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这几年也不再写信回来催浚儿去北地,想来是默许了这个结果。若是李浚能凭自己的本事科举入仕,定国公自然不会让他弃文从武,可让他替李浚求恩荫,却绝不可能。
李家的男儿都要去沙场上搏前程,这是定国公定下的规矩。若是他自己打破了这个规矩,子孙都贪享安逸留在上京,那李家便不是李家了。
“林家的情况你这般清楚,是听谁说的?”定国公夫人冷不丁问道,“前几日你出门,莫不是去了武宁候府?”
方氏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瞬间没了声音。
定国公夫人心里便清楚了。
方氏娘家在北地,在上京并无交好的闺中密友。她管家那一年多,定国公府带着孝,没有多少人情往来。守寡之后,在外头更没有交际了。
南阳郡主是在方氏管家那一年议亲的,因此武宁候夫人与方氏往来密切,这些年也没有断过。
“武宁候夫人把林家的情况打听得这般清楚做什么,连林尚书给内侄儿荫补的事都打听了。”定国公夫人这话不是第一次说了,“论起心眼,十个你捆起来都不够一个她的,日后少与她打交道。”
方氏讪讪笑道:“到底是南阳的夫家,老太太这话说的也太……”
说起这个定国公夫人就生气:“别跟我提这件事,若不是当初南阳铁了心,即便有了肌肤之亲,我也不会同意此事!”
方氏心虚的看了一眼老太太。
“总之浚儿的事,你别麻烦恒儿就是。”定国公夫人一锤定音,“他若是能考个功名出来,便只是个秀才,我也舍了脸亲自去求。可若是他念不出什么名堂来,只在府里做个富贵闲人,咱们府上还是养得起他的。”
定国公府满门忠烈,又听说了定国公定下的规矩,黛玉心中对李家人敬佩非常。
纵然赵恒与黛玉说过方氏的为人,可黛玉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的。再想想赵恒那两个堂弟在方氏跟前畏畏缩缩的模样,不由得心生感慨。
回程时,二人的谈话都默契的跳过方氏,见黛玉不时问起北地的定国公府有哪些人,赵恒笑了起来:“李家的青壮都在北地,如今与你说也对不上号,日后你见了就知。”
黛玉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恒哥哥要带我一道去北地吗?”
赵恒点头:“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北地的风光,只要你想去,我自然是要带你一道去的。”
他双手放在黛玉的肩膀上,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说道:“妹妹文韬武略并不输我,若有机会,建功立业并不在话下。你有一颗向往天高地阔的心,我怎么能把你困于内宅,致使明珠蒙尘。”
黛玉不由得笑了起来,她“嗯”了一声,像是对赵恒的肯定,也像是对自己的肯定。
要带着黛玉一道离京,并不是近期之事,不说京中还有些事没处理完,只说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征得岳父和岳母的同意。
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是从小娇养的姑娘,难不成能放心的让他带着去北地吃沙子。
即使黛玉愿意,可林海有气也舍不得朝黛玉撒,只能赵恒自己受着。
第120章
三朝归宁时,赵恒未提此事,只与黛玉说为时尚早,太早提起免得他们早早就担忧起来。
林海和贾敏都是四月的生辰,中间还历经过林海和贾敏的生辰,赵恒也只字未提,又说大好的日子,说出来难免有些扫兴。
黛玉便看出来赵恒有些畏林海,且十分不解。在她看来林海是一个十分和善的人,对待子女更是如此。
就看贾家的宝贝蛋宝玉,她二舅舅急起来也是又打又骂的,可砚哥儿小时候如此调皮,林海一句重话也不曾说过,反而是贾敏教训他的次数比较多。
赵恒听黛玉如此说,只能但笑不语。
端阳前几日他陪黛玉回林府送节礼,与黛玉定亲之后,赵恒才第一次感受到岳父大人的善解人意。
听赵恒说了日后的打算,林海非但没有生气他带黛玉觑北地吃沙子,反而颇为赞同。
他拍了拍赵恒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能不拘泥于世俗,如此甚好,不枉我把玉儿托付给你。”
这还是林海第一次当面夸赞赵恒,听到林海如此和善的语气,赵恒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海瞧着他不敢置信的模样,朗声大笑了起来。
成婚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自然是为了敲打女婿,可如今赵恒和黛玉都结成连理了,林海自然是要放下架子,笼络着他些。
“这也怪我。”林海突然叹了一口气,“我自小就把玉儿当男孩子教养,她眼界大了,懂得多了,心自然也就大了。”
赵恒点头附和。
“只说她先前学拳脚功夫强身健体,我本以为她身子弱禁不住这般熬打,可她也咬牙坚持了下去。”林海想到这里也不由得心生自豪,“只凭这份坚持,她就比太多人要强了。”
见赵恒赞同,林海面上又多了几分笑意:“你既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女子,日后便不能以寻常的礼教去束缚她。今日你们新婚燕尔的自然看她千好万好,日后若你有了其他的想法,只管与我说。”
赵恒看着林海言笑晏晏的模样,心里生出一丝警惕来,飞快答道:“岳父大人过虑了,玉儿这般好,我珍之重之还来不及,怎么会有其他的想法。”
林海定定看了他一眼,这才转过头去:“咱们也该去内院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20_b/bjV5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