禄寺的厨子带回自己家用)。
姜离:好嘛。蜡烛两头烧。
其实空饷这件事,在于尚书说之前,姜离倒是就能理解:毕竟光禄寺负责采买御膳、祭祀之物。这是何等的肥差啊。
朝廷各级官员,宫内外这些掌权的宦官,谁下面没点门客穷亲戚之类的,想照应人往哪儿塞——光禄寺就是上佳之选,不但可以不干活,而且可以又吃又拿多好呢!
有的职位和空缺,并不是因为这个职位有用才设立。
而是因为,领导有人需要安排,才出现了这个职位。
姜离不免想起她那恍如隔世的工作单位,有个后勤科的职员只干一件事:负责给大家每年两次发过节的购物卡。平时就完全没事干,不但工资照领,还拿的是平均奖,有时候比累死累活的业务人员拿的还要高。
姜离当时羡慕毁了: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啊。
同事:你要是领导的表弟也可以。
没有岗位,可以创造岗位嘛。
光禄寺的空饷情况大致如此。朝廷拨给的厨役工资就九千多人头的,但其实,真正在干活的厨子,不过九百人(于谦:这还是乐观估计)。*
再加上于谦说的第二条——论起来这世上踏实干活的人,有时候也是倒了血霉。
原本光禄寺这九百人就要干九千人的活,结果很多朝廷官员,还有内外宦官,还喜欢去光禄寺逛一逛,看到好的厨子就‘借’回自己家用起来。
光禄寺更忙不过来怎么办?
没办法,光禄寺本来就烂嘛。
何况这种事大家都在干,约定俗成了嘛。
至此,姜离顿改要惩罚光禄寺厨役消极怠工的想法:如果以宴席粗陋问罪光禄寺,倒霉的只会是那部分没有门路没有后台,被迫打两份工的社畜。
打工人不为难打工人。
*
但这听起来,确实是件深根滋蔓的事儿,需要对官场既了解,又不畏又有手段的人来料理。
姜离目光落于谦身上。
于尚书肯定是能办好这件事的,但他也太忙了。
姜离的脑海里冒出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诶嘿,王恕脾气又刚又喜欢骂人,这不正好就是他专业对口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6_b/bjSBG.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顾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