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宝钗又去寻王夫人,王夫人却又直白告诉宝钗,她做不了乌林珠的主,但这话在宝钗看来完全是推脱之词。
之后宝钗与三太太辞行,然后回薛家,再派人去衙门打听薛蟠消息,之后母女俩个又去王家寻王子腾。
然最近这段日子,王子腾过得也不算太好。
他们夫妇倒是真将乌林珠那日难得的善意听进去了,于是面对女儿这桩犹如鸡肋一般的亲事,竟也真用一种壮士扼腕的心思退掉了。
退亲后,无论是王子腾夫妇还是王家二姑娘,心情都有些不太好。
王子腾一把年纪了,但他仍旧人老心不老,还想再努力一把。此时正在积极需找门路,想方设法要让四爷看到他。
王子腾夫人则是开始整合家里的财产和下人,当真做起了坐产招婿的准备。
而王家二姑娘王熙鸾则突然发现她曾经学过的那些规矩和后宅手斗都用不上了。以后,她男人都得听她的了。
他敢纳妾,那就是不守夫道!自己的老子娘绝对不会让他得逞。
再不会有妾室姨娘碍她的眼,她再不用学那些个正室争宠手段去迎合男人。
对了,也不会有庶出子女跟她的孩子分家产。
想到这里,王家二姑娘又不由想到了她的姑姑们。
屋里事清静的同时,还没有需要儿媳妇立规矩的婆婆,没有心思各异,需要互相防备的妯娌。
原本只是想要让自己看开些,但越想,王家二姑娘就觉得这日子是真的很好。
真心实意的在心里谢过乌林珠后,王家二姑娘还亲自给乌林珠做了几色针线让人送到大观园来。
看到王家二姑娘送来的绣品,乌林珠才猛的发现她已经好久好久没做过针线活了。
于是又让人拿了针线笸箩,扎了落地绣花棚子,装模做样的在凹晶溪馆里临水绣荷花。
好几日没见到乌林珠的弘昀找过来的时候,就被眼前的一幕弄得有些恍惚。
是,她吗?
怎么像换了个人呢。
别说弘昀看到乌林珠一副岁月静好姿态的绣花画面会震惊了,就是四爷瞧见这副样子的乌林珠也会诧异。
四爷不会想到乌林珠就是突发其想心血来潮才会绣花的,而是会一门心思猜测乌林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缺损主意。
李氏最近有些不适,弘昀听说后,心里也多了几分担忧挂念。只是弘昀更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并不想再节外生枝。
如今他是皇阿玛唯一成年的皇子。除了他,最年长的就是皇后所出的弘旦。
而弘旦今年也才九岁。
有些事情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抬脚走到乌林珠一侧的美人靠处坐了下来,后背靠着廊柱,视线里侧是坐在绣花架前的乌林珠,视线外侧是满是荷叶荷花的沁芳湖。
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不光如此,还特别的凉爽。
乌林珠抬头看了一眼将扇子都合起来的弘昀一眼,随即便继续绣荷瓣。
一边做活,一边时不时的与弘昀闲话两句,看起来到也闲适。
等弘昀要离开的时候,乌林珠又将人拦住。然后起身,缓缓走到弘昀跟前,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看也不看他,便带着人去了嘉荫堂。
弘昀又原地不动的站了一刻钟,最后才摇头失笑的离开了。
回到马车上,弘昀还在想乌林珠对他说的那句话。
‘你考虑一下,要不要跟我在一起。尽快给我答复,别耽误我寻找美少年。’
没错,乌林珠决定不跟弘昀磨时间了。
这世上漂亮的美少年多的是,也不是非弘昀不可。与其将大把时间浪费在这块难啃的石头上,还不如及时止损呢。
弘昀没想到乌林珠这么直接,但不得不说的是乌林珠当真‘威胁’到他了。
回了玉清观,弘昀辗转难眠,不光半夜练了一套养身拳,还抄了一本经书。等天光大亮的时候,又跟着道观里的师兄弟们练了一回剑法,做了早课……
一天一夜没睡,仍旧精神得不要不要的。
等到傍晚时分,弘昀终于有了困意,晚饭都没用,便一夜睡到翌日清晨。
清晨醒来后,简单的吃了些东西,便伏案写礼单和道教的婚书……
写罢已经是辰时末了,之后弘昀又重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之后便去了大殿寻他师傅无为老道。
一要先将这些东西当面交给乌林珠阅看,二要请无为道人做证婚人。
无为老道精着呢,早几年就看出四爷的心思了,这会儿一见弘昀说这事,便一脸笑的满口应了下来。
等乌林珠拿到礼单的时候,她多少有种弘昀没搞明白状态的即视感。
就两个人在一起,用得着弄得那么复杂吗?
就你搬到我家来,平日里你修你的道去,我作我的妖去,然后咱们再玩玩妖精打架啥的。
弄得这么一本正经,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这还罢了,等到乌林珠看到弘昀亲自书写的那份道家婚书时,本能的抗拒和惊恐。
就感觉真要是在这份婚书上签了名字,肯定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要不…这事回头再议?
可惜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竟让乌林珠有些应接不暇,仿佛有什么力量一直在暗中推动她与弘昀的道家婚礼。
但她本人却又因为弘昀的美男计,时常会各种恍惚。
像个因美色误国的昏君一般,明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却仍旧选择了无视。
好吧,虽然来了满是鬼神的地方,但乌林珠仍旧不认为契约这种东西真有约束力。
在现代结婚离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古代虽然和离什么的,可能对名声有些影响,但若铁了心的想要和离,也不是离不成。
总之就是乌林珠思来想去,都不觉得那么一份道家婚书能对她有什么影响,甚至是约束到她。
毕竟渣这种心性,真不是一道婚书就能改变的。
~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月,就在乌林珠和弘昀的婚事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悄悄进行时,凤姐儿的生辰也近在眼前。
这日在荣庆堂,凤姐儿将贾母捧得心花怒放,浑身舒畅,于是贾母就决定给凤姐儿过个生辰。
凤姐儿推迟不过,便由着贾母做主。
贾母也是个能耐的,竟然让三太太这个长辈为凤奶儿这个夫家侄媳妇操持这场生辰宴。不但如此,她还话里话外的说迎春姐妹都是有钱人,她出二十两银子,也让迎春几个姑娘们也一人出一笔份子钱。
乌林珠听说了这事,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别人出银子,贾琏出了半下.身,而鲍二家的则出了条命。
←_←
第167章 ……
这厢贾母自己出了二十两银子后, 就看向坐在下首的迎春和惜春。惜春看都没看贾母,手里转着乌林珠给她的万花筒。而迎春则是笑着接道:“我们不敢跟老太太比,也出一个月的月钱。”
贾母一个月的月钱正好是二十两, 而迎春几个姑娘们的月钱则是二两。此时迎春用了个‘也’字,也有点睛之妙。
说完这句话,迎春又笑着看向凤姐儿,“我不比旁人, 再添几色针线。”
迎春是大房的姑娘,也是凤姐儿嫡亲的小姑子。所以她早早就将大房的凤姐儿, 巧姐儿和贾琏, 邢夫人以及贾赦贾琮几人的生辰喜好记在了心里。
七月里, 用自己的月钱给巧姐儿打了一对带小铃铛的银镯子,并两样针线。
然后转天就用新得的料子给凤姐儿做了几色针线, 今儿做两针,明儿绣一会儿的,前两天才将给凤姐儿的针线活做出来。
原本是准备今儿用过晚饭便亲自送到凤姐儿那里的, 既然老太太这会儿说起来了, 她便也没像往年那般只带着丫头婆子不惊扰任何人的送过去。
迎春自来被富养,被乌林珠和王夫人捧着长大。从小就不缺银钱, 但架不住贾家人多,喜好不同,又到处都是碎嘴子的下人,所以迎春送人生辰礼什么的,从来都是送自己的针线活。
不光凤姐儿年年都会收到迎春做的针线活, 邢王等人也会收到,不过贾母那里却是从来都没收到过。
主要是贾母从不穿外面人做的衣裳,也不会用旁人做的针线。所以做为不得贾母喜爱的孙女, 迎春也懒得费那个事,通常都是只送贾母手抄佛经做寿礼。
迎春虽不及探春喜好书法,也不像旁的姐妹于诗书上用功,但她仍旧会每日练半个时辰的字。得乌林珠随手提点后,迎春都是用佛经等书籍练字。
既练了字,还能一并将给贾母的寿礼练出来,何乐不为呢。
对了,前些日子乌林珠突然开始绣花做荷包,甚至是心血来潮的叫了针线好的下人教她裁剪。迎春和惜春见她感兴趣,便也都陪着她折腾了一回。
如今不光迎春手里有积压的针线活,就连惜春这对针线活不上心的小丫头也能拿出几色针线出来应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