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266)

  乌林珠见贾政这副样子,是真的生气了。

  当初跟他说得好好的让他整顿贾氏一族的老少爷们,可他倒好,大门口挨了一顿板子后就直接撂挑子了。催了他几遍,倒是应付事的每日早晚带着那些贾氏子弟在宁荣街上大声诵读《大清律》和《弟子规》,但这跟她当初想要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贾政被打后,也多少反应过来乌林珠当初让他干这种得罪所有贾氏子弟的事就是忽悠他,往死里坑他呢。想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多上心。除此之外,将贾氏子弟凑到一块背诵时,打的还是乌林珠的旗。张嘴闭嘴都是公主有令……

  于是这边越想越气的乌林珠又狠狠的剜了贾政一眼。因心里一直惦记之前那个梦,乌林珠也懒得再在这些小事上跟他们浪费精力了。于是便直接了当的告诉贾母和贾政,“你们回南吧。”

  贾母瞬间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向乌林珠,贾政更是忘了被打板子的恐惧,惊呼出声,“什么?回南!”

  乌林珠点头,非常直白的告诉他们,“每次看到你们,我就会想到当初被人当妾室玩物教养的童年以及自己为什么会被人这么对待的原因。

  你们在京城,咱们就是针尖对麦芒,不死不休的玩法。你们回了南边,咱们离得远远的,彼此都能过两天顺心日子。”也省得回头与那些她不知道的存在凑到一块,一起谋害她。

  顿了顿,乌林珠又一脸似笑非笑的对贾母说道:“您老也是老天拔地的年纪了,如今活一天少一天,回南边过几天顺心日子。也能远离京城这些是是非非。说不定史家那边也能原谅您,家里的几位妹妹也能说个好人家。

  而且趁着现在脑子没彻底糊涂的时候回南,也省得将来被人‘扶灵’回去。”

  听到扶灵二字的贾母脸皮狠狠抽了一下,随即却也想到了现在回南的好处:

  …你还真别说,天高皇帝远,南边未必知道京城的这些流言蜚语,离了这孽帐煞星,日子肯定比现在舒心。

  至于贾政,他多少是有些不想走的。

  一来心里那个为官入仕的念头仍旧未灭,他之前只是跟国子监请长假,说不定还能消假回去。二来便是离了京城,无官无爵的他屁都不是。

  乌林珠这么说可不是跟他们商量,同意回南,那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不同意回南,那就哭丧着脸回去。

  因提起回南的事了,乌林珠又让人去请大老爷和大太太。

  少时,二人便来了荣庆堂,先是像往常那般对经常摆公主谱的乌林珠行君臣之礼,随后才在乌林珠的意示下,坐在了她对面。

  此时贾母仍旧坐在她往常打发时间的中间大榻上,乌林珠坐在她左边下首第一张鼓凳上,贾政站在贾母不远处,贾赦和邢夫人在右边的两张鼓凳上。

  二人来之前都以为叫他们过来是说三房的事,没想到来了之后没人提起三房,而是说起了回南。

  按乌林珠的意思,贾母带着她荣庆堂的人,贾政带着赵姨娘等姨娘通房和庶出子女;大老爷和大太太带着大房的贾琮和贾赦那一众妾室通房一块回南。

  贾琏与凤姐儿继承荣国府,留在京城的荣国府生活。主要是凤姐儿是个胆大的,真让她去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指不定她又干出什么事来呢。

  王夫人带着李纨等嫡出从此以后住在大观园,迎春和惜春也留在京城。

  荣国府先正式分家,之后贾家两房再按嫡庶分次家,迎春的嫁妆由迎春自己管着。贾兰应该分到的那份皆由李纨负责照看,宝玉的那份交给王夫人也就是了。

  除此之外,梨香院归入省亲别院。省亲别院正门前的那条内府巷子打通,彻底将省亲别院与荣国府分开……

  乌林珠的话在贾家这里还是有些力度的,毕竟不听她的,谁也不敢保证她又会怎么折腾。

  她这边说了决定,贾母那边迅速衡量利弊后也欣然同意回南。赦政二人不管想不想回南都只能听命行事,邢夫人到是有那么一瞬间想要留在京城,像王夫人那般住进大观园。

  但最后因着凤姐儿和贾琏不跟着回南,到也对回南多了几分期待。

  一时,乌林珠又让人叫来李纨,凤姐儿和贾琏,又唤王达等人‘帮’他们将家分了。

  凤姐儿听说了这事,心里一时喜一时忧一时又有些舍不得和期待。

  喜的是从此她就是真正的荣国府的女主人了,上面再无人压着她。

  忧的是没有长辈在的荣国府,还是荣国府吗?荣国府会彻底从二三流人家沦落到末流。

  舍不得的不是那些个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而是被分出去的家产。

  期待的自然是当家做主,唯我独尊的未来。想到以后再也不用给长辈们立规矩,侍候膳食,凤姐儿就觉得日子有盼头。

  姑娘们是最后知道长辈回南和分家的。

  迎春没什么想法,看着被陆续搬到蘅芜苑的嫁妆,她也只是让人登记入帐,然后锁上库房仍旧该干什么干什么。

  惜春看着下人往迎春的蘅芜苑抬东西,往李纨的缀锦楼抬东西,往王夫人的怡红院抬东西……回到晓翠堂便双手撑着小下巴坐在自己的画案前琢磨了一回,然后便写了一封信给尤氏和秦可卿。

  要不,你们也将我的嫁妆拿出来,让我自己收着?

  没像旁的姑娘家在提起嫁妆时还要羞赧一番,惜春那封信写得那叫一个自然真诚。看过信的乌林珠都不由笑着摸了摸惜春的小脑袋瓜子,然后一脸肯定的告诉她:

  世人总会欺负那些脸皮薄,好说话的,脸皮厚一些,性子厉害些才不会吃亏。

  也不用等贾母他们回南的时候将信捎回南边了,乌林珠直接叫身边的侍卫跑了一趟金陵。

  不想秦可卿收到信,又知道贾母等人要回南,与尤氏和贾蓉商量了一回,他们一家竟然决定回京了。

  一来南边也挺好的,但他们自小生活在京城,更喜欢京城的水土气候。也觉得那里才是他们的家。

  二来便是金陵这边的族老极多,个个都想要倚老卖老。原本弹压他们就有些费劲了,若是贾母等人再回来了,就以他们往年的作派,张嘴闭嘴的孝道,辈分,怕是又会像在京城时,总压着他们东府一头。

  正好,贾敬还在京城,他们也早就守完了贾珍的孝,现在以替父尽孝的理由回京城,也再合适不过。

  知道京城那边总要等到三月左右才会起程,秦可卿这边便决定出了正月就出发。

  ……

  四爷心情极好的收下他今年的生辰礼,并且顺手在贾琏的袭爵折子上落了笔。

  哪怕贾赦没什么实权,也不用当差点卯,但爵位在贾赦头上,他想要出京就不是小事。将爵位袭给贾琏,也算是有个交待。

  不过爵位到了贾琏头上,原来的一等将军就降到了三等将军。不过于贾琏这样的人来说,仍旧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哦,凤姐儿也挺高兴的,至少她有了三品诰命。

  袭人则是面上高兴,心里却是一片冷漠。

  爵位是贾琏,诰命是凤姐儿的,不能生的不举男人和心狠手辣的当家主母却是她这个花姨娘的。

  就问有什么是值得她高兴的吧?

  想到一辈子就要跟这俩口子和那一院子的莺莺燕燕互相折磨,袭人就感觉这日子没过法了。

  没盼头了~

  ╮(╯▽╰)╭

  贾家的这些事瞒不过有心人。

  宝钗用金银开路,收买了荣庆堂的小丫头,到是顺利获悉贾家不少消息。

  不过不管贾家如何,宝钗都一门心思的准备扒上贾家三房,哦不,现在应该叫吴家了。

  吴家搬出荣国府没几天,便派人去薛家下了帖子。

  没请旁人,就只请了薛姨妈,宝钗宝琴去参加乔迁小宴。

  算上塔塔尔氏,总共也才四个人。

  四人一块转了转吴家的宅子,然后又去了塔塔尔氏给宝钗留的院子。

  当天晚上宝钗便宿在了吴家,之后正经过了一段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珍嫔娘娘竟然在除夕前夕病逝了。

  死后没有追封,后事办得也非常减薄,看起来不光没有圣眷,还仿佛是得了当今的厌弃。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众说纷纭时,原本在内务府当差的吴自来又被左迁出京了。

  吴家人非常能稳得住,毕竟以当今的吝啬抠门范儿,肯定不会为了一场假死花银子治丧。而吴自来要出京,自然是当今又安排了旁的任务给他。

  旁人不知道这些,只以为吴家得了当今厌弃。

  宝钗也是这么想的,在心事重重时听到塔塔尔氏说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时,还生了许多不耐烦。

  吴家四口都要出京,这时候压力就给到了宝钗。

  她是跟着前程未卜的吴家人一块出京呢,还是回到薛家,渐渐的与失势的养父养母一家拉开距离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