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_云深雾【完结】(50)

  而卫青却非常人,从始至终他都让刘彻非常的满意,直到人生的末途,汉武帝对卫青都是满意、欣赏和看重的态度。

  这个卫青功勋卓著却并不张狂自大,位极人臣也从不嚣张跋扈,始终保持谨小慎微的秉性脱不开关系,刘陵觉得,既然日后这对君臣能够相处的这么融洽,没道理现在不行。

  刘陵给卫青使了个让他好好表现的眼色,决定从刘彻的软肋开始进攻,而刘彻的软肋是什么的?毋庸置疑,那就是这相得益彰的君臣日后共同的大敌——匈奴。

  “陛下,臣妹也知道自己要求过分了些,但让卫青去从侍卫做起,实在是太屈才了。卫青也和陛下一样心怀抱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将兵击胡,殄灭群丑,肃清沙漠,只是因为年纪太轻不被人重视,他和您一样,都想着什么时候能扬我大汉国威,打出属于我大汉朝的威风凛凛,让大汉子民不在备受匈奴欺压……”

  刘彻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听着刘陵的话不免沉思起来,目光随意的在堂前立着的卫青身上一扫而过,看到卫青激动的如遇知音般看着刘陵的目光,便明白刘陵说的确实是实话,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卫青心生几分好感来,看着卫青的目光也认真了起来。

  “卫青,朕问你,淮南王翁主适才所言你想参军攻打匈奴可是当真?”刘彻不信卫青不知道大汉朝上上下下的公卿百官对匈奴都是秉持和亲怀柔的政策,正面出击打仗的话是想也别想,刘彻倒是也曾提出过,只是话刚起了个头,就被以窦太皇太后为主的公卿给打了回去。

  在刘陵鼓励的目光中,卫青拱手行礼,郑重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是,臣虽布衣,也知百姓深受匈奴之患,愿化作利剑,助陛下披荆斩棘,守护万里山河。”

  卫青瞬间改口称臣,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心耿耿,翁主已经帮他走了这九十九步,最后一步卫青毫无畏惧迎刃而上。

  他看着刘陵满意的表情,心里激荡不已,同时他也没忘记曾暗暗在心里许下的誓言,只有获得了军功,才有可能在淮南王意图谋反的时候救出刘陵,让她一世无忧,如此,哪怕未来要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卫青态度坚定、目光郑重,好似宣誓一般的出言让刘彻和公孙贺都感到震撼,两人是真的没有想到,在大汉朝,上至太皇太后、公卿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匈奴人惊恐万分,听到匈奴又来骚扰大汉百姓就战战兢兢的时候,居然还会有这么一个堪称热血的少年站出来大声表示自己敢直面匈奴的勇敢和无畏。

  刘彻对卫青更满意了,觉得果然人不可貌相,他看了一眼身边听到卫青宣誓后目光灼灼的闪耀着,仿佛能将卫青融化了般火热眼神的刘陵,冷不防想知道刘陵对匈奴人的看法,其实也是想借此试探对方在自己和窦太皇太后之间的立场。

  “阿陵妹妹觉得卫青的回答如何?”刘彻的声音平平淡淡,不含一丝情绪。

  但刘陵已经被卫青挑起了心底的激动之情,喊出了后世那句众所周知的霸气名言:“说的好啊,本该如此,让世人皆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

  作者有话说:①取自《孙子兵法》

  第42章 宝剑自凌云 “犯我大汉者虽远……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如果说卫青的宣誓已经让刘彻和公孙贺惊讶, 那么刘陵借用过来的这句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直接就让几人震惊当场。

  口中不自觉的喃喃着这句豪言,刘彻心中对刘陵的好感一下子拔高到了最顶尖,什么长信宫中刘陵对窦太皇太后堪称谄媚的拍马逢迎, 什么不尊重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瞬间消失不见, 看刘陵的眼神也一下子柔和起来。

  这是自己人啊。

  刘彻觉得只要和自己站在同一个立场上,那就等同于是他的拥趸了, 四舍五入就是自己的班底,虽然刘陵只是个女子, 但对目前才刚刚受到祖母压制的刘彻来说也算的上是一个帮手了。

  “说的太好了, 阿陵妹妹和朕对匈奴的态度心照不宣, 朕今天真是太高兴了, 不但有阿陵妹妹这么个好帮手, 还得了有大将之才的卫青,果然是毋望之福, 老天还是帮着朕的。”

  刘彻满意刘陵和卫青的回答,对二人的态度不同以往的温和, 让两人瞬间感受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般的温柔。刘陵看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刘彻,心里吐槽对方是否学过四川变脸,脸上却笑的像朵盛开的桃花似的。

  趁此良机,刘陵适时的重提刚才的话题,努力要刘彻给卫青升官,好歹有自己的助力, 总不能还让卫青从一名普通的小侍卫做起,否则日后再出现卫子夫被刘彻带回宫中的事, 馆陶大长公主未必会看在自己这个小小的翁主的面子上放过卫青,估计到时候,卫青还是难免重蹈被绑覆辙。

  刘陵想到这里, 心里突然一跳,若有所思的目光在卫青瘦削的身体和清俊的脸上扫过,是她的错觉吗?怎么觉得卫青那么容易就遇到危险?

  来长安的路上就差点被张次公和义纵这对假扮劫匪的草莽给打劫了,还有日后不知道能否躲过的馆陶大长公主的劫持,咿,看来卫青的武学课也不能因为进宫而停了,否则不就成了小说里那种随随便便就被劫持的柔弱美人了吗?虽然卫青并不柔弱,也不是美人……

  刘陵的态度好了很多,对着刘彻软言温语,甚至用上了表示亲近的称呼道:“堂兄,您看,反正侍卫的职你说给就给了,那再给一个侍中也就不算什么了不是?”

  想到上次在宫里见到的桑弘羊,刘陵就没拿公孙贺来和卫青做对比,毕竟公孙贺好歹有个平曲侯的父亲,算是贵族子弟富二代,而卫青现在只是个平民,不好拿来比对。

  刘彻无奈的看着刘陵,还没说什么呢,就见刘陵根本不想给他反悔的机会,借着语速飞快的说道:“桑弘羊桑大人一入宫就是侍中,也是在堂兄身边才能施展才华,成为您的得力助手。您也不想卫青这样的大将之材日后泯然与众人吧,总得要在您身边经过言传身教才能对大汉的对手了解至深,成为您手中对付匈奴的利刃,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卫青缺少的就是对匈奴人的了解,这些东西只有在您身边他才有机会知道,臣妹更不帮不上忙,若是连您都不愿意教他,那卫青就真的只能宝剑蒙尘、明珠委地、壮志难酬……”

  “停,停,停,朕算是听明白了,你就是嫌弃朕给卫青的官职太低了,所以变着法儿的帮他向朕要好处呢。”刘彻算是看明白了,什么“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说的多么冠冕堂皇,究其根本,还是刘陵不满意自己对卫青的态度居多。

  不过今天无论是卫青的宣言还是刘陵放下的豪言都让刘彻十分的开怀,挠到了刘彻的痒痒穴,而且刘陵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桑弘羊能因为“精于心算”而被朝廷征召,入宫做了侍中,没道理有淮南王翁主举荐,而且也入了刘彻眼的卫青只能做个小小的侍卫。

  尤其是刘陵后面那几句跟在自己身边才能言传身教的话,让刘彻更加豪情万丈。

  和中二少年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仗剑天涯的豪侠梦一般,中二病的天子刘彻也有个梦想做大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匈奴王庭的梦想,只是有皇帝的身份束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刘彻不可能在满朝文武的注目下以身犯险,所以只能把这个注定只是梦的想法藏在心底,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怅然若失一阵。

  然而,刘陵的话却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自己是不能上战场没错,但却并不代表他刘彻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匈奴王庭的心思注定就是场梦,他去不了草原,那就让带着自己思想的心腹爱将为自己完成这个心愿,四舍五入的,也算自己完成了梦想啊。

  这样想着,刘彻打量卫青的目光愈加放肆起来,不免带上了几分挑挑拣拣。

  嗯,年龄小不怕,自己可以亲自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就是这身板有些瘦弱,日后还要多补补,说起来阿陵妹妹府上的佳肴确实美味……

  “那你倒是说一声行不行啊?”刘陵见刘彻的目光转向卫青后挑剔的不行,以为会被拒绝,既然提起了桑弘羊,就顺便把上次献给刘彻冰块的事拿出来说嘴,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两个方面,刘彻是犯了个遍,也不怪他会被自己拿捏。

  “堂兄你可别忘了,堂妹我上次还给您献上了硝石制冰的方子。这几日里长安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桑弘羊可没少联合少府从长安城里的权贵手里薅钱,您好歹念一声堂妹的好不是?”

  刘彻哑然,想说什么,但想起桑弘羊后来给自己禀报冰块生意从权贵手里薅了几乎大汉一年赋税的钱财时,自己也不禁为那些人都豪奢咂舌,也是因为刘陵献上的这份生意,刘彻才对刘陵看重几分,听阿姊说刘陵府里的菜肴更美味,就升起了试探刘陵立场的心思,毕竟他是真的不想再有人帮窦太皇太后的势力添砖加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