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一个忐忑不安的下午,夜里,丧钟在皇城夜空下响起,刚刚入睡的大臣们,全部惊醒。
京城已经全面戒严,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兵丁,徒耿请了宗室的长辈老勇王爷、宗正忠勇郡王;朝中阁老、六部尚书等重臣、太医院、和军方军侯几位代表进宫,剩下的人全部拘禁在府,谁要是敢出门,呵呵呵——徒耿已经下令,即使皇亲国戚,照杀不误。
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聚集在皇帝的寝宫,这里是徒耿主持大局。
为显坦荡无私,徒耿先让太医看过陛下的遗体,确定是怒极攻心而亡,并非他杀,死亡时间也对的上。经过了太医的判断,剩下的人,才坐下慢慢商议。
“陛下驾崩,娘娘昏迷,只本王在宫中,本该避嫌,只是正值家国危难之时,本王也不能为了缥缈的名声,至陛下于不顾。”徒耿坐在上首,淡定开口道。
“恭王过谦了。”众臣拱手道。
除了这些场面话,大家仿佛也不知道说什么,场面一时静下来了。
帝王丧仪,礼部是绕不开的,礼部尚书李光无奈开口:“陛下大丧之礼何如?”
“陛下灵堂之上,谁披麻戴孝?”顾山做了出头鸟,问出了在座的人都想问的问题。
是啊,谁披麻戴孝?谁来做下一任帝王?
大家的眼神都看向的坐在上首的徒耿。
徒耿并没有多此一举得弄个假遗诏什么的,凡是走过,必留下痕迹,天下多的是识货的人,到时候被人翻出来,就是皇位来路不正的铁证。就是陛下没有留下遗诏,徒耿上位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有继承权的就那么几个人,皇帝……先帝可能一时没有想到徒耿,可大臣们不会,看到徒耿端坐在这里,他们心里已经绕了十七八个弯了。
最后,大家还是把锅推给了宗正,这是皇家事务,请宗正最先发表意见。
徒瑾看了一眼老勇王,掷地有声道:“有何可议的,陛下虽为留下明确的遗诏,可陛下身前下的最后一封诏书不是黑纸白字得写着,让恭王辅佐朝政吗?”
那封徒耿晋封亲王的圣旨还可以这样解释吗?皇帝的意思明明是让徒耿好好辅佐新君吧?
大臣们转念一想,这样解释也说的通,先帝没有明确的说辅佐新君,说的是辅佐朝政,这个朝政在先帝还活着的时候自然是辅佐他,现在先帝驾崩,是继续辅佐“朝政”本身,还是辅佐新一任帝王,就要看徒耿的意思了。
☆、第七十七章
看徒耿的意思?
徒耿默默坐在上首,闭目养神,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
这样的姿态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说他有登位之心了,不然听到徒瑾这番话,就该“诚惶诚恐、连连推辞”了。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家命运的人,心思不比别个少,在心里默默轮了一遍帝位人选,除了大皇子的几个儿子,其他都是垂髫小儿,可大皇子的几个儿子是出了命的纨绔,先帝说过“富家翁”的人选,其他几个小儿上位,势必要选出辅政大臣。恭王徒耿作为迄今为止唯二的亲王,宗室除了老勇王,就数他了,辅政大臣必须有他的一份。如今拦了他的青云之路,日后……
重臣们倒想争一争这辅政大臣之位,做臣子的极致,不就是这个吗?现在徒耿形势好,可不见得日后还好。
还不等人表态,顾山就上前一步道:“末将赞同忠勇郡王所言,先帝虽未有明旨,但也曾口谕末将护卫皇室。”顾山斩钉截铁道,他可没说谎,先帝的确这样吩咐他了,只是这样说出来,容易让人误解这个“皇室”代指徒耿罢了。
刚刚还想争一争的大臣,想着顾山代表的军方,想着顾山正掌着的禁卫军,再想想自己不如大刀硬的脖子,默默把心思收回来。
这时候,原大正殿副总管带着宫人来给徒耿和诸位大人送吃食,口称:“娘娘心疼诸位深夜为国操劳,特命奴婢送上一二吃食。”宫人轻巧得给诸人送上食物,且都是自己爱吃的口味。
礼部尚书李光多嘴问了一句:“皇后娘娘已经康泰了?”
“瞧奴婢这嘴,没说清楚。”原副总管做势轻轻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道:“是王妃娘娘。”
刚刚还觉得美味的东西,李光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食欲了。宫中称呼自有讲究,内命妇妃位以上都可称娘娘,但要加封号或姓氏;外命妇郡王妃、亲王妃、太妃都可称娘娘,但也是相同的规矩,能省略前后,单独冠以“娘娘”二字称呼的,只有中宫皇后!
王朔的食物,给了重臣们更加直接明确的体验,徒耿的确有这个心,而且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后宫如今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在看看顾山代表的军方,徒瑾代表的宗室,几位阁老尚书想着平日里徒耿礼贤下士、人品高洁,也不是不能做天下共主。
由阁老中资历最老的夏启文夏阁老打头,道:“先帝驾崩,托之国祚,请王爷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请王爷早等大位,以安天下。”重臣起身,异口同声弯腰请求道。老勇王和忠勇郡王徒瑾也起身、低头、作揖。
徒耿终于睁开了眼睛,自议事起就没有睁开过的眼睛,如今才算正眼看了重臣们一眼。
“皇叔父骤然驾崩,子孙不孝,无可托付江山家业者,本王以□□嫡子嫡孙身份登基,众卿认为可有不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红楼 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