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_万重泉【完结】(159)

  还有那不明就里来问金氏的:

  “前日在这处卖的卤食呢?怎么换了你来?”

  金氏气的没有好脸,挥手赶人走,

  “去去去!你既爱吃卤食,何必在我这处碍眼!”

  季止因她心火旺盛,都不敢偷钱了,怕被逮着一顿好打,比平时卖力的叫卖,只是也喊不来人。

  越冷清的反而越是无人问津,那队伍越长的,越是络绎不绝的人。

  金氏一时悔青了肠子,这市中心,也不比那角落好多少,反而贵了五两的市租。

  第130章

  开张头一日,季氏卤食如火如荼,接连的来人,有一个来的晚,站在摊前打量,将猪蹄猪耳都包圆了。

  季胥见还剩了两个鸭掌,便将这做搭头送给了那人,那人额外得了也开心,爽快付了钱。

  出摊半日工夫,这几个双耳大陶盘全卖空了,还留出半日工夫,回家吃了口饭,和妹妹们点了点这一日收的五铢钱。

  一个老樟木做的两尺长阔的钱匣子,沉甸甸的,季珠一人都抱不动,是和小幺两人才抬了,哗啦啦的倒在炕席上。

  她们数了十个钱为一摞,足足累了四百摞,那就是四千个五铢钱,有五十斤重,就是这时候的一斤是后世的半斤,也有二十多斤重了,难怪这钱匣子季珠一人抱不上炕。

  “有四两银子!比三家比试的那日卖的还多,翻了一倍呢!”季凤道。

  这些散钱,季胥会抽空找子钱家换成银子。

  田氏打着蒲扇,搭着腿掐指算了算:

  “除去二成的市税,买这些新鲜杂碎、香料、薪水钱,还有那摊子每日三百三的市租,自家的人工就不去算了,这样么……净挣的得有二两银子!”

  这其中,要属那些罕见的香料本钱最贵,但材料的便宜又弥补了这一点。

  “乖乖咧!一日二两,一月就是六十两,再有槐市那处卖熟食和杂货挣的,一个月怎么也有七十五两的进项,天长日久的做下去,咱家若要买隔壁那样的两间屋子,不用两三年,一年就能攒足钱了!”

  田氏算的两眼发光,满面春风的,

  “到底是我女儿有主意,就是地段不好,也照样引的人来买!”

  季胥看比试时不够卖,特地多卤了来卖,没承想在角落也卖空了,一想到将来能在长安“二环”买房,她也是满心期盼的。

  就这样卖半日是最好的,清点了钱,歇歇午觉,还得去便桥东头买杂碎,为明日的新鲜卤食做准备。

  傍晌,季胥自交道亭市买了一大兜子的下水杂碎回来,田氏提了两升挏马酒,三斤的烂羊胃,在巷子口和刘老姑她们扯闲天,张手比划着,满脸神气。

  “瞧,谁家的金疙瘩回来了。”刘老姑对着牛车上的季胥笑道。

  “你也太会挣钱了,哪日能成三百万的巨富了,那时候也找我们作戏取乐了。”专门给人家作滑稽戏的秋婶道。

  三百万巨富,是茂陵邑那边的说法,先帝一纸《迁茂陵令》,命那时家訾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巨富,一律迁徙在茂陵邑,据说那边直到现在住的尽是豪门巨富。

  安陵邑的倡优乐人,多是为那样的人家唱戏讲笑话的,所以秋婶才说这话来打趣她。

  “秋婶哪里的话,等我真成那样的巨富,秋婶想必是闻名长安的俳优了,出入高门,被封作舍人,哪里还看的上我呢。”

  说的这圈人都笑了,秋婶点着她道:

  “你们看看,她这张嘴多会哄人,难怪能挣着钱了!”

  “也不知像了谁,若说随了田姑,那应该是张会骂人的利嘴呀!”另一妇人笑道。

  “放屁!”

  田氏笑骂道。

  “你们听听,我没说错吧。”

  这里笑着散了,田氏坐上牛车,一并进家门了,晡食的饭菜都提前备好了。

  只见红陶盘里,有臛芋、酱胡瓜,韭菜煎卵,都是田氏做的家常菜。

  如今做菜好用肉酱,各种各样的肉都能用来做酱,譬如鱼酱、蚁子酱、大肉酱。

  做酱的肉要提前加盐暴晒,使其干燥,做好了能长时间保存,如今好吃肉酱,也和新鲜的肉不易保存有干系,毕竟没有冰箱,有些住的远离闹市的人家,少不了制肉酱来吃。

  这臛芋,是用新鲜芋子,并大肉酱蒸出来的,底下浅紫的一层,田氏就怕她们吃不好,吃不胖,上面铺满了油亮金黄的肉酱,一口下去,别提多满足了。

  酱胡瓜又很爽口解腻,也是田氏自己用一小缸酱来的,如今正值胡瓜的时令,要多少有多少。

  季胥先衔了小根,脆脆的咬来吃。

  那韭菜煎卵,类似于后世的韭菜鸡蛋煎饼,是蛋多菜少,金灿灿的一盘。

  “来咯,浊氏的烂羊胃。”

  田氏将那才在渭桥北头买的烂羊胃片出来一盘,放在案上。

  这浊氏的烂羊胃,可谓全长安,乃至全国都出名的,提起烂羊胃,都知道卖羊胃脯发家致富的浊氏。

  这浊氏的烂羊胃不仅在渭桥北头的交门市有卖,就是东西大市也有浊氏的店肆,她才是真正的成为了秋婶所说的三百万巨富,据说现在已经在茂陵定居了。

  季胥的卤食,什么时候做到浊氏的烂羊胃那样,既有名气,又有店肆,那才是做成了。

  母女俩用碗倒了挏马酒来吃,还有早上留给自家吃的卤食,搭着烂羊胃,最是下酒。

  田氏在门口叫回了在巷子里玩蛐蛐的孩子们,

  “蛐蛐笼不要拿进来,搁到外头去。”

  孩子们不舍的放在了窗台上,洗手去了。

  “好香呀!”

  季凤进来道,一家子向案吃完晡食了,又伴着在院里洗刷那兜子杂碎。

  直到太阳落山了,活也做完了,肚子里又想东西吃,于是田氏洗了一篮子的甘薯来。

  这甘薯外表像芋头,从前在老家田氏也种,上面能长出巨魁,将皮剥了,里面的果肉白如脂肪,咬着脆沙沙的,和它的名字那样,甘甜充饥。

  这里在席上吃甘薯,母女说着体己话,只听外头敲门。

  “谁呀?”

  季凤窜的过去,田氏也跟在后头。

  院门一开,只见是从前带她们看房子的驵侩小郎,这次领了一对夫妇来。

  那夫妇自轺车下来,富贵打扮,站在外头,便伸脖子往里看,田氏挡了道:

  “做什么的?”

  驵侩小郎笑眯眯道:“田姑吃饭没?这家的主人在茂陵做买卖,要卖这房子,托我带了人来相看。”

  “可我们当初赁了这房子半年呐!买卖不破租赁,要卖房,也得等赁房书到期。”

  田氏虎着脸就要赶人走,驵侩小郎机灵的道:

  “话是这么说,只是这家主人要卖,咱们也只是做事的,我已是向他们求情了,说是破了租赁,愿补半个月的赁钱。”

  话说到这份上,田氏也不是那不近人情的,看在小郎的面上,开了院门由这对夫妇进来了。

  季凤进来报信,季胥已经听说这事了,只见他们夫妇,绕着院子走了一圈,浑然当这里已经是自家似的。

  又逛到厨房,甚至要揭开马蹄灶上那陶釜盖,这里头煮的是每日的老卤,已经沸了,满室的香味。

  “咄!哪来的蹄子!我家灶上没煮你的米!还想留下吃饭呐?”

  田氏将那妇人的手拍开道。

  年轻妇人和她夫君埋怨道:“这桑树巷都好,就是住的人,上不得台面,瞧瞧这吃的都是些什么。”

  扫了眼案上那些泡在水中的杂碎,掩鼻说的这话。

  她夫婿也是点了点头。

  偏偏还要继续逛,逛到里屋,左瞧右看的,也不仔细地下铺的蒲席,踩了两个鞋印上去,还各处的指指点点:

  “待我们住进来,这些都要丢掉,重新修一番,我很瞧不上这家的布置。”

  田氏道:“瞧不上还来?茂陵有更体面的,大可买去,只怕是钱不够,才在这处打转罢!”

  那男子顿时驳道:“你说谁钱不够!”

  “瞧你脸红脖子粗的,就是说中了,也别大呼小叫的,吓着自家妇人。”

  田氏道,眼看要吵起来,驵侩小郎连忙来打圆场:

  “这处只是这区宅院的一隅,请随我来,前头大着呢,老爷夫人看了必定心满意足,您这样的官人,就该住大院子不是?”

  连哄带请的,那男子甩袖而出,对着驵侩指桑骂槐:

  “你带我们看的都是什么屋子!尽是些毫无心胸、野蛮粗俗的市井小人!”

  田氏也不甘示弱,大嗓门儿道:

  “二凤,打一桶水来,将这屋子好好的刷一刷,还有那席子,给我丢到弃灰坑下去!”

  “哎!”

  季凤应道,不过这席子到底没丢,洗了一遍,晾在房檐下。

  她们母女这间屋子,原本是一区宅院西北角的仓库,临着桑树巷,为了对外赁房,砌墙和主院隔开了,她们的院门,原本是这区宅子的后角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