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第一王妃_枕梦馍【完结】(92)

  做戏要做全套,他得跟着一起。

  然后,看在夫妻一体的份上,他会再帮着自己说话吧。看在都是兄弟的份上,朱棣会适可而止吧。

  “为什么?”

  朱楹似有些意外,他问了一句为什么。

  徐妙容眼皮一跳。

  想说,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如果非要有,那便是,“我害怕。”

  三个字缓慢说出口。

  她怕的好明显,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她的眼睛写满惶恐,她的手,提前开始抖啊抖!

  她、害、怕!

  多么明显的情绪,朱楹看在眼里,罕见的,失声了。

  其实他是有一瞬间的愕然的,总觉得,那句害怕,像是假的。他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她不是胆小之人,他从未,在她脸上看到真实的害怕。

  可现在……他抬眸,平静地看过来。

  看了许久,久到徐妙容以为,自己穿帮了。他却微微颔首,说了一句:“好。”

  好?

  等到从九成斋离开,徐妙容还是有些怀疑人生。当然,身边比她更怀疑人生的月桃回头瞅了瞅,又把头转回头,疑惑地问了一句:“王爷为什么答应的这么快?”

  其实,也不是很快吧。

  徐妙容计算方才朱楹沉默的时间,给出了答案:“或许,是我害怕的样子打动了他吧。”

  哈?

  月桃震惊。

  害怕的样子,打动王爷?王爷好像并不是一个会轻易被人打动的人啊?

  犹记得,半年前那次,王妃谎称自己害怕打雷,想让王爷回平山堂看一看。当时,是她去传话的,她说王妃哭得泪眼朦胧,面如菜色,浑身颤抖,险些呕吐。

  这几个词,哪个不比王妃刚才的样子更贴近害怕本身。可王爷,只一个眼风扫过来。

  他甚至一句话都没说。

  有池替他给出了答案。

  啪嗒。

  帘子放下的声音,就是答案。

  “那王爷,是信了吗?”

  月桃不明白,为什么人在彼时不会被打动,在此时,却又会被“打动”。想了想,只能归因于一句,人心易变。

  所以,王爷变了吗?他为什么变* ?为什么说变就变??月桃的小脑袋里,此时有许多的小问号。

  徐妙容看了她一眼。

  “或许吧。”

  她说。

  或许信了,或许没有。但都不重要,拉他下水,才最重要。

  翌日。

  刚下早朝,朱棣的口谕果然如期而至。夫妻两个收拾妥当,一个从平山堂出发,一个从九成斋出发,行至交叉口,两个人遇见了。

  徐妙容:王府的路,果然太窄了。

  归根结底,王府太小了。当然,这个王府算起来,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王府。

  徐妙容忍不住算了算口袋里的钱,一算,立刻神清气爽了。

  有钱就是好,有持续不断赚进来的钱,真好。

  “王爷,要不咱们把路拓宽一点吧?”

  她说。

  说完,就后悔了。

  不是她舍不得钱,真的。她现在手握两只生蛋的鸡,口袋里阔绰的不得了。可她大意了,王府的规制,有明文规定。

  想改,得上折子,得朱棣同意。

  她说了一句废话。

  可,“好啊。”

  朱楹爽快地应了,这次的速度,比昨晚的要快得多得多。

  换徐妙容愕然了。

  大概她的眼神太直白,叫朱楹一眼就看出来了。看了那确实有些狭窄的路一眼,朱楹道:“原则上,王府诸人,不能擅改。”

  原则上。

  徐妙容点头,懂了。原则上不能改,实际上,随便你怎么改。

  那这改动的钱,“妾身出了。”

  毕竟建议是她提的,谁主张,谁负责。

  “不必。”

  朱楹否了,“本王来出吧。”

  徐妙容:?

  你有钱吗?

  忽然想到卖花初期,他送来的那一匣子又一匣子钱。心中有个古怪的念头涌现出来,她欲言又止。

  及至到了宫里,她依然有些“忧心忡忡”。

  等看到分坐两边,被一张马蹄足炕桌物理隔开的朱棣和徐妙云,她更忧心忡忡了。

  这两口子,怎么沉默也沉默出了南北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兆?

  没看错的话,徐妙云眼眶上的红,是真的红,她脸上的疲惫,也是真的疲惫吧?而朱棣……咦,朱棣脸上,怎么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那黑眼圈黑得那么真,看起来是那么认真,就像开了大眼特效,她一眼看过去,只觉得,朱棣眼睛都大了不少!

  虽然,他以前眼睛也不小。

  呃。

  徐妙容垂眸,心里头那叫一个愁。恩爱夫妻吵架,她和朱楹,好像来得不巧了。

  忙不迭看了朱楹一眼。

  本意是与他交换一个眼神,顺便看一看,他看到上面那头大熊猫,会作何表情。可,让她失望了。

  朱楹的表情,平静得很。他像是见怪不怪了,甚至,看到大熊猫时,他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多好的演员啊。

  徐妙容暗叹,这演技,不比她昨晚的炉火纯青?

  看到他们来了,朱棣准备说话,刚说了一句“你们来了啊”,却卡壳了。卡了一下,嘴皮子动了动,似是依然没想通,干脆转过头对着徐妙云,道:“朕还是觉得,你的理由站不住脚。”

  “但陛下得承认,它是有道理的。”

  徐妙云也回了一句。

  朱棣点头,“嗯。”

  嗯了一声,又继续反驳:“夷陵之战,是,是打的时机不对。朕也承认,刘备负气用兵,感情用事。可蜀汉之亡,和夷陵之战有关,源头,却不是夷陵之战。”

  “所以陛下还是认为,蜀汉之亡,亡于诸葛亮隆中对?”

  “对,蜀汉之亡,亡于诸葛亮隆中对。”

  回了一句,朱棣眉头紧锁,他用手敲着炕桌,道:“《孙子兵法》有云: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而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1]蜀汉兵力本就不足,荆州益州,又是千里之遥,二分兵力,朕以为,为下下策。随后关羽守荆州,刘备守白帝城,诸葛亮守成都,兵力又三分,这不是让蜀汉本就不充足的兵力雪上加霜吗?”

  ……

  两口子竟然就着隆中对热烈讨论起来了。

  徐妙容嘴巴张了张,又闭紧了。

  她是来听罗贯中后续的吧,没听错的话,徐妙云和朱棣,说的是三国的剧情吧?所以他们吵架,竟是为蜀汉是因为什么而亡的吵起来的?

  朱棣刚才说,什么二分兵力三分兵力的,她记得,有一位伟人,好像说过同样的话。

  让她想想,伟人怎么说来着?哦,伟人说,隆中对有重大战略失误,二分兵力三分兵力,不妥。所以朱棣,与伟人想到了一处?

  这难道,就是伟人的共性吗?

  一瞬间,她感觉,她好像看到了伟光正的光!忙看着朱棣。

  大概,她的眼神太明显了,朱棣顿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弟弟和弟媳还在呢,便就此打住,只说了一句:“罢了,反正你肯定还是认为,蜀汉之亡,亡于关羽失荆州,随后一泻千里。”

  “所以。”

  徐妙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她反问:“陛下仍然坚持,蜀汉之亡,亡于隆中对?”

  “对,亡于隆中对。”

  “臣妾以为……”

  徐妙云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看向妹妹,问:“四妹妹,你觉得呢?”

  我觉得……

  徐妙容觉得,她现在还是不要倒向任何一方的好。

  便启唇:“臣妇以为,蜀汉之亡,亡于赵云。”

  都怪赵云,非要救阿斗。他不救阿斗,不就没有后主。没有后主,不就什么事都没有。

  “你……”

  “你……”

  朱棣和徐妙云夫妻两个双双卡了那么一瞬。

  最终还是朱棣笑出了声,指了指炕桌上的几沓纸,说:“自己看吧。”

  徐妙容上前,他却又摆了摆手,“二十二弟看吧,你不用看。”

  徐妙容:……

  所以那几沓纸,果然是祖宗的手稿。

  “陛下竟是找到了那故事的手稿?”

  她假装不知情。

  朱棣点头,“找到了,朕让他们全搬回来了。”

  指了指某个角落,又打了个哈欠,道:“看了一晚上,朕的眼睛都疼了。”

  徐妙容朝着角落看去,而后,便看到几口大箱子。

  她:?

  所以这是把人家的手稿全搬了回来?所以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是熬夜看小说看出来的?所以徐妙云眼眶的红肿,不是因为吵架,而是因为,也通宵看小说了?

  啧啧。

  一时间不知道是感慨小说写得好,还是感慨中老年人身体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4_b/bjYZ3.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