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231)

  王达带着个小太监从外面走进来,飞快的环视了一回荣庆堂里的众人,随即上前几步,对着当中坐着的贾母微微欠了欠身。

  “杂家给老太太请安,给各位太太奶奶姑娘们请安。”嘴上说着请安的话,但行动上却半点看不出来。等这句话说完,王达便直接道明了来意,“清澜公主奉旨为大清祈福,如今祈福结束已然归朝。

  当今与皇后留公主于宫中,然公主思亲心切,已回了当今,后日便搬入省亲别院小住,一叙骨肉亲情。公主有令,命荣国府先珠大奶奶李氏及二姑娘,四姑娘搬入园中伴驾……”

  对了,乌林珠还分别给这三人指了住处。

  怡红院是整个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好居所,所以那里直接指给了李纨。

  一是李纨是二房长媳,身份在那里呢;二是那里离园门近方便她进出。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宝玉叔侄一直住在梨香院,后来因着建省亲别院种种事由,叔侄俩便搬了家。他们如今的住处离园门的东角门极近。

  怡红院也是距离东角门最近的院子,李纨住在怡红院,出了东角门再穿过夹道,便是她儿子和小叔子的住处。

  不过自从宝玉叔侄搬到这处院子后,李纨就极少过来了。

  主要是这处院子里不光住了她儿子,还有十来岁的小叔子和自幼教导小叔子的先生。院子还只有一处通向府内的院门,容易撞见外男,进出不及原来的梨香院方便。

  别说李纨觉得不方便了,就是宝玉叔侄也觉得出行不便呢。

  以前他们住在梨香院,进出都走梨香院通后街的角门,别提多方便了。现在住在东北上的这处院子,进出不是绕上一圈去走西角门。就是一番穿巷入堂,再经过贾政的院子走东角门出府。

  不过乌林珠这搅屎棍回来了,宝玉又比原著招人稀罕了些,那她肯定会优先解决宝玉叔侄的住宿问题。

  于是乌林珠直接让王达转告贾家人,将梨香院重新挪出来,宝玉叔侄仍旧搬回那里。

  至于那些个小戏子住哪…呵呵,那是本公主需要操心的事吗?

  梨香院内院门正对大观园的角门,进了角门不远处就是留做园内厨房的五间屋子。穿过这一处往西去,西侧假山上是凹碧山庄,而它正前面则是嘉荫堂。

  嘉荫堂就在省亲正殿的后面,与凹晶溪馆,凸碧山庄都是最佳的赏月之地。

  宝玉叔侄要是来见乌林珠,到是不用走太多路。但李纨要去梨香院,或是贾兰要去怡红院,那就要纵穿整座园子了。

  对了,现在的梨香院与大观园中间还有一条夹道,不进园子,只顺着夹道一路往西,走到头再往上走,出来就是贾家的后楼库房。绕过后楼库房,穿过新盖的大花厅,就是荣庆堂后院了。

  可以说让宝玉叔侄住在梨香院,除了去给王夫人贾政请安的时候绕了些远,旁的都挺方便的。

  这厢安排完李纨和宝玉叔侄,乌林珠转头又将秋爽斋给了惜春。因秋爽斋连着晓翠堂,便又吩咐将晓翠堂收拾出来给惜春做个画室。

  最后,乌林珠看着大观园的图纸,想了想,便将迎春安排在了蘅芜苑。

  你问乌林珠住哪?

  以她的身份,肯定是住在大观楼后面的省亲正殿呀。

  对了,大观园里可不止她们,栊翠庵里还住着妙玉呢。

  第一波就先这样安排,等住进去后,再看看要不要另安排些人进来。

  旁的都可以不安排,但辣椒似的夏金桂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嘿嘿~

  随着王达将乌林珠的安排一句一句的转述出来,整个荣庆堂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没人想到乌林珠还能回来,更没人想到乌林珠回来后还是那座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五指山。

  此时,双手下意识抚摸膝盖的贾母脸都阴出了水:造孽呦,那不孝孽障为什么没死在外面。

  想到打脸旧事的薛姨妈母女:…她怎么还活着?

  事不关已的邢夫人:二房又要得意了。

  真心希望乌林珠好的迎春/惜春:太好了,大姐姐终于回来了。

  曾经因乌林珠一句被送回王家的凤姐儿:她怎么,偏偏这时候回来了?

  关系一直不好,且姐妹们都搬进大观园却独留她一人的探春:苍天不公,吃了她那么多的香火供奉为什么让她的心愿落空?

  恍恍惚惚的其他人:原来公主是奉旨去祈福的吗?

  相较于这些人,王夫人是最震惊,最狂喜的。

  她以为已经死在外面的女儿竟然活着回来了。

  还是公主,还是公主……

  眼中含泪的站起身,略微有些踉跄的走到王达面前,想说什么眼泪却先一步落了下来。

  “我我,公主,公主她还好吗?”

  王达视线从王夫人面上扫过,垂眸答道:“公主一切都好。”

  至于那肿成馒头的脚腕子,就先不说了吧。

  王夫人泪如雨下,一边拿帕子试泪一边含笑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王达传完了话,又给荣国府留了几个宫女太监和嬷嬷,以及一些乌林珠家常用惯的东西。之后便转身回宫复命去了。

  王达离开了,也将荣庆堂的热闹气氛都带走了。王夫人看着站了一屋子的宫女太监和嬷嬷们,先是将脸上的眼泪都擦干净,随即便看向塔塔尔氏和凤姐儿。

  省亲别院是给珍嫔建的,如今乌林珠要到省亲别院小住,这事怎么都越不过珍嫔她娘和管家的凤姐儿。

  偏巧就在王夫人组织语言的时候,宫里又来人了。这回来的是珍嫔宫里的小太监,传的话也跟王达说得差不多。

  意思就是公主为大清祈福劳苦功高,又是自家姐妹,那省亲别院随便乌林珠安排。

  得了珍嫔的话,塔塔尔氏连理由都不用找了,当下便笑着拉起王夫人的手,说了一回自家人的话,你是公主生母,最是知道公主喜好,公主下榻之事理应由你来安排。

  塔塔尔氏以不知公主喜好为由,退得干脆,也退得彻底。

  而凤姐儿却是没得退的,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贾母也没说笑玩乐的心情,兴致不高的散了聊天局。

  薛姨妈母女对视一眼,便先回了贾家给她们安排的住处,商量着明天要不要回自家去。

  虽然多年不见,但乌林珠给她们母女留下的心理阴影仍旧非常深刻。

  ╮(╯▽╰)╭

  乌林珠后天就归家了,给他们安排布置和搬家的时间就只有明天一天了。所以今天晚上必须将定不下来的事情都定下来。

  比如那些小戏子的住处。

  再比如安排多少人进园子侍候。

  再再比如园子里的日常抛费要怎么算。

  公主要在家里住多久,日常供给又要按什么标准来?

  府里是真没钱了。

  正在王夫人姑侄为银钱犯愁的时候,乌林珠也在为了内囊告罄的荣国府琢磨着生财之道。思来想去,乌林珠还是决定:

  抄几家,助个兴吧!

  就在乌林珠连赖家的小观园都帮他们安排好新主人的时候,王达带着二丫进宫了。

  二丫一直呆在贾家,对贾家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也是门清着呢。将谁谁谁都干了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都跟乌林珠说了一回,然后乌林珠就笑了。

  半响,乌林珠非常认真且真诚无比的总结了一句:“这个家,不能没有我!”

  二丫/荷叶/王达等人:“……”

  这就开始了吗?

  是的,这就开始了。

  乌林珠看了一眼自己的脚腕子,又看了看自己那只没有包扎的爪子,让王达去问问苏培盛,她能不能召贾政来永寿宫。

  永寿宫隶属后宫,召个外男来永寿宫…不问一下苏培盛,贾政都未必进得来。

  问苏培盛就是在问四爷,苏培盛若是说可以,那就是四爷同意了。

  四爷带着几分兴灾乐祸的心情同意了,并且带着满腔期待的等着看贾政倒霉。

  昨天傍晚的时候,贾政就知道乌林珠活着回来并且要在省亲别院小住一阵子。听说了这消息时,贾政就感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不想今天就被那不孝女从国子监叫到了宫里。

  等贾政行过礼,乌林珠也没叫他起来,而是看着仍旧跪在地上的贾政,用一种狗听了都觉得别扭刺耳的腔调说道:

  “咱们父女也正经有几年不见了,如今再瞧您,竟发现您也是人中龙凤,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要凉!’

  听到这话贾政心里就‘咯噔’了一声,一边在心底咒骂乌林珠,一边又在琢磨这不孝女又想干什么。

  “微臣不敢当。”

  “当得,当得。”乌林珠才没管贾政说什么呢,只继续笑道:“父亲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咱们家,不不不,是咱们贾氏一族里最有学问,声望最高的人。

  代孺叔祖年事以高,族学里的事也是力不从心。导致族学无师长教引,子孙良莠不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