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卒役指的是秦人需在郡县内服役一年,含军事训练及本地戍守。
此役免除,所谓的“五年基础兵役”实则为四年。
服满兵役之后,除了面临战事,退役兵将不必再担忧戍役!
军屯制下,体弱之人可在郡县内军屯,靠耕作的粮食获取军功,死亡率也将大大降低。
而戍守边境,即便没有战事,也能获得军功。
如此算来,对于绝大多数秦人,已是好处多过坏处!
【朱元璋:良将难求,将军应不只服役五年?】
【秦念:以军功获取爵位者,可凭借爵位主动申请晋升的机会。不同的军职服役年限不同,如伍长及军卒五年、班长七年、连长九年等,特殊兵种可适当延长服役年限,应按实际情况决定。】
【朱元璋:军民不可混住,将士又当如何与家属团聚?】
朱元璋说得已经很委婉。
事实上,他想问的是秦念若不让女子随军,岂不是会影响子嗣传承?
【秦念:服役两年以上,家属可提前申请探视,应安排临时住所并给十日探望假;服役五年以上,将士可申请家属随军,允许配偶一人和未成年子女随军,于军属区分配临时住房;满五年后,将士每年有为期一月的假期返乡探亲,探亲假最高可积攒为三年休一次。】
【朱元璋:朕将采用秦皇的军屯制。】
疑虑皆消,朱元璋也决定采用这种新的军屯制。
原本的卫所制度对军户极为不利,短短几十年就会名存实亡。
即便民心因此下降,朱元璋也必须改制——
军户得利,但军户数量远不及原本无需服兵役的民户,故而民心下降。
【朱棣:秦皇,军功爵制又当如何改制?】
朱棣也对军屯制改制极为心动,但他还是对秦朝军功爵制的弊端有所顾忌。
【秦念:军政分离。军队主武不看文事、科举主文不看爵位。军队以爵位为晋升依据,班长及以上军职退役后可按爵位转入地方执法部门就职。】
【嬴政:军政分离?】
【秦念:这一点稍后详谈,先说军功爵制,继承的爵位应降爵后均分给诸子女。继承的爵位最高只能晋升至伍长,自己获取的爵位才能作为晋升依据,班长及以上军职不能再将爵位用于抵罪。】
秦念原本想把军功爵制的赎罪、继承制度全给删了。
但考虑到古人极为重视传承,全删反而会受到百姓的抵制。
只有穿越者当皇帝,竭尽全力保障军士及军属的权益,才能废除爵位世袭制。
推恩令叠加最高只能晋升伍长,限制班长以上军职用爵位赎罪,已经是对军功爵制的改良。
………
秦人努力理解后世秦皇所言。
绝大多数的黔首,其继承的爵位本就只够用于晋升伍长,治十人的什长已经很难达到。
袭爵只能升伍长,对他们影响不大。
班长及以上不能以爵位抵罪……有点影响,但也不大。
对此有点意见的是大秦的高爵们,爵位不能抵罪,这是剥夺他们的权益。
但始皇帝治下,无人敢表示反对。
【嬴政:军职不得以爵位抵罪,于国有何益?】
【秦念:一爵不能两用,想留着爵位抵罪,可以不申请晋升,一直当伍长。依法治国最重公平,后世爵位不能用于抵罪,太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有爵者?】
【嬴政:……】
嬴政的沉默,在于他没想到秦念的依法治国竟“公平”至此。
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话竟能现于天幕,未被视作谎言。
【秦念:庶子役也应尽快免除。战国时期属于战时状态,需要尽可能激发战争潜力,迫使百姓追求军功。但大秦已然一统,就必须从战时转变为常态,否则必生民怨。】
所谓庶子役,指的是无爵者随时可能被指定为“庶子”,被迫为爵主服役。
若爵主无役事,庶子每月要为其服役六日;若爵主在服徭役,庶子就要随同爵主服役,且不计入自身的徭役。
比起爵位赋予的各项特权,这庶子役才是逼迫秦人求取爵位的最大动因。
成年即有可能被抽取为庶子。
当地有爵者越多、爵位越高,被点为庶子的概率就越高。
最低的公士会授予庶子一人,爵位越高人数越多。
想要不白给爵主打工,就得获取爵位脱离庶子池,这就是在逼迫秦人获取爵位。
【嬴政:可。】
此字现于天幕的瞬间,嬴政的民心骤升近百位!
大秦黔首对五年服役并不了解,难免有些忐忑。
也担忧服役五年后,始皇帝陛下经常发起战争,不断征发“退役兵”。
但庶子役的免除,让数量最多的无爵秦人欣喜若狂!
即便是有爵位的秦人,也大多赞同废除这一政策。
虽然这一爵位特权被废除,但他们的子嗣也不必再服庶子役。
——有爵者的子嗣如果没有爵位,也会被抽丁服庶子役。
………
刘季直咬牙。
此前他只觉秦念有大义,自己得了天大的好处,如今他却是感受到危机将至。
难怪秦念说声誉榜排前九的帝王才能救世。
军功爵制这些改制,全都指向削夺高爵者的特权!
凡高爵者,皆为秦朝位高权重之辈。
始皇帝一言即可定改制,但他的继任者若是这么改制,容易死于非命。
“我等现在就回沛县。”
刘季已经想好出路:他会手书数封任命书交给亲信。
待咸阳前来迎接他的精兵一到,曹参就会接管军队,并在军中安插沛县之人。
此后曹参将会领军护送萧何接管泗水郡,再领一郡之兵与自己汇合。
刘季已决定领沛县兵驰往淮阴找到兵仙韩信,再借天幕之威掌控紧邻泗水郡的东海郡。
挟两郡之兵前往咸阳,于途经郡县抽调军队,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安危。
此事必须要快,慢则生变!
【秦念:按军爵赐田宅也应视情况逐步减少。吞并六国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再获得这么多适宜耕作的疆域,随着人口的繁衍生息,人均耕地只会减少。】
【嬴政:可。】
刘季只想求秦念可别说了。
继续这么说下去,他都不知道会有多少秦朝的权贵敌视自己。
但另一方面,刘季也清楚秦念所言皆为治世正道。
牵扯众多的军功爵制,秦念居然当真给出了改革之道,且条条直指核心。
【秦念:随着人口的增加,比如汉巅峰期约有6千万、唐8千万、宋1亿、明1.5亿——当适役人口高于常备军队时,会有大量人口无需服兵役。】
第163章
刘邦做好了民心下降的准备。
五年兵役制, 以宋明上亿的人口算,二十二岁至二十七岁的适役男子将达到六百余万。
常备军队两百万就了不得,届时将有四百万人无需服役。
换算成总人口, 就是五千万男子中,将有三千多万人终身无需服兵役。
无怪秦念民心居首!
………
此时大明的人口就已然超过六千万。
朱元璋将兵役改为军户世袭制,其中就有人口过多,不可能皆服兵役的缘故。
此前他想的是待大明如宋时那般富裕,就当效仿唐朝后期与宋朝,采用募兵制。
【秦念:此时必须大幅度提高军卒待遇,使得百姓自愿主动参军。选兵时优中选优,不仅体魄要达到一定标准,学历要求也应逐步提高, 比如应有乡学或县学学历……这些都是后话。后世因热武器的普及, 女子亦可入伍, 已执行优中选优。】
【武曌:彩!】
武曌虽然没有看懂“热武器”如何制作,却知点燃火药不似弓箭,无需极强的臂力。
秦念时期的女子能够入伍,应是这“火枪”亦无需臂力。
如此一来, 适役人口就增加一倍。
唐高祖时期对女子分田的限制, 相对的是女子无需纳租庸调, 不任正徭。
武曌曾以为这对女子有利,可当秦念说出女子因此地位下降时,武曌就意识到女子不承担徭役赋税的同时,也会失去权力与地位。
女子自愿入伍,这必然能巩固彼时女子的地位。
秦念突然补充此言, 也应是提醒各朝, 应在“热武器普及”时允许女子服兵役。
【赵匡胤:这似是募兵制?】
赵匡胤关注点在于“大幅度提高军卒待遇”。
这就很像是募兵制。
但募兵制并无五年服役年限的要求, 二者又有何不同?
赵匡胤骤然一惊——
他突然意识到,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退役兵”。
五年一换,不仅能保障现役军卒皆为勇武的年轻人,更将有大量接受过五年军事训练的退役军卒作为预备兵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