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布兰登上校出手帮助爱德华是因为想起了自己因为被亲人阻拦失去恋人的过往,纯粹出于一片好心,埃莉诺对他自然是更加尊敬感激。
令她奇怪的是,虽然她和玛丽安回到伯克利街,但是这位男士却比过去更加安静了。过去她一直能观察到上校对玛丽安的关注,在玛丽安为威洛比的事情伤心痛苦时,这种关注尤为明显,让上校对着她说出了往事。
最近这种关注仿佛不那么明显了,要说他的心意发生变化,埃莉诺不相信,因为他依然十分关心玛丽安的情况。
说起来,大家在讨论到玛丽的婚约时,这位上校总是聚精会神。詹宁斯太太不相信埃莉诺和玛丽安陪伴普莱斯小姐这些天没有打听一点消息,她摆脱不了喜欢猜来猜去的毛病。但凡她提到有关这位小姐的话题,布兰登上校总是恰好在场。
在上校的感情上,或许身为当事人之一的玛丽安才是更清楚的那个:“埃莉诺,上校一片好意,让我感到十分羞愧,过去我对他实在有些不尊重。我把他和威洛比都看错了,原来三十五六岁的人并不是完全失去了情感。不过,你还记得之前詹宁斯太太开过他和普莱斯小姐的玩笑吗?我想他确实仰慕那位小姐。”
说这话时,玛丽安心里久违地感到一阵轻松,她对威洛比的爱恋错付了。但是她这段时间的沉重仅仅是因为威洛比吗?还是因为她从埃莉诺那里得知上校对她一片深情,因此感到无法回报呢?要是上校对她的关注是因为爱,那么他对普莱斯小姐的仰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埃莉诺听了妹妹的话,一开始还觉得这是玛丽安一贯以来由着情感得出的偏见。但是在参加普莱斯小姐的婚礼时,她见到上校看向新任公爵夫人的眼神,也开始怀疑妹妹猜对了。
这场婚礼定在四月份举行,原本埃莉诺和玛丽安已经收拾行李准备跟着詹宁斯太太和帕尔默夫妇一起到萨默塞特郡的克利夫兰大宅做客。
但是她们和布兰登上校都有幸得到普莱斯小姐的邀请,这样一件体面的事邀请她们参加,詹宁斯太太极力赞成两位达什伍德小姐前去,帕尔默夫妇只得遗憾地失去他们的客人。
婚礼设在德文郡公爵的家族教堂,场面应新娘的要求不算特别盛大,参加婚礼的都是双方的至亲好友。虽然卡莱尔伯爵夫人已经不再反对,但是威廉·卡文迪许还是谨慎地申请了特许结婚证。
新娘身穿一袭白色的婚纱,婚纱用白色绸缎打底,长长的拖尾边缘用金线与银线勾勒出细密的藤蔓图案,裙身上有三层不同透明度的薄纱叠加而成,同时装饰有水晶、珍珠和钻石,光线照射时产生闪烁的效果,形成梦幻的美感。
玛丽佩戴的项链正是德文郡公爵让珠宝匠人用当年从理查德那儿买去的克什米尔蓝宝石为主石制作的,项链上镶嵌其他的蓝宝石几乎毫无色差,配石是一圈钻石,整条项链仿佛一圈海水烘托着一滴巨大的浪花。
至于头顶的冠冕,玛丽没有选择卡文迪许家族传承下的王冠,而是理查德请同一个珠宝匠用克什米尔蓝宝石和和钻石制作而成的,加上配套的耳饰,与项链形成了统一的风格。
看到玛丽的那一刻,威廉·卡文迪许觉得自己身边的人仿佛都消失了,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未来的妻子。直到婚礼结束,他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对甜蜜的新婚夫妇在查茨沃斯休息了几天,便打算按照计划去欧洲大陆旅行,而留在英国的人们还在对那场婚礼津津乐道。
婚礼结束,布兰登上校负责送两位达什伍德小姐回巴顿。路上的时候,埃莉诺本以为妹妹会克制不住询问上校是否爱着普莱斯小姐,谁知她竟忍住没有发问。
“埃莉诺,你也太小看我了。经历这么多事,我已经意识到了,再美丽动人的情感都不应该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上校爱慕着普莱斯小姐,如果我去询问岂不是触碰了他的伤心事。”
玛丽安这样冷静,让埃莉诺刮目相看。有布兰登上校这样一个可靠的旅伴,她们也可以轻易遗忘旅行中的不适。
当她们终于回到巴顿乡舍的时候,达什伍德太太热泪盈眶地迎接两个女儿。自从埃莉诺和玛丽安离开家,达什伍德几乎受到的全是坏消息,怎么能够不让她惦念两个女儿呢。
至于两个女儿有幸被邀请参加普莱斯小姐和德文郡公爵的婚礼,已经是这段时间唯一的喜事啦。
詹宁斯太太这时也已经从二女儿那儿回到巴顿庄园,因此埃莉诺和玛丽安回来不久就得到庄园主人约翰爵士的邀请。
就连米德尔顿夫人都好奇地向两位达什伍德小姐打听普莱斯小姐的婚礼盛况,詹宁斯太太更是问个不停。
“天底下还有比这位小姐更加幸运的人儿吗?找到一个这么合心意的丈夫。”詹宁斯太太嚷嚷道,“我真希望天底下的年轻小姐都能够找一位好丈夫。”
说到这儿,詹宁斯太太又想起了她的朋友布兰登上校,上校找埃莉诺谈论爱德华的牧师职位那次,被她误以为上校对埃莉诺求婚的事。她想到就立刻说了出来,还拿上校打趣,因为这件事确实非常有趣。
“达什伍德小姐,我认为下一步就该办你和布兰登上校的喜事啦,你和上校一起参加了一场婚礼,他有没有受到触动向你求婚?”
达什伍德太太听到詹宁斯太太拿大女儿和布兰登上校开玩笑,非常惊讶。她清楚埃莉诺和爱德华的感情,虽然认为大女儿不会这么快就忘了爱德华,但是也认为要是她和布兰登上校在一起,也是一桩美事。
不过布兰登上校人并不在这儿,他把两位小姐送回巴顿后,就告别朋友,独自回了德拉福。
显然,这位太太把精力几乎都放在关心小女儿的痛苦上,忽视了大女儿也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居然认为她有可能这么快接受布兰登上校。
埃莉诺回巴顿后,已然认为自己不可能得到幸福。直到那一天,她突然听仆人说,费拉斯先生结婚了,误以为是爱德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克制的感情,做母亲的才意识到自己对大女儿的忽视。
好在全是虚惊一场,露西的丈夫变成了罗伯特·费拉斯,爱德华就这么解脱了,他迫不及待到巴顿乡舍向埃莉诺求婚,居然如愿以偿。
而玛丽安,没有经历在克利夫兰大宅的那场重病,又发现了上校对玛丽的仰慕,她和布兰登上校的关系并未更近一步。
对这位小姐来说,到底是嫁给上校后靠着感激与尊重维持一个家庭更幸福,还是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不用感到负罪更幸福,还是两说呢?
无论是理智压倒情感,还是情感压倒理智,是不是都太过偏颇呢?
故事结束了,但是玛丽安还年轻,十八岁的她还有无尽的可能,说不定她马上就会遇到一个对她一见钟情的年轻人,不是吗?那时候,她应该学会了正确地对待情感。
第99章 玛丽和威廉准备从英……
玛丽和威廉准备从英国出发的时候,刚好在伦敦得知了拜伦的死讯,这位写下《唐璜》的浪漫主义诗人离开了人世,听说希腊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真遗憾,我没能见到他。一个人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作品却永远流传,也算是一种不死吧。可惜,大家关注的依然是他的丑闻,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在他死后也没有放过他。”玛丽想到的威廉那位迷恋拜伦的表姐——卡洛琳·兰姆子爵夫人,哀叹起来。
威廉可不觉得遗憾,虽然对玛丽有信心,但是想到这位勋爵的才华和在女人中的魅力,他觉得玛丽还是没有见过他的好。
他们在伦敦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快夫妻俩就坐上了去往法国的船。
虽然玛丽出生于朴茨茅斯这个海港,见过无数次此时的帆船,但是这还是她第一次乘坐三桅帆船出国,体验远没有后世的轮船那么舒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