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第一王妃_枕梦馍【完结】(82)

  招?

  徐妙容藏在袖子里的手一紧,难道她的面粉实验,朱棣已经知道了?

  “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1]

  朱棣老神在在地念完一句,而后又重复:“此语果之有乎?”

  “安王妃,陛下问你呢。”

  解缙小声提点了一句。

  徐妙容这才抬起头,后知后觉地问了一句:“什么?”

  哼!

  朱棣哼了一声,他说:“你说朕在说什么?下一句。”

  徐妙容仍然想装傻,他却又很有先见之明地说了一句:“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节,朕已经看完了。”

  又夸朱椿:“十一弟,记得不错,就是这字,丑了点。”

  徐妙容提着的心彻底死了。

  装不下去了,朱棣手上拿的,竟然是《三国演义》的手稿。舌战群儒这一节,她没留下任何手稿。朱椿……又是他,把那些没有证据只停在她嘴上的故事写了下来。看那还没干透的墨迹,一定是现场写的吧。

  “这只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

  朱棣却好像没听到,又说:“大声点。”

  “这只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没办法,徐妙容又回了一遍。

  朱棣道:“妙啊!安王妃,你告诉朕,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情节?”

  “臣妇……”

  徐妙容汗流浃背了,她就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要被朱棣问到头上。

  若不实话实说,到时候全天下都传,她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那就完了。

  可若实话实说,她要怎样,才能让朱棣相信?毕竟现在风这么大,以朱椿他们疯狂的样子,怕是不找到作者,誓不罢休。

  她总不能编个作者吧。

  作者,对了!她怎么忘了,罗贯中是先人。这时候,《三国演义》虽没风靡大明,也没正式刊印,可手稿,先人已经写出来了。

  她口述的版本,是后世被无数人加工修订过的版本。哪怕朱棣叫人找到罗贯中的手稿,她也能拿,故事是从罗贯中那里听来的糊弄过去。

  与其战战兢兢,心不安理不得,不若趁此机会,彻底澄清。

  就这么办!

  心中有了主意,她立时便道:“回陛下的话,其实,舌战群儒不是臣妇写的。”

  “不是你写的,难道是他写的?”

  朱棣却不信她这话,指着朱楹,他问:“他还有这本事?”

  又问朱楹:“你也喝假酒了?”

  朱楹的表情滞涩了那么一瞬。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冒犯到了。可想到朱棣的问题,他又犯了难。按理说,他该否认的,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他承认,他的确写不出这般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可若承认,朱棣今日来意不明,他不仅带了解缙几人一道前来,还命府上所有下人站出来,把知道的剧情口述出来。

  他没法拦,也拦不住。

  朱椿把所有的剧情整合起来,交给了朱棣。朱棣刚才,看得,似乎也还算津津有味?

  想到朱棣看剧情时的表情,他决定,赌一把,便道:“皇兄说笑了。”

  否认自己喝了假酒,也间接否认,舌战群儒是自己写的。

  “你也听到了,他说不是他写的。”

  朱棣一点也不奇怪,他一脸,我看你怎么编的表情。

  徐妙容也不急,道:“舌战群儒,是一个叫罗贯中的人写的。不止这一节,所有关于三国的回目,都是他写的。”

  罗贯中?谁啊?

  解缙几人炸了,他们不太相信。

  “若真是罗贯中写的,缘何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

  解缙率先提出疑问。

  杨荣紧随其后,表示质疑:“这故事如此跌宕起伏,只几回目,便轰动应天。纵然罗贯中不是我应天人,可别处若知道这故事,总该有消息传来吧。总不能,只我应天人喜欢这故事。”

  “是啊,安王妃,罗贯中,莫不是你的别名?”

  金幼孜打开了思路,提出了另一种猜想。

  徐妙容真想求求他,别打开思路了,这思路太野了。罗贯中,哪里是她的笔名,那分明,是她的祖宗!

  冒犯祖宗了,她有罪。她发誓,以后绝不嘴贱给别人讲故事。

  “罗贯中是我的长辈,我原也不知道,世上还有如此动听的故事。几年前,我和我母亲南下杭州府,无意遇到他跟人说故事,我在旁边听住了,便央着他讲了许多。一连几日,我都去找他,这故事便是在那时候记下的。”

  几年前,她的确跟谢氏一道去过杭州府。谢氏和罗贯中都已作古,想取证,下辈子吧。

  “原本我没想起这些故事,这不,这些时日在王府读书,见到书里提到诸葛丞相,便又将原来的故事想起来了。”

  “这么说来,还真有罗贯中这么一个人?”

  朱棣好像信了,又好像没信。

  徐妙容对天发誓:“臣妇对天发誓,不信的话,陛下大可以叫人去查。”

  “好。”

  朱棣应了。

  她:?

  “杨荣和解缙说,你说,那《临江仙》也不是你写的。难道,也是罗贯中写的?”

  举一反三,朱棣突然想起来,他问解缙几人,做什么见天的往安王府跑,又让几人把和徐妙容的对话全部交代一遍,解缙和杨荣说,徐妙容亲口说的,《临江仙》不是她写的。

  罗贯中的事,他会叫人查。《临江仙》的事,他也要搞清楚。

  “回陛下的话,《临江仙》不是罗贯中写的。”

  徐妙容深感这问题不好回答。

  前人有迹可循,能查。可后人,上哪里查?就是把大明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一个能交出《临江仙》手稿的杨慎。

  “那是何人所写?”

  “是……杨慎!”

  “杨慎又是谁?”

  朱棣心里又记下一个名字,一旁朱椿脸色却变了。三国的故事,不是徐妙容写的,《临江仙》竟然也不是她写的。

  那他还这么疯做什么?他应该去找罗贯中和杨慎,而不是在这里听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大放厥词!

  “杨慎……如果臣妇告诉陛下,杨慎是臣妇梦到的人,不知陛下信不信?”

  “你的意思是,杨慎给你托梦了?他在梦里,写了这首《临江仙》?”

  朱棣突然来了兴趣,杨慎,一听就是个男人的名字。

  忙不迭看了朱楹一眼。

  徐妙容也顾不上多解释,挑重点,她道:“有一天晌午,臣妇做梦,梦到有人在吟诵一首词。梦里面,那人说他会在几十年后出生,他的名字会叫杨慎,他还会考中状元。”

  “状元?”

  朱棣轻轻拍打着椅子扶手,“朕倒要看看,几十年后,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人。还状元,朕不点他做状元,他还能当状元?”

  几十年后,你早死了。

  你看不到杨慎当状元,倒是杨慎,会看到你的曾孙的曾孙因无子,而把皇位让给堂弟朱厚熜。大孝子朱厚熜为了把亲爹升祔太庙,不仅把你的庙号从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还把你儿子仁宗皇帝的牌位从太庙迁出去了。

  想到未来真实的历史,徐妙容都忍不住要为眼前这位还在做梦的四哥抹一把同情泪了。

  惨,实在太惨了!

  好好的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地位下降的好厉害。

  “陛下春秋鼎盛,相信几十年后,若真遇到那位杨慎,陛下也一定会不偏不倚。”

  “那是。”

  朱棣有些“得意”,不过眼下,他并不关心未来,他只想搞清楚现在。

  “以后的事,等以后再说。你说词是杨慎托梦给你的,有谁能证明?”

  这一问把徐妙容难到了。

  见她面有迟疑,朱棣轻笑了一声,才要开口,身旁朱楹已经开了口:“皇兄,臣弟能证明。”

  “你能证明?”

  朱棣更加怀疑了。

  就连徐妙容都忍住偏过头,朝着朱楹看了一眼。

  对上她的视线,朱楹笑了笑,脸上似有几分淡淡的赧然,“臣弟那日,听到王妃说梦话了。梦里她的确说了杨慎这个名字。”

  “梦里?”

  朱棣欲言又止。

  这杨慎,的确是男人的名字啊。

  算了算了,再问下去要出事了。

  他不打算问了,一直没出声的朱椿却哗啦一下站出来,“你说谎!”

  “你明明和她分居两处,你明明,一直一个人住在九成斋里!”

  朱椿话音落下。

  金幼孜等人:!

  解缙和杨荣面面相觑,彼此都默契地别开视线,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你住在九成斋里,她住在平山堂里,你怎么会听到她说梦话?朱楹,你欺君,你和她一样,都犯了欺君之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YZ3.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