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如此良策!
以挥师作为威胁,是有些不仁德……
不对,他不能再为儒礼所误。
想要变夷为夏,唯有示以刑威!
收取高额保护费,则必然激发该国民变。
或转而攻唐——但小国若无城防之守,大唐铁骑必将所向披靡!
或不断内乱,弱异国以强大唐。
待日后大唐可以治理该国之地时,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攻占该国!
【秦念:若是小国给不起保护费,还可以用奴隶抵钱。】
果真是弱异国强己身之策!
桑弘羊深受启发,甚至想到如何效仿管仲那般借助贸易削弱他国!
此刻他想到贾谊于《过秦论》中所述: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秦念所述的“保护费”,正是在迫使异国“争割地而赂秦”!
【刘彻:如此收保护费,你就不怕异国群起而攻秦?】
大汉不同于昔日之秦。
面对九国之师,彼时的秦国居于关中,有崤函之固。
倘若异族各国联合攻汉,纵然这些小国不足以对大汉形成威胁,也足以令汉军疲于奔命。
届时收来的“保护费”恐怕还抵不上军费。
故而刘彻有此问。
【秦念:还记得纵横家的老本行吗?】
【刘彻:合纵连横。】
刘秀及之后的各朝皇帝皆扼腕叹息!
叹于纵横家的衰落。
秦念这话一出,他们就已经猜到秦念是如何避免异国群起攻秦。
百家衰亡,果真是华夏之大不幸。
【秦念:在华夏远强于异族小国之时,纵横家有着更广阔的舞台——更换小国国君,扶持傀儡,挑起小国内部纷争。】
【秦念:届时,异族还巴不得将各种政敌以奴隶的身份送往华夏以稳固地位。而这些“政敌”,又是傀儡国君不听话的时候,再好不过的傀儡备选。】
【刘彻:采!】
刘彻欣喜异常。
秦念此言,几乎是瞬间就让他明白该如何对待偏远之地的异族。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这是再狠辣不过的伐谋!
【秦念:这些小国内部要足够乱,乱到其百姓极度怨恨本国贵族,乱到渴求华夏前来平乱,那就是汉化其国的最佳时机。】
【刘彻:朕犹喜此言!】
刘彻当然喜悦。
一喜秦念的乱异国之策远胜于儒家的怀柔,如此诛心之法是吞并异族的绝佳方式。
二喜“汉化”一词!
………
各朝皇帝不自觉再度看向民心榜。
此刻再看榜首之名,竟是平添一股寒意。
秦念并非只有爱民之仁,其身为帝王的狠辣在此刻表露无遗。
这便是秦君血脉吗?
………
嬴政难掩笑意。
倘若秦念生在此时……
可惜。
………
各朝儒家却是冷汗洗背。
秦念的乱国之法显然违背儒家的仁义。
但此前秦念已经告诉他们,对异族怀柔的结果就是异族随时准备反叛。
对于异族,唯有周礼的刑威才能迫使其归夏。
【刘邦:穷养宗室,是否有些过了?】
见“保护费”的话题已结束,刘邦就主动询问“节流”中的穷养宗室。
他之所以要封刘姓诸王,既是为了巩固统治,也是为了善待宗室。
穷养宗室,会使宗室离心。
且他身为君王,又怎能让子嗣不得富贵?
【秦念:朕说的穷养宗室,是穷养血脉关系已经没那么近的宗室。】
各朝宗室皆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
这秦念虽然疯,但还没疯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
秦念也是在刘邦出言之后,才想起封建时代,宗室是皇室重要的倚仗之一。
穷养宗室的结果,只会是真成孤家寡人。
何况亲亲相隐虽然是儒家之弊,但真让古代的皇帝穷养至亲以惠民,这剧本就过于悬浮。
所以她得圆一下这段话。
【秦念:某朝不管隔多少代的宗亲都要用国库来养。但凡会算点数?十代十几代之后,“宗室”将会达到怎样可怕的数量?宗室的俸禄竟然快要超过军费。】
【刘邦:竟有如此不知收敛的朝代?】
【朱元璋:……】
【刘邦:且当吾未言。】
朱元璋也是此刻才背脊发凉。
宗室的俸禄快要超过军费……
怎会如此?
如今大明宗室不过数十人!
“老四,你给朕算算,十几代后,宗室会有多少人?”
朱棣开始算,算了许久,越算脸色就越难看。
“……或有数十万。”
朱元璋身形一晃。
“凡亲王、郡王、王子、王孙及公主、郡主等,每岁支拨。”
数十万宗室由国库奉养……
朱元璋终于明白,秦念此前对自己为何那般无礼。
在得知宗室之数时,他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
那时的大明……
他不敢再想下去。
【李世民:只是老师学识不够,又如何培养出能够通过乡试的考生?】
经过粗算,李世民发觉秦念的乡学里学竟真有可行之处。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才能低下的老师,如何培养出大唐需要的人才?
【秦念:首先,教育不仅是用来培养考公职的学生。对于绝大多数平民而言,会认字,就能看懂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能读懂各家学派的书籍,能学会书上记载的农、医及百工之学。】
【嬴政:韩非认为愚民方可安国。】
若非秦念之言与法家完全相悖,嬴政不会发言。
他想知道秦念既然依法治国,又为何想要开民智。
【秦念:战国时期这话是对的,但统一之后就不是了。陈胜起义的最初,就是利用戍卒的无知,误导众人以为戍边失期当斩,借此引发起义。】
【刘彻:秦法不是失期当斩?】
【嬴政:?】
【秦念:刘邦!】
【刘邦:……秦法,因水雨失期,无罪。】
【李世民:汉高祖,你朝……唉。】
【刘邦:吾只是让史官记录隐王事迹之时,隐去了一部分内容……咳,以后不隐史了。】
刘邦叹气。
原本这事与他没什么关系,这刘彻怎么就这么藏不住事?
汉史记录与秦时不符时,明显就是乃公改的嘛。
何必非要追问?
【朱元璋:若是如此,陈胜不就是造言倡乱首者?秦念,你又为何对他多加推崇?】
【秦念:如果当时的百姓能有条活路,就不会追随造言倡乱首者。陈胜虽是诓骗戍卒造反,但所到之处万民影从,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赋税徭役繁重到无以为生。】
嬴政眉头微蹙。
赋税徭役繁重……这是秦念的谏言?
韩非云“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主张愚民。
秦念却认为韩非之法只适用于“战国”之时。
谁对谁错?
想想大秦的二世而亡,再看秦念的民心榜首,答案不言而喻。
【嬴政:民智开,则难治。】
【秦念:正是难以治理才能体现出君王的智慧。别人朕不知道,但祖龙一定不会担忧智民难治!】
秦念反手一顶高帽送回去。
因为韩非说得没错,愚民就是比智民容易治理,就是有利于君王。
第63章
【嬴政:……】
嬴政压着嘴角。
秦念此言明显附带目的, 但——
天幕禁止谎言。
………
朱元璋无声冷哼。
不发声,是担心天幕收录。
秦念这话一出,不开民智就意味着君王无能。
【秦念:开启民智, 一可防世家独大损国利己,二数以千万计乃至万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将国力推向巅峰——地有极限,何不真正做到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刘彻:地有极限?】
刘彻为秦念所言而动。
地竟有极限!
【秦念:有。不然你以为后世面临的绝境是怎么来的?就是地之极的那些“大汉”在不断扩张,见到了止步不前的夜郎国。】
各朝各代的帝王们看着那十六个字,久不能言。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秦念的目的了。
秦念毫无保留地指出各个朝代的弊端,其目的就是让华夏不断向外开疆拓土。
愚民的后果, 唐宋明皆能看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