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做不了你们府上的主,那本王呢?”
“安王爷……”
徐姨娘愣了一下,还想反驳,朱楹却冷眼扫过匆匆赶来的代王府下人们,厉声道:“代王失足从楼上摔下来,今日王府诸人,全部不得外出。所有人等,留在府上,不得随意走动!涉案之人,待查明真相,再行定夺!”
涉案之人......
徐姨娘眼皮子疯狂地跳,她怎么觉得,这句话好像是在说她?
“我……”
“听不懂吗?所有人等,留在府上,听候差遣!”
朱楹又强调了一遍。
他鲜少高声与人说话,可此时,却好像结结实实动了怒。下人们虽不知他性情,却当他因为哥哥摔下来而心情不愉,因而都战战兢兢地应了是。
徐姨娘还想多嘴,徐妙清院子里的丫鬟们连拉带拽,把人“押”走了。
徐妙容忽然有些口干舌燥。
她还在想下一步说辞,朱楹却看了朱桂一眼,而后面朝着皇宫的方向,沉声说了一句:“事关重大,我现在便进宫一趟。”
徐妙容张了张嘴,想叮嘱些什么,可又觉得没必要。
待朱楹的身影从院子里消失,她捏了捏拳。刚才,他好像在帮着稳定局面,也帮着,小小地做了一回弊。
那么,在朱棣面前,他应该,会前后一致,继续帮着遮掩吧?
暂时顾不上这些,她又看向徐妙清。这会的徐妙清已经平静了不少,可她的眼神,依然空空的没有焦点。
她好像在呢喃什么。
徐妙容凑近了听,听到:“煓儿。”
糟糕,险些忘了朱逊煓!
徐妙容忙直起身子,那会芙蓉来报信,说朱逊煓被朱桂绑了,眼下,徐妙清没事,朱逊煓却不见踪迹。
忙叫过丫鬟准备问一句,还没开口,便听得朱逊煓呜呜咽咽的声音。小小少年,脸上又红又白,从远处跌跌撞撞奔过来,一下子扑到了徐妙清的怀里。
“母妃!”
一句母妃让徐妙清回过了神,她紧紧攥住儿子的手,呆呆地问:“是你吗,煓儿?煓儿,你没事!”
“世子被王爷绑在马房里,王爷说,要剐了世子的脸。王妃心里害怕,劝了王爷两句,结果王爷动了怒,说要砍死王妃。”
丫鬟茯苓将事情起因经过说了一遍。
方才乱糟糟的,见到安王爷发了怒,她便知道,自家王妃和世子有救了。心中不怕了,她便奔到了马房,把世子放了出来。
“世子平日里,何其稳重,可这回……他是吓怕了!”
她感叹了一句,眼睛也有点红。
徐妙容没说话。
朱逊煓,她见的不多。九岁的孩子,在这时代,已经算半个小大人了。可,再成熟的孩子,被当爹的这么对待,心里也是怕的。
她能理解这孩子这会的心情,只是,她不明白,“代王不是日日宿在马场吗?怎么突然回来了?他为何又绑了煓儿在马房?”
“说来话长!”
茯苓叹了一口气,眼神中也有些怨念,“王爷是宿在马场里不假,可他不知道打哪里听说,世子画马画得好。王妃也知道,王爷近来迷恋那匹白马,他听说世子画了白马,心里头不舒坦,就拿世子出气。”
“仅仅只是因为煓儿画了白马,所以他生气了?”
徐妙容怀疑人生了,朱桂的脑子,是正常人的脑子吗?因为自己不能把白马骑成蓝马,所以看到儿子画了白马,破大防了。
这到底是什么脑回路?这到底,是多么小的气量?这朱家,怎么净出小气人?
“我画的,是夜照玉狮子。”
朱逊煓依然抽抽嗒嗒的,可听到四姨母和丫鬟说白马,他从徐妙清怀里抬起头,说了一句。
徐妙容的心情有些复杂。
那天朱棣搞偷袭,从王府离开的时候,还下了封口令,命所有人在真相大白之前不得多嘴。是以外头三国故事依然大热,满大街都是赵子龙,满大街也都是诸葛亮。
夜照玉狮子,是赵云的坐骑,那回她听到有人说自己是常山赵子龙时,还觉得有些好笑。可此时,她却笑不出来了。
“煓儿喜欢赵子龙的坐骑吗?”
她问朱逊煓。
朱逊煓摇头,“我喜欢的,是赵子龙。”
犹豫了一瞬,想到那带给他无尽勇气的故事,朱逊煓又大着胆子,说了一句:“赵子龙一身是胆,煓儿觉得,他好厉害。”
腼腆地笑了笑,向来有些胆小阴郁的男孩又有些不好意思。
“四姨母,外头的故事都不完整,他们续写的,也不好。你能告诉煓儿,赵子龙后来怎样了吗?他是不是打了很多胜仗,成了很厉害很厉害的人?”
“对啊。”
徐妙容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她说:“世人都说,常山赵子龙,是常胜将军。”
……
从代王府回到安王府时,已过饭点。丫鬟们摆了饭,徐妙容却没心思吃。
她问月桃:“你们为什么喜欢那个所谓的三国故事?”
“喜欢还需要理由吗?”
月桃不理解,喜欢就是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
月菱也道:“因为故事有趣。”
“诸葛亮很厉害,奴婢很佩服他。”
“王妃讲得好,奴婢喜欢听王妃的声音。”
月栀和月芽也纷纷给出了答案。
后来月芽想了想,说:“男人们看的是打仗,是计谋,女人们看的,或许是一样的。奴婢只是觉得,他们都很勇敢,因为奴婢不是很勇敢的人,所以才向往勇敢的人吧。”
徐妙容陷入了沉思。
“不过,代王怎会知道,世子画了夜照玉狮子?”
月芽提出了疑问。
徐妙容心里一动,“有没有可能……”
“是徐姨娘!”
四个丫鬟异口同声,她们觉得,徐姨娘嫌疑最大,代王妃和世子出了问题,也是她得利最大。除了她,还有谁。
肯定是她。
没有异议的猜到了始作俑者,一柱香后,朱楹从宫里回来,带来了一个让人欢喜让人愁的消息。
第64章 大明朝的尼采
“代王生死未卜。”
朱楹丢下六个字。
徐妙容头一次感受到, 何为一句话就能让人着迷,她问:“情况很不好吗?”
最好上一秒还在喘气,下一秒就挂掉。这样节约医疗资源, 少浪费空气,也一劳永逸。
可,“太医说, 因为那太湖石正好磕到脑袋,所以病情凶险了些。不过好在只是从二楼摔下, 所以, 应当还有一线生机。”
这太医……
徐妙容微微有点无语,所以说了半天,她还是不知道, 朱桂能不能死成功。
朱桂啊, 你倒是快点死吧。
她对各路神仙祈祷, 现在,立刻,马上让朱桂死。
她神情纠结, 脸上也写满了失落, 朱楹便又多说了两句:“出宫的时候, 皇后派了身边的女官去代王府,有太医和女官看着, 代王府的长史也在, 府上暂时出不了乱子。”
哦。
徐妙容更失落了。
突然想到,还没问他, 朱棣是如何问的, 他又是如何回话的,便斟酌着问了一句:“陛下可有说些别的?”
“别的?”
朱楹好像没明白。
徐妙容有些无奈, 是她问的不够直白吗?可,还要怎么直白?她总不能贴着他的脸问一句,你们到底是如何界定这场意外的?
“那栏杆……”
她拿关键词提醒了一句。
朱楹道:“你是不是想知道,我是如何同皇兄说的?”
沉默,就是沉默。沉默,是此时的平山堂。
徐妙容语塞了,怎么也没想到,他比她还要直白。
索性不装了,顺着他的话问了一句:“王爷是如何同陛下说的?”
反正今天当着他的面,她故意“构陷”了徐姨娘,再洗,她也洗不白了,干脆不洗。
“我实话实说。”
朱楹“老实”回了一句,徐妙容食指悄悄一动,她在想,这个所谓的“实话”,到底是什么。是他们亲眼看到朱桂躺在地上,亲耳听到徐妙清说,是她故意让人摔下来的,还是……别的。
“我同皇兄说,摘星楼的栏杆断了,皇兄已经让人去摘星楼查看了。”
“就这些?”
“就这些。”
朱楹的语气极平静,目光落在窗外不知是何树木的叶子上,又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徐妙容没吭声。
她当然明白,代王府发生的事,瞒不过朱棣的眼睛。说实话,朱桂的死活,她一点也不关心。她唯一关心的,是徐妙清的处境。
纵然人不是徐妙清推下去的,以二人的体格差,徐妙清也不可能把人推下去。可人的的确确是在追逐躲闪间掉下去的,事发时,又的确只有朱桂夫妻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YZ3.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