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 清穿之四爷养成记_梦自闲【完结+番外】(218)

  经过一番讨论后,有位幕僚就提出:“会不会,皇上是想重提禁海之事?”

  胤禟闻听此言,一改之前的游离在外,眉头微皱:“怎么说?”这些人里头,就他生意做得大,也只有他,抄齐布琛的作业,做起了海贸生意,如今,海贸收入在他的收入里可是占了大头。

  幕僚道:“这些年虽依旧有洋人被授官,但都是无关紧要之职,像南怀仁那样的再没有了。而且皇上这几年也格外关注海军之事,前些时候,皇上又下旨禁了天主教堂,雍亲王府最初被弹劾的那些人,也都是在做海贸之事。”

  这么一理,好像还真有这么个意思。

  胤禩登时也有些着急起来,他们这一系如今的活动经费,胤禟可贡献了不少,尤其自己府上的用度,也基本都是靠着和胤禟搭伙挣来的。

  “可能性有多大?”他问道。

  幕僚迟疑道:“下官也是根据皇上最近的动向猜测,不敢肯定。”

  何焯却道:“我觉得可能性很大,这几年海匪太猖狂了,泛边之事屡有发生。除此之外,广东福建一带,也有不少人出海后就不再回来,听说不少地方的丁口都好几年没增加过了,要不是有永不加赋……”他顿了顿,想起永不加赋是雍亲王提出的,将话掩了过去,“如今西边即将起兵事,虽然策妄阿拉布坦不堪一击,但观其这几年望风而逃的作风,西藏又地广人稀,想将其剿灭怕是长期战争,这种情况更需要各地稳定,开海禁也说得过去。”

  胤禩若有所思,胤祯却开口反驳道:“爷觉得可能性不大,你所言之事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影响不到朝堂,何况还是猜测。”

  何焯不赞同,却也没开口反驳。

  胤禩思量片刻后道:“这样,将这些猜测交给徐大人,由徐大人判断是否拿出来与其他九卿讨论。”

  其他人无异议,讨论结果最终送到徐元梦手上。

  “海禁。”徐元梦喃喃自语,虽然他知道这事儿最开始不是皇上的意思,但事到如今,皇上想借这事达到一些目的是板上钉钉,那么,这些目的里,海禁看起来倒是相当靠谱的那个。

  第199章 云柳姑娘

  有了倾向,徐元梦也没闲着,将九卿扒拉了一遍,先拟定了两个同盟,私下与两人通过气后,在第二日的九卿会议上,才将海禁提出来。

  别说,这一猜测提出来,还真得了大部分九卿的赞同。

  就说嘛,皇上日理万机,怎么可能关注勘合这种小事,海禁才说得过去。

  “虽如此,勘合还是得有个结论。”吏部尚书说道。

  海禁毕竟只是大家的猜测,皇上又没吩咐,大喇喇地说出来一点也不政治,所以,还是得从勘合循序渐进的来。

  户部尚书穆和伦开口道:“勘合之规原是小节,所以朝廷一直沿用前朝规矩并无修改,但如今满朝违规者众,或许吾等也该想一想,是否前朝规矩在本朝并不适用?”

  范时崇诧异地看了一眼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接话道:“穆大人所言有理,所谓法不责众,或许兵部这边该调查一番,为何勘合形同虚设,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接连两位这么说,范时崇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么吾等便上奏陛下,由兵部派人参究勘合实用情况。”说完,他话音一转,“不过,在参究之前,违规惩罚还是得有才是,徒两月过于严重,不如,各家缴纳罚金如何?”

  眼见战起,他兵部穷啊,向户部申请拨款,穆和伦这老东西又推三阻四地哭穷,现在,能薅点是点吧。

  穆和伦第一个赞同:“可以。”

  其他人就可有可无,反正这事本也是兵部管辖,范时崇发话了,其他人也给这个面子,甚至若不是皇上发话,他们才懒得瞧一眼呢。

  事议定,几人便联名上了折子,不过半日,康熙的批复就下来,不过一字:可。

  九卿共议的‘大事’看似就这么潦草的结束了,但有心人知道,这不过是开始。

  果然,没几日,内阁便有大学士上书,历数近年海边侵扰和洋人之害,请重开海禁。

  一时间,朝堂议论纷纷,但康熙却仿佛没这回事儿般,拍拍屁股带着人去塞外行围了,随行的阿哥只带了*老三和十五十六。

  齐布琛翻完去岁的账本,烦恼地捏了捏眉心,她如今生意摊的大,但重头还是在海贸上,不同于其他人只是赴东洋、南洋近海的小打小闹,她的船队肩负着搜罗人才、西洋知识、物种等的责任,每一趟都走的极远,出海一趟基本要两年才归,而最近一趟是在一年前出发的,当时谁也想不到,朝廷会突然重提海禁。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大多她想找的东西都找到了,人才和西洋最新发展的知识也都搜罗了不少,但这些东西从来都是不嫌多的,况且虽然她不记得具体的节点,但也知道,西方的科学也就是往后这一二百年开始大发展的,就怕这海禁一开,一步落后便是步步落后。

  现在的大清上层虽然对于西方传来的东西不排斥,也热衷于使用,但很少有人去一些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工知识,还有着奇技淫巧的偏见。齐布琛拐回来的那些人也不过是拿钱供养着,让他们配合试着将西方新发展的知识融入华夏已有的体系中,然后在空闲时间再带一批蒙童学徒,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埋下火种。

  当然化工、生物、医学这些方面,也给他们提供了试验场所,让他们大胆试验,这些年也陆续出了一些小成果,不大要紧的技术齐布琛直接拿出来开拓商业版图,但像初代水泥这种,她是死死压着没敢放出来,哪怕每每有何处洪水遭灾的消息让她倍感煎熬,她也硬扛着没吭一声。

  只有切身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几十年,才会知道,政治环境的利害,她做不了圣人,最关心的永远是亲人的处境。

  “又心烦了?”胤禛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将她面前的账本合上,抬手在她颈后按了按,“别着急,如今不比先帝时期,台湾已经收复,南边不知道多少人靠着海贸生活,不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便是重开海禁,也不会像那时那般严厉,总有转圜余地。”

  福晋这些年做的事他都看在眼里,找回来的书和人他也都看过了解过,虽然不如福晋那般对西洋知识看重,但他也知道,西洋的学识并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无用,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发挥奇效。

  齐布琛脖子后仰,将整颗头的重量放在他的手上,叹气道:“我明白,就是觉得可惜。”

  她啧了一声,不满道:“一开始那个弹劾你的御史到底什么情况?”

  要不是他开这个头,康熙又态度暧昧,意外引起了那帮刺头御史的注意,逼得胤禛立刻安排人扩大打击面,最后怎么会闹到如此阵仗。

  “难不成真像外面猜的,是皇阿玛的意思?”她又摇摇头,否定自己的猜测:“不应该啊,皇阿玛便是想重提海禁,也没必要从勘合、从你这儿开口子。”

  拐的弯儿未免大了点,这要是底下人没猜出来怎么办?海禁又不是什么敏感事件,康熙想做,只要召几个心腹大臣说说,让他们传出风声去便是。

  胤禛给她按摩脖子的手顿了顿,齐布琛霎时察觉,抬眼看他:“查出来了?”

  “嗯。”胤禛将她头扶正,抽出手来,在她身边坐下,声音沉沉,“是十四。”

  “十四?”齐布琛诧异,“他怎么想得?老九也有船队出海,他不会连这事儿会波及到老九都想不到吧?”

  胤禛哼道:“他要真这么没脑子就好了。”

  “那……”齐布琛挑眉,“一箭双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胤禛诧异地看她一眼:“你倒是敏锐。”然后脸色发沉,“年羹尧没推上去,他这是憋不住了。”

  齐布琛若有所思:“另立门户?”

  “呵。”胤禛哂笑,“他能舍得那一大块肉?”

  说的也是,胤禩党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声势和人脉都是最大的,这些力量甚至在雍正登基后,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倒是将他好八哥学了个彻底。”胤禛嘲讽道。

  胤禩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声势,主要还是因为最开始就继承了胤褆的政治资源,得到了曾经大阿哥党的鼎力支持。那么,如今再从胤禩换到胤祯,倒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之事。

  齐布琛沉吟道:“老八就没察觉?”

  胤禛不屑:“爷才没心情关心他们那些。”

  齐布琛撇撇嘴,转了话题:“那现在这个结果是他最初的目的吗?”

  胤禛神色微微凝重,缓缓道:“不好说,主要是皇阿玛,一开始的态度就有些奇怪。”

  对,现在最搞不清的就是,康熙一开始为什么要留中那些弹劾胤禛的奏折。老实说,胤禛又不是没被弹劾过,毕竟人无完人,雍亲王府又是几百口子人,再加上齐布琛生意那一摊子,出几个问题和败类根本避免不了,像勘合这种程度的事儿,每年都会被弹劾几次,康熙也都是下旨申饬几句、罚一罚,胤禛积极配合、诚恳认错也就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清穿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