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那家卖粱饭肉羹的。”
只见市吏指的那处,是角落位置的金氏,她冷眼看了半日那处卖卤食,生意好的不得了,越发想得到那位置了。
第129章
次日,金氏母女便在这中心位置卖起了粱饭肉羹,因她女婿是这交门市的市啬夫,旁的小贩对她多有恭维,说:
“这样的好位置,合该金大妇得了去,她若不得,别的什么肉酱卤食,就更加不配了。”
“就是,我吃着这粱饭肉羹的好味道,全长安也没有第二家了。”
哄的金氏眉开眼笑,一面和人吹大话,一面到人家那顺了点吃食回来给季止解馋,酨浆饮子、煎鱼、芋子饼,两只手拿满了。
“记着多少数,来日一并给了。”
金氏这样说,那些小贩也不敢收她的钱。
“不必了,不必了,不值几个钱。”
怕月底时被市吏针对,狠狠敲一笔竹杠。
季止别扭的捧着这些吃食,说:
“阿母又不给人家钱。”
金氏拧她一把,骂她笨,“白得不好?还给啥钱,嫌钱多烧的慌哪。”
这煎鱼芋饼香味霸道,季止到底嘴馋,全吃干净了,连手指都舔了一遍。
只见她梳着一对双丫髻,身穿半旧不新的酱色衣裳,这还是最早从家里带出来的,捡的季元的,穿着都小了,金氏又给她改大了。
从前在邯郸姨母家,姨母也给她做了两身银红的绣花裙子,还给买了绢花头绳,要她在长安时穿。
金氏叫她收着,逢年过节再穿,卖熟食穿那样好的裙子,白白糟蹋了。
那裙子鲜亮好看,季止哪放的住,强穿在身上一次,只是她穿惯了土衣裳,穿裙戴花反倒不自在,扭手扭脚的,最后还是穿回了这身旧衣裳。
吃完东西,趁着金氏不留神,她到钱匣子里,摸了两个钱出来,暗暗的藏在自己袖子里。
金氏在这处做买卖,只觉着哪哪都好,视野也开阔,人也多,嘴又甜,比原先那处,四周都是买菜老翁好的多,越发觉着自己有个好女婿了。
“不是四两的肉羹?就这点肉,哪值四两,还是汤多肉少,你这生意做的越来越不厚道了。”
买熟食的市井百姓并不买金氏的账,举着食箪里的粱饭肉羹,叫嚷开来。
“一直都是这样,肉羹肉羹,还能只给肉不给羹汤?肉多了反而腻味,就是要汤汁浇在饭上才好吃。”金氏强辩道。
“你这妇人,少给了肉,还一箩筐的歪话!我也不与你费口舌了,要么再舀一勺肉给我,要么将钱退给我,这东西我也不要了。”那男子道。
金氏叉腰道:“到了你的食箪里头,反说不要了?你也要多一勺,他也要多一勺,我尽倒贴给你们了,这生意还做不做了?你再给些钱,我才多给你一勺。”
她自信自己这肉羹滋味好,就是肉少点,汤多点,也照样有人来买,并不输给这男子的要求。
那男子不肯给,当市与她吵闹起来,还赌气将那食箪砸在她摊前了。
金氏叫招手那些市吏来,要将其撵走,这处乱糟糟的。
凤、珠她们在旁边观望,跑回家说了这事,
“吵起来了!吵起来了!伯母的生意不如我们,她还有工夫和人吵架,卖的一定不如我们多。”
季凤道,心觉这位置是自家的了。
“什么?凭啥是她家得了,那粱饭肉羹卖的没有我们多!”
当日闭市后,她们一家到市吏面前问了,却得到这个结果,季凤辩道。
她在旁边看了一日,心里默默数了,那金氏顾着和人吵架,卖的恐怕一两银子也无,连钱家姑媳都比不上。
田氏一时也气了道:“你们分明是看她女婿是市啬夫,故意的弄虚作假!这位置分明该我家得了!”
市吏不理会,反赶她们走,季胥说了好话,才留下来,说道:
“我也知道你们难办的,那位置金氏强要,便由她得了,只是她原先的位置空出来了,我家是剩余三家卖的最多的,那空出来的位置,还望官爷能租给我家,日后的卤食,少不了孝敬的。”
说着暗暗的朝这个资历老些的市吏手中塞了块碎银子,那老市吏掂着有二两的重量,点头道:
“就这下剩的位置,钱家那对姑媳还在我这处求情呢,若不是看你会做事,也不租给你了。”
季胥告谢着出了市楼,田氏正在哭天抢地的,对着看客说冤情:
“不得了啊!她们金氏姑婿仗势欺人!强抢了我家的位置!你们评评理,那日的卤食,卖的是不是比那粱饭肉羹火热?”
聚着小簇的人,对着市楼指指点点:
“金氏?她家我知道的,昨儿还为着四两肉羹和人吵架。”
“她家那肉羹倒是好吃,就是做买卖的人不厚道,我不爱和那样的人来往。”
不过这些人看热闹居多,到底是才卖了一日的卤食,总不至于为了田氏说冤,去质问市啬夫的
。
季胥出来了,拉了田氏道:“阿母,瞧这是什么?”
只见季胥手中一爿一尺宽长的木牍,季珠踮脚凑脸,先读懂了右侧的两个字:
“赁书?”
田氏不识字,但大致看的懂那上头红彤彤的官印,回过神来,说:
“是赁的那西南角的位置?”
季胥道:“是了,正是一起头咱们看中的那家,被金氏后来者居上的,如今她得了市中心的好地方,那处正好由咱们拣了来。”
“那地方偏僻,究竟不如这处好……”田氏被金氏抢了一头,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阿母毋气,要我说,西南角的位置,每月的市租,比中心处便宜了五两,这都是省出来的钱;
二则,咱们昨日借程公出了风头,不少人都知道卤食了,就是地方偏些,咱们耐住性子,卖出名声了,也就不拘地段好坏了。”
说的田氏动心了,“是这个理,咱们那卤食,全长安仅此一家,还能卖不过她金大妇?”
“就是呀,兜兜转转,咱家得到了起头就想要的位置,也是好事一桩。”季胥好心态道。
她们一家到那位置看了,只见附近多有卖菜卖鸡鸭卵子的,活鱼活虾也有。”
“咱们的熟食也算一道凉菜,在这处也好。”季胥道。
地方租好了,季胥母女又去了便桥东头,买些杂碎下水回来,因着日后长期索要,贩子还大气的给她们饶了价钱。
因着前些日子下雨不停,趁今日放晴,箱笼里的东西一早都拿出来暴晒了。
回去时,将院中晒的席子、枕头、冬衣被褥都收了起来,收进去时一股太阳的味道。
院里空了,荫下摆了陶盆盛水,妹妹们依旧撸起袖子,帮着洗刷干净了杂碎下水,嘁嘁喳喳的忙到傍晌。
季凤利落的劈开鸭头,丢到水盆里,不忘取乐:
“我说个笑话你们听。”
“好!说来听听。”这活琐碎,蝉鸣中坐久了季胥都觉着要打哈欠了。
“就说有个鲁国人,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要进城,竖着进,横着进,都不行,因这竿太长了,他气的不行。一个老头说:我虽不是什么圣人,但经历的事比你吃过的盐还多,我告诉你罢!将这竿从中间锯断了,不就能进去了?这鲁国人真就照做了,还说是妙计呢。”
说的大家一哄而笑,隔壁金氏趴墙听了会,嘀咕道:
“还有心思笑!明日到那角落去,看谁还买她那卤食。”
次日辰时,田氏带一家子去了交门市出摊。
金氏不甘示弱,在那好地段叫卖,只是她昨日和人骂仗,闹的难堪,大家都知道她这处缺斤少两,一时不肯来了。
当然也有不知情的,仍旧来买,只是瞧着也就那样,不冷不热的。
反观那角落的卤食,那摊子本就小,展臂之宽,里头最多容纳两人,摊前却是围住不少的买客。
“是程公家的小僮?你叫什么名字,说好的,不收程公的钱,你尽管挑,要些什么?”
季胥认出那日伴在程公左右的小僮,见他来替程公买卤食,热情的招待了,记着那日程公的喜好,多多的放了猪耳。
临走还放了一个鸭掌到那小僮手中,“拿着路上吃罢。”
那小僮提了食箪,欢天喜地的走了。
田氏也不拘在那里,而是游走在交门市各处,叫卖道:
“卤食!全京仅此一家的卤食,独门秘方!程公吃了称好的卤食——开张第一日,买者必送一份猪肝!”
路过金氏摊前时,嗓门尤其响亮,惹得金氏咬紧了槽牙,也争抢叫卖起来。
“卤食?是那日程公也未能辨出二十八味的卤食?”
“在哪儿呢?”
“就在那西南角。”
一时不少人争相向那处去的,因着今日送猪肝,也有为了这猪肝,去那凑热闹的,卤食摊子那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这队伍甚至排到了金氏的粱饭摊子前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