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 皇子宠妻日常_月上蓬莱【完结】(5)

  车窗边,坐着一位眉目清雅,面若冠玉,如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少年。

  荣国府角门处观望的几人皆敛了声。

  马车一掠而过。待车队走远,几人才回过神来。有小厮问:“刚刚车上坐着的是皇子吗?”

  荣国府的管家娘子周瑞家的,也就是刚在几人口里提的“周妈妈”,正好出来。她听见门口凑着好几个小厮、婆子,在说什么皇子。

  周瑞家的是荣国府二房太太王夫人的陪房。她丈夫周瑞虽不是这府里唯一的管家,但周瑞家的借着王夫人的东风,却是这府里很得脸的管家娘子,正管着府里上下的出行安排。

  周瑞家的扶了扶脖子上套的金项圈,走出角门,寻着这几个小厮、婆子的视线看去,却只看到马车行驶过后扬起的弥漫的尘土。

  她叉腰斥道:“聚在一起,有的没的说什么皇子。当心太太知道了,罚你们去庄子上做苦力。”

  小厮跟婆子们一听到“太太”二字,忙散开了去,各做各的事。

  周瑞家的寻迹而望,那扬起的尘土久久未散,可见刚刚车队的声势。她心想,若真是皇子路过,我怎没那么好的运气能看到呢?嗐,不想了。还*要安排明儿接林姑娘的人手呢。

  禁军侍卫将轩辕承稷送到忠顺王府后并未离开,而是跟轩辕承稷一道留在了忠顺王府。轩辕承稷不禁感叹这满满的父爱。

  忠顺王府门口也有两对汉白玉雕刻的大石狮子,但是五开的兽首大门。

  此时,五扇大门全开相迎,这是对贵客的礼数。

  忠顺王上朝未归,老太妃率府里上下在门外恭候着。跟在一起的还有两个梳着小揪儿的小男孩儿,那便是惠儿的两个弟弟。

  来的路上,惠儿已经很轩辕承稷说了府里如今的情况。已经成年的庶出大哥轩辕承昌,如今替父王在平安州办事。两个弟弟中,大一些的那个弟弟,轩辕承晈,已经开始启蒙认字了。

  老太妃身体还算硬朗,就是年岁大了,有时候有些认人不清,有时候又是清楚的。这会儿,她看到轩辕承稷,便道:“老十三啊,不是说今儿五殿下要来府里吗?怎么就你回来了?”

  轩辕承稷事先知道老太妃的情况,便笑着道:“老祖宗,我就是小五呀。十三叔这会儿正在上朝呢。”忠顺王对轩辕承稷有寻药救命之恩,永正皇帝都让轩辕承稷喊忠顺王为父亲。虽然被忠顺王婉言回绝了,但喊老太妃一声老祖宗并不为过。

  搀扶着老太妃的是忠顺王妃。她在老太妃耳畔道:“母妃,这就是五殿下呀。”

  老太妃“噢噢”两了声,又对轩辕承稷道:“五殿下,怎么一下子长这么高了?瞧我这记性……五殿下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屋。”

  轩辕承稷安置在东厢最好的客房,并受到了忠顺王府隆重的招待。

  中午跟老太妃一道吃的饭。王府里的一正妃、三侧妃、两庶妃,皆不上桌,站在老太妃身后侍奉着。

  这个世界婆婆吃饭,儿媳妇儿是不能上桌的。虽然轩辕承稷很不适应这个旧俗,但现是在叔父家做客。他便邀请惠儿、承晈和承晓一道跟老太妃一起吃饭。

  轩辕承稷发现,老太妃其实也分不清承晈和承晓,不过并不影响一家人其乐融融。

  府里养着戏班子。饭后,老太妃还请轩辕承稷听戏。

  轩辕承稷却无心听台上的戏了,他的思绪还停留在荣国府门口听到的,“林姑娘明儿到”。

  第4章 护花(1)

  这一夜,轩辕承稷有些失眠,满脑子都想着“林姑娘明儿到”,是不是女主角林黛玉要来。

  次日一大早,他便换了身内侍服,带着小弦子,打算从后门溜出去看看。

  谁知,却被在后院木桩子上打拳的惠儿,抓个正着。

  惠儿四岁那年,还是在永正皇帝的潜邸,她缠着轩辕承稷给她讲了花木兰的故事,便跟父亲说她要习武。

  忠顺王听后哈哈大笑,当下就给惠儿请习武师父。那武师父原是一位将军的遗孀,也是从小习武。她如今寡居,又承着忠顺王的面子,收了王爷的千金当了小徒弟。

  忠顺王还在院儿里扎了一个跟惠儿身量相匹配的小木桩。于是,惠儿每天爬进来第一件事,便是对着小木桩先自己练一翻拳脚。

  今儿,惠儿还没打两趟拳,但见从东厢五皇子安置的客房里出来俩个内侍,一大早便往后门去。

  她定睛一看,这不是五哥哥,跟他身边一个叫小弦子的随从么。

  惠儿便闹着也要出去玩,轩辕承稷见一见瞒不过来,便也把她带了出去。

  一出门就遇到一百姓赶集的车。轩辕承稷给了一锭银子,让车夫把他们几个带去荣国府。

  辰正出门,到了荣国府不过巳时初刻。换算后世时间,便是早上八点出门,差不多十点一刻的样子到的荣国府。百姓的车子,比宫里的马车还是稍慢一些。

  此时,荣国府的门口依然是静悄悄的,跟昨天一样,大门不开,只开着东西的角门。偶见几个小厮和婆子出入。

  轩辕承稷记得原著中,林妹妹从扬州来荣国府走的是水路,弃船登岸后,坐轿子行了半日才来荣国府。

  所以,按这个时间来看,他应该没有来迟。

  “五哥哥,我们上哪儿玩儿不好,为什么要来荣国府啊?”惠儿问。

  轩辕承稷一边往荣国府走着,一边仔细听出入荣国府的人在说些什么,并没有注意到惠儿的话。

  惠儿自言自语道:“我父王说,四王八公那些世家,仗着祖上的功勋,同气连枝,横行霸道。还有一首护官符,怎么唱来着?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为马。早晚有一天……诶,五哥哥,等等惠儿啊。”

  轩辕承稷正在听荣国府西角门处的两个小厮说话。

  一个小厮说:“林姑娘说着就要到了,你们怎么不开大门啊。”

  另一位小厮说:“周妈妈没让我们开大门啊。”

  “姑太太这个月才走,林姑娘正在热孝,不开大门,难道让她走角门不成?是不是周妈妈忘记了?”

  “周妈妈是忘事的人?原来薛姨妈一家来走亲戚时,可是早早地把大门开了,太太还亲自迎出大厅呐。”

  “让热孝女走角门,真缺德。”

  “哥,你小点儿声吧,你知道你在骂谁吗?据说原来姑太太还没出嫁的时候,跟太太就不对付。如此怠慢林姑娘,没有太太的授意,周妈妈哪有这个胆子。快别说了,让太太听见,非把你罚庄子上,天天干苦力。”

  轩辕承稷听明白了,林妹妹还没有进府之前,就被府里人欺负了。

  刚刚那两个小厮口中的“姑太太”,便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跟史太君贾母的女儿,名叫贾敏,也是林妹妹的母亲。

  贾代善和贾母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贾赦,承袭爵位,降爵封了一等将军;二儿子贾政,靠着家里的荫蔽,混了个从五品官衔的工部员外郎。

  而家中唯一的女儿贾敏,嫁的是正儿八经科考上的探花郎,要人品有人品,要样貌有样貌。林家祖辈是侯爵世家,到林如海这辈高中探花,又是书香门第。当年贾敏跟林如海郎才女貌的婚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贾政的正房太太王夫人,还清晰地记得贾敏出嫁之前,是如何在她面前高调地把“探花郎”这三个字说了又说。尽管那只是因为贾母爱听,贾敏才顺着母亲的话说的,却被王夫人记到心里去了。

  王家当时还没有起势,还不是如今“地缝里扫一扫,便够你们贾家吃一辈子”①那般阔绰。

  王家飞黄腾达,还是王夫人的兄长王子腾借了贾家在军中的势力,逐渐取而代之,才得到的。

  所以,那时候的王夫人是娘家比不过贾敏;夫君也比不过贾敏;才情方面嘛,她跟贾敏不同,她压根就没看过几本书,也不能比。因此,王夫人这个做嫂子的,格外地敏感,小姑贾敏的任何话,在她面前都可能被认为是炫耀。

  再加上贾敏是荣国府第三代子嗣中唯一的女儿,自然是娇惯了些。二代荣国公健在时,府里光景又不一样。贾敏平日的吃穿用度,比王夫人待字闺中时不知道高了多少。

  如今斯人已故,王夫人多年积压的情绪却未散。今儿不给开正门,让底下人直接把黛玉的轿子从西角门抬进来,正是王夫人授意的。

  这两位小厮忙着闲扯,并没注意到门外不远处,有三个穿着内侍衣裳的人,正看着他们。

  原来,惠儿看轩辕承稷这身打扮十分好看,她想跟他们一样,便让小弦子去给她拿了套新的,在路上套身上了。虽然卷了袖口和裤腿,但是拖在地上的袍角,和大了一圈的帽子,就像套了一身不合适的戏服。

  “五哥哥,你看他们家有些什么人。我们还在这儿干嘛?”惠儿问。

  “我等人。”轩辕承稷道。

  “五哥哥等谁?不是说出来溜达溜达吗?我们走吧。”惠儿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