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兰溪县里,有太多的惊喜!
神特么排忧解难!
直到把两个不要脸的, 安王朱楹和瘪犊子玩意苟长生送走,陈老爷还是有些意难平。他觉得安王这个人,实在有些无法无天。
“专横跋扈, 为所欲为,他以为他是谁啊,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他还有没有把我们陈家放在眼里?!”
叫嚣了几句, 一旁耳朵都快要被他吵得起茧子的王氏无奈摇头。
王氏心道,有没有把陈家放在眼里, 你看不出来吗?放在眼里, 会叫人把棺材抬到自家门前?放在眼里,会一句话就把此事推给自家?
安王,那是压根, 不, 或许从始至终就没把自家放在眼里。
“他到底是大明的亲王, 是陛下的亲弟……”
她在努力找说辞。
可,一句“亲弟弟”还没说完,便被陈老爷啐了一口。
“呸!他算哪门子亲王?人家晋王、谷王, 甚至就连瘫了的代王, 都有封地, 有三护卫,他呢?他有个屁啊!还亲弟弟, 亲弟弟他也配?哪个傻子才看不出来, 陛下心里的亲弟弟,可只有周王一个!”
骂了一通, 想到那句“本王就是法度, 本王的话,便是规矩”, 陈老爷心中更觉火起。法度,规矩,呵,一个无实权的透明亲王,竟也敢在兰溪说这话?
“在兰溪,我们陈家才是……”
“老大。”
陈老爷还欲再说,蓦地,陈老太爷的声音响起。老太爷抬眸,目光平静地扫过来,陈老爷便将剩下的话悉数吞了回去。
嘟囔了一句什么,他问:“爹,咱们当真要出那两百贯?”
安王说了,要用两百贯摆平苟家这起子烂事。老太爷迫于安王的“淫威”,方才被迫答应了。
虽然两百贯于陈家而言,算不得什么。可一想到,这钱是被迫出的,还是出给苟家的,他浑身就十分不得劲。
问了一句,陈老太爷点头,道:“方才,我已经应承下来了。”
“可那是……”
陈老爷想说,那是被安王逼迫的,这钱,咱们家不能出。平时咱们家给钱,那是做善事。做善事,是好事。但这回的事,在事情都掰扯清楚后给钱,才是做好事,外人提起来,也会说他们陈家一句仁善。
可,现在事情还没扯清楚呢。苟长生抬着棺材,是讨公道的。前脚他来讨公道,后脚陈家就给了钱。落在外人眼里,这不是陈家欲盖弥彰,做错了事,在用钱摆平吗?
他觉得不妥。
陈老太爷却没有多说的意思,说了一句“事已至此”,他摆了摆手,目光微的一转,落在儿媳妇王氏身上,他问:“你方才说,安王妃什么也没说,只问了我们家的姑娘们?”
王氏点头。
方才安王两口子突然前来,她正在训姑娘们的话。顾不上让姑娘们回去,也顾不上问下人们外头的事,她急急迎了安王妃进来。
安王妃一进来,便说了一句“我是陪我们家王爷来的”,来干什么,她没说,要呆多久,她也没说。
陪着喝了一会儿茶,安王妃又随口问了姑娘们几句,诸如这是谁,这又是谁,你们最近都在学什么之类的话。
若不是后来下人悄悄说了,苟长生抬了棺材来,她还以为,安王妃是看上了她家的姑娘,想……呢。
“爹,你说咱们,不若……”
想到今日安王妃所为,她小心问了一句。
陈老太爷却摆了摆手,道:“还不是时候。”
王氏一愣。
正琢磨着这句话是何意,所谓的时候又是什么时候,便又听得:“文殊菩萨的诞辰马上要到了,虽说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可依着旧例,各处的寺庙怕是要办法会。姑娘们许久没出门了,你带着她们一道,去兰荫寺里添点香油钱。也别拘着她们,她们想做什么,只要不要太过分,便随她们吧。”
王氏脸一僵。
心知这是在敲打她呢。
自打她唯一的姑娘嫁了人,她待剩下的姑娘们,便淡淡的。虽不至于苛待了对方,可若说有多* 上心,却是没有的。好比方才,她闲的无聊,便叫了姑娘们前来,表面上,是考校姑娘们的功课,实际嘛……
陈老太爷特意提出,让她带姑娘们出去,怕是也对她近日所为有所不满。想到那句“还不是时候”,她心中百转千回,却无事人一般应了。
陈老太爷便再没说什么。
一边拄着拐杖起了身,另一边,他又语重心长念道:“常日里我总同你们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们约莫是把这话当做了耳边风。积德行善,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咱们自个。菩萨法相庄严,心地仁慈,此次法会,你们须得把香油钱给的足足的。若是让我知道有人弄鬼,回来我轻饶不了他。”
陈老爷闻言,撇了撇嘴。
他琢磨着,这文殊菩萨是管学业的,又不是管积德行善的。转念一想,保佑人学业好,也算是一种行善,便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他不多言,王氏便更不敢多言,两口子应了一声,便麻溜地退下了。
这边陈家忙着法会一事,那边驿馆里,徐妙容和朱楹前脚刚迈进驿馆的门,后脚闻讯跟着他们追到了陈家,却正好赶着他们回来,没办法又只得折返驿馆的娄知县顾不上擦额头的汗,便急急说求见。
他求见是为了什么,徐妙容心知肚明。她并不理会,朱楹却也没有要让人进来的意思。
丢下一句“你去同他说,本王累了,要歇息了”,朱楹再不多言。他抬脚往椅子旁边走,一边走,一边又似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问了一句:“马兰头,可叫人准备好了?”
“四姨爷爷!”
朱瞻基有些震惊,都去陈家晃了一圈了,四姨爷爷竟然还记得这茬。所以今儿他的蒲公英馅儿的饺子,是注定吃不着了吗?
“王爷可真是,心细如发。”
徐妙容也有些震惊,意有所指地夸了一句,她道:“妾身还以为,王爷会就着陈家的事,先说几句呢。哪知道……”
摇了摇头,她又道:“王爷今日,倒是好大的威风!”
“是啊是啊。”
朱瞻基跟着点头,“四姨爷爷,你今儿好嚣张,好无法无天,好目中无人。”
他一连用了好几个“好”字,眼中也明晃晃地流露出“敬佩”来。
徐妙容看在眼里,只觉好笑,摇了摇头,她道:“苟家的事虽已脱手,可经此一事,王爷怕是彻底开罪了陈家。”
“陈家。”
朱楹嗤笑了一声,面上并不在意,“没有这一出,本王原也会得罪他家,不过早与晚罢了。”
不过早与晚。
徐妙容默念着这句话,面上笑容更甚,她问:“王爷是不是早知道,这陈家有问题?”
朱楹却并不直接回答。
他反问:“王妃不是也,早知道了吗?”
果然如此。
徐妙容心道,这该死的默契啊。
她和朱楹都知道,陈家有问题。确切的说,早在今日之前,他们就知道,陈家有问题。
那日接风宴上,因着胡二两之事,她笃定,陈家不对劲。可彼时的不对劲,不过是她以为,这陈家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家丑不可外扬,而他们,是外人。
可,跟着朱楹不务正业游山玩水了好几天,她却发现了更多的不对劲。
明面上,他们是去游山玩水的,实际上,他们也的确走遍了兰溪各处角落。田,看过了,闲言,听过了,风景嘛,也顺势赏过了。
沿途,他们听说了许多趣事,自然,也听到了百姓们对陈老太爷的夸赞。
百姓们说,陈老太爷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好人。他们说,陈老太爷是菩萨转世,有一颗菩萨心肠。他们还说,像陈老太爷这样善良的人,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月桃几个假作路人,问那些人,陈老太爷哪里好。
那些人说,陈老太爷修了路,铺了桥,施了粥,打了井,接济了谁家,帮谁谁谁收殓了双亲遗骸。这些事,是良善之举吗?是。
因为这些良善之举,一个人的名声好,正常吗?
正常。
可一个人只有好名声,没有半点坏名声,正常吗?
不正常。
先不说人无完人,就说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似孔子,先贤大儒,为历朝历代所推崇,却也不是人人都满意的。
她不觉得陈老太爷能比肩孔子。况且修桥铺路、施粥打井等等这些事,官府在做,旁的富户也在做。可不管是官府还是旁的富户,都不比陈老太爷名声斐然。
若说因为官府和旁的富户,蜻蜓点水,做好事不过是装个样子,点到为止,也就罢了。可,她已经打听过了,旁的富户修桥铺路,施粥打井的次数,不比陈家少。
事情完美到极致,便是不正常。后头正式去田里清丈时,清水里的百姓们闻言前来闹事,加重了她心里的怀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YZ3.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