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_云深雾【完结】(74)

  卫家人还不知道卫子夫在宫中的境况,见到大包小包的刘陵高兴的很,知道刘陵主动前来的目的,主动把刚喂过了奶的霍去病小宝宝抱了上来,还教不会说话的小孩儿叫阿母,把刘陵逗得喜笑颜开的。

  看着卫家人和小霍宝宝满脸不知愁的模样,刘陵心下越发内疚,出了平阳侯府就吩咐驾夫往皇宫的方向赶去。

  都说女人的眼泪是融化男人心最强的武器,更何况那是位绝世美人的泪水呢!面对着柔弱仿佛无人可依的卫子夫那泛红的眼圈,刘陵捂着胸口倒抽一口冷气。

  什么叫我见犹怜?

  平阳长公主美的让刘陵心惊,但身为公主,自幼身份高贵,万事不愁的,根本用不着对地位不如她的刘陵蹙眉哭诉。同样美的让人震惊的韩嫣终究是个男人,若是做出这样弱不禁风的姿态,刘陵只会不寒而栗,然后怒道:滚远点。

  因此,对着这样的卫子夫,刘陵本就愧疚的心越发喃喃的说不出话了,昏头昏脑的,就把身上带的金银、配饰等物一股脑的都摘了下来,给卫子夫做打赏用,好歹让自己过得不那么粗糙些。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陈阿娇那里送钱或者说好话肯定是不管用的,她没一杆子把卫子夫打死已经算是脾气好的了,所以这底下的管事的黄门和宫人就越发得打点了,谁知道她们会不会为了向皇后和馆陶大长公主卖好,故意磋磨卫子夫呢。

  对着刘陵,卫子夫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哀怨,把忍了数天的悲痛一下子嚎啕大哭了起来,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让人特别心疼。

  “翁主,这可如何是好?如今妾在这掖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陛下也从未想起过妾,这些时日以来,若不是妾进宫的时候公主送给妾的金银打点,妾只怕早就被管事给磋磨的不成人样了。”

  刘陵看着卫子夫憔悴的样子,也明白对方所言非虚,想了想,刘陵心一横道:“你若是后悔了,我现在就去禀告陛下,大不了冒着得罪皇后的风险,我去找窦太皇太后或者王太后,请她派人随便找个错处,把你逐出宫吧。”

  自己犯的错自己弥补,除此之外,刘陵也找不到别的办法了,逐出宫廷虽说不好听,但好歹也不用在宫里供人驱使,受这种磋磨和管事的鸟气。

  卫子夫哑口无言,眼中虽还噙着泪水,但依然陷入了沉思中。

  见此,刘陵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乱糟糟的,拍了拍她的手,找补道:“你在考虑考虑,我下次来的时候你给我答复。”

  “都说富贵险中求,但也曾有人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卫青能有如今的成就,也离不开他自小的遭遇,苦难能早就人才,也能使人强大,但往往大部分人都被折磨的怯懦和不成样子。”

  卫子夫的眼神变得恍惚起来,刘陵想到从小遭遇了挫折还不屈不挠的卫青,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接着道:“我曾经心痛于卫青遭受的苦难,觉得自己遇到他的时候晚了太多,若是早一些知道他过的不好,早早的派人去把他接过来就好了。但是卫青反而拿先秦孟子的话反过来安慰我。”

  刘陵忍不住轻笑,想到卫青坦荡磊落的模样,日正言辞道:“他跟我讲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我又不是不懂,但从他嘴里说不起,不知怎的,我就愈发觉得此话那么的让人信服。”

  “你是她的阿姊,我相信同为卫家人的你们血脉中是一脉相传的固执和不逊。我也知道你现在的日子很难熬,没关系,我给你时间想,等你决定了就派人给我传口信,我向你保证,只要你说要离宫,我一定也是说到做到。”

  说完这些话,刘陵又安慰了卫子夫一会儿,陪着她调整了情绪,见卫子夫已经恢复了冷静,眼神也变的坚定起来,和往日娇弱可怜的模样相比坚强了很多,便告辞离去了。

  她先去了长信宫准备拜见窦太皇太后,但到了之后才知道窦太皇太后去处理朝政了,人不在长信宫,扑了个空的刘陵又不打算去椒房殿找罪受,看陈阿娇的冷脸,便转到去未央宫拜见刘彻。

  在半道上,刘陵坐着的马车和王太后一行人遇上了,王太后邀请刘陵陪她同乘,刘陵很给面子的同行,还边陪王太后说话,倒是从王太后口中得到了不少刘彻最近的消息。

  原来,刘彻自从把卫子夫带进宫里之后,真的因为忙碌将人扔到了脑后,至于忙碌什么?当然是天子大展身手的实施新政,试图从老谋深算的窦太皇太后手中夺回处理朝政的权利。

  “博士董仲舒和丞相卫绾以儒家之道谄媚陛下,试图离间太皇太后和陛下的祖孙情分,我在后宫都听闻了,据说陛下还想诏立什么学校之官,这分明就是撺掇陛下和太皇太后打擂台,都是佞臣,阿陵你来的正好,你和陛下也能说的上话,待会儿在旁边帮我旁敲侧击的给陛下说说,让他别和太皇太后对着干了。”

  此言一出,刘陵沉默了一下,她心知只要窦太皇太后活着一天,天然的祖母身份就是一直压制帝王的利器,无论未来的汉武帝刘彻多么的雄才大略,刚出新手村除了一身服饰能看的刘彻面对满级的窦太皇太后,下场是肉眼可见的必输无疑。

  刘陵点了点头,暗道没事,虽然自己也不想掺和进这对祖孙的斗法,怕伤及池鱼了,但安慰人她还是可以的。

  境遇低落的男人尤其需要一个温柔的女人去关怀,说不定她到时候还可以趁此机会让卫子夫趁虚而入呢,毕竟就陈阿娇那强势的性格,对着刘彻还大言不惭的理直气壮,是真没卫子夫那柔情似水能温润人心。

  抓住时机,刘陵就拜托王太后派人关照一番在做杂役的卫子夫,王太后从刘陵这里知道儿子临幸了一回的女人被善妒的陈阿娇贬为了杂役,心疼儿子的同时连连给刘陵保证,好歹是伺候过儿子的女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了身孕,说不定此时卫子夫肚子里就有了呢?

  想到此处,到底心疼儿子都十七岁了还没个孩子,王太后当即吩咐身边的宫人去传话,让管事的不准为难卫子夫,顺便等上一两个月派个医官给卫子夫瞧瞧。

  马车很快行驶到了未央宫宣室殿,刘陵搀扶着王太后下了马车,两人在黄门的恭迎下进了殿。

  因着朝政都是窦太皇太后在处理,刘彻只能孤独的坐在宣室殿里看奏疏,见到刘陵和王太后相携而来,还很惊讶的问两人的来意。

  刘陵给了她一个你多保重的眼神,然后悄悄后退几步,不掺和这次母亲教训儿子的大戏。

  就这样,刘陵做了一回局外人,幸灾乐祸的旁观刘彻是怎么被母亲给教训的狗血临头的。

  王太后瞪了一眼儿子,没好气的警告刘彻:“你最好少给我惹事。你才刚刚上位,马步还没站稳,百官的名字还没记完,你就想搞出名堂。现在好啦,啥名堂都没搞出来,还被太皇太后整得一鼻子灰回来了。太皇太后的气还没完呢,你又和阿娇吵吵闹闹的,还整天不待见你姑母,你这孩子,是不是想找死啊?”

  刘彻抑塞地看着母亲大人,心里一万个不服气。

  没错,他的新政刚开始就被祖母给泼了一盆冷水,不但董仲舒被贬到了江都,连丞相卫绾,哦,卫绾现在已经不是丞相了,因为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①

  也就是说,除儒学外,贬黜诸家不可得用。要求自此令始,学百家言者只能为杂家立说,不能作求仕之道,被爱好黄老之学的窦太皇太后所不容,所以哪怕刘彻觉得卫绾上奏的好啊,简直非常的合他的心意,恨不得立刻只昭告天下执行,但终归被窦太皇太后以卫绾年纪大为由,免了丞相之位,让其告老还乡。

  想起衷心自己的臣子被免职的免职、贬谪的贬谪,纵使刘彻如何的想大展雄图,此刻也只能叹一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太后最是能忍的哪类人,也知道忍字头上一把刀有多疼,轻轻一叹,又对刘彻说道:“你要懂什么叫政治。如果你此时和阿娇闹翻了,馆陶大长公主还不立刻跑到太皇太后那里去告状?这一个你都对付不了,两个厉害女人加起来搞我们一对脚都还没扎稳的母子,就算不死,也是两败俱伤了。”

  说着王太后还看了刘陵一眼,眼中含着深意,也让刘陵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请王太后照顾卫子夫的时候,王太后虽然没拒绝却也没有立刻就把卫子夫换个舒服的岗位待着。

  若卫子夫有了身孕,王太后倒是可以利用皇嗣来劝解重视血脉的窦太皇太后,但若只是卫子夫这一个女人呢?都说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在这大汉宫廷中,终究还是皇帝的子嗣更被人看重,女人说到底也只是个生育工具罢了。

  母亲一番循循善诱的苦心,刘彻明白了过来,想到曾经被废的栗太子刘荣,他虽然觉得自己终归是皇帝,但如果刘彻现在翻脸不认人,那么馆陶大长公主有可能另找他人合作。就算不是这样,她也有可能联合祖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