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杂役听的站住了,口中喃喃道:
“阿母……”
“哪里来的乡下女,口中胡言乱语些什么,还不滚出去!”
后厨管事的将她逼到外头,命打.手相拦,不许她进来胡搅蛮缠,季止再闯不进去的。
交门市这处,都在议论高市的平安食肆开业的事,有的还和金氏说了:
“你家发卖出去的田豆,如今在那平安食肆忙活呢,又是引客,又是撒喜钱,又是帮厨,那丫头系着红腰带,忙前忙后的,别提多体面了。”
金氏看热闹的心落空了。
死丫头,在她家的时候偷奸耍滑,到了隔壁却成狗腿子了,一点也不惹事,光听这些,不由的咬碎了一口银牙,说:
“忙你的去罢,别家的事跟着瞎起什么劲?也不见她赚的钱就能到你的钱袋子里了。”
到底金氏在交门市有个做市啬夫的女婿,还是有脸面的,人家也不敢在她面前嚼舌根,转和旁人嘀咕去了。
金氏独自在这里守摊子,左右听的都是隔壁的喜事,连个解闷的人也没有,无聊的将拂子挥了驱赶蝇虫,骂骂咧咧的:
“死丫头,一大早跑到外头野了,回来看我不揭了你的皮!”
才念经,就见季止满头大汗的赶来了。
“都及笄了,还成天往外跑,家里的事你一点也不上心。”
金氏朝她脑门戳了一指头,正在那里数落她,季止顾不上解释,喘吁吁的先将大事说了:
“阿母……我……我见着虎孩了!”
“阿母,急急忙忙上哪去,摊子不看了?”
晌午,季元出门弃灰,见金氏驭了牛车,驮着季止从交门市出来大街上,二人都一副急色。
连她夫君杜贤也驾马跟在后头,激动的同她说:
“元娘,幼弟找着了,在满香楼那做杂役,我陪外姑去接人。”
季元呆愣的连灰桶都没拿住,摔在地下也不顾捡了,一骨
碌爬上牛车,跟着去了。
“这虎奴是我十两银子买来的小奴,你说他是你家的人,就想把他带走,天底下若都像这样似的,岂不是没有奴隶可使唤了?”
话说金氏到了这,口中叫喊虎孩,直闯了后厨,一把搂了灰头土脸在那倒泔水的小杂役,哭的喊的说“我的儿,我的虎孩,瘦成这样了”。
见来人驱赶他们,便抱起那虎奴就要走,被满香楼的打.手拦下,两厢闹了开来。
杜贤会点拳脚,然而不敌对方人多,挨了顿打,不过闹成这样,满香楼的胡掌柜到底下来见了他们。
听了金氏的来历,有了这番话。
金氏说:“他就是我家的人,是我生的,你想强占不放,门都没有!”
然而胡掌柜命人拿来了虎奴的身契,上面记载他祖籍就是渭南郡的,被他阿母卖身为奴的,签字画押也有,官印俱全。
金氏母女三人,当初是捆了季富,私自卖了田产逃去投奔邯郸的大金氏的,因怕季富报官判她谋害丈夫的弃市之罪,一直没敢回老家。
后来季元和表兄杜贤成亲,母女又跟着来了长安落脚,多亏了女婿是个小官,和户曹的官员有些交情,将金氏、季止的户名籍迁来了安陵邑。
只是季虎孩早就丢了,他们如今的户籍上是没有他的,竟没有能证明他身份的名籍了。
唯一有的就是当初金氏母女离家,办的那份传,有一项出行理由是“寻子”,不过,也没法证明虎奴就是她要找的季虎孩。
“这都是那肖贼妇弄虚作假捣的鬼,你当时买他的十两银子,我拿给你,你让我带他走。”
后来,金氏返家取了钱财来,可胡掌柜说了:
“你要赎他,那就出三十倍的身价钱,三百两,给的起我就放他走。”
第168章
向来赎身银子是买价的十倍,那胡掌柜却要三十倍。
“老出妇,咱家上哪去筹三百两,可怜虎孩在她那里被磨的,连我们也不大记得了。”
金氏在家里抹泪,季元两姊妹心里也闷闷的,可等着杜贤在外打点回来了,季元问:
“如何,户曹那里可有说通?”
杜贤摇了摇头,他才刚去请户曹的官员吃酒了,本想请他们做主,令胡掌柜放了这被强掳为奴的虎孩。
按如今律法,略卖人家为奴、为下妻的,是要处于绞刑的。
被卖为奴者也可以恢复成庶民;被卖在人家那里做了下妻的,想走,主家也应该任她去。
虎孩这样的,照说苦主寻去了,也该放人的。
只是如今那肖贼妇还没有下落,这还是几千里外,吴地的略卖案,牵连好几个地方,不归三辅地区管。
况且,那户曹兄弟说了,若是普通人家,他们上门去吓唬人家,人家也没有胆子不放人的。
偏偏是满香楼的胡掌柜,胡掌柜背后有靠山,听说是宫内的太监,人家称他作曹内侍的,他们都不敢轻易得罪。
“刘老姑,买菜呀,屋里坐坐。”
这日,金氏见了刘老姑从交门市回来,一改往日的尖酸小气,捧了碟香豆招呼刘老姑进去吃。
如今天长夜短了,刘老姑这样的老人,无事便晃到她家里坐了,就着香豆吃了茶,见金氏一双眼红红的,问她:
“可是风迷了眼?”
金氏点了头,又搭讪了别的,说:
“几日不见你家大牦了。”
“他呀,成天没个正形儿,就知道野,好在胥娘不嫌他小,招了他在平安食肆那里做杂役,洗盘子劈柴的,每日能挣十三个钱。
回来说那里伙食好着咧,他这样的半大小子也给吃三顿,东家还不嫌他饭量大,我说,这样给家里省了多少粮食,攒了的钱留给他日后娶媳妇。”
金氏一时笑,听了她说杂役二字,一时又抹泪了,刘老姑奇了,
“好好的,这是咋了?”
这才听金氏说了季虎孩找着了,如今在满香楼的事。
“满天下找个人就和大海捞针似的,如今竟给找着了,可见是你上辈子积的德,这是好事呀,咋还抹泪呢?”
“那老出妇,要三百两才肯放他,”
金氏啐道,
“我家东拼西凑,凑了一百两,可也还差着二百两……”
就这凑出来的一百两,除了是起早贪黑卖粱饭肉羹攒下的,还有杜贤每月交在她这里的俸禄,再就是急信去问邯郸的大金氏借的,那些能借的小贩,她都借了个遍,才筹着这一百两。
实在没法,想着朝桑树巷的姑子们开口,能借点是一点。
可她低头掖泪时,瞅着了刘老姑的篮子,那里头也不是什么好菜,都是交门市那些菜贩子不要的烂菜叶。
刘老姑也不嫌,捡回家洗干净了做菹菜吃的,她又张不开这个口了。
谁知旁边窸窸窣窣的,刘老姑翻出块贴身的帕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些散钱,拿给金氏时还是热热的,说:
“这里是一百钱,原想留着买米的,如今大牦也不在家里吃,米也不急买了,你拿着去用罢,只是再多的我也拿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你知道我那上门女婿不省心,成天着魔似的斗鸡,不如你家杜贤有出息,就是有点钱也要防着他叼去输了,家里也拿不出更多的给你救急了。”
金氏送她走时,往她手里抓了好几把香豆,
“拿着给你家小花吃。”
杜贤的那匹瘦马也卖了,只是不够膘,又是匹老马,勉强只卖了十五两银子,连一半都没凑够。
满香楼这里,因平安食肆近来风头正劲,抢了不少生意,胡掌柜心里有邪火,连带底下人的脾气也暴躁了。
“柴禾,柴禾呢?怎么还不来?”
体形肥大的厨夫在那里叫要柴禾,虎奴放下泔水桶急急忙忙的抱了进来。
只可惜他身小力微,一次性抱不起太多,不够厨房一次烧的,那厨夫拧了他的耳朵来骂:
“小兔崽子,就不会多抱点。”
“人家是有阿母的人,前些日子都找来了,要赎他呢,你欺负他,仔细找你算账。”
另个厨子阴阳怪气的,他们都是卖身在这胡毒妇手中,为奴多少年,家里也没个亲人找来的,那日见了一家子来寻这虎奴,他们心里不知酸成啥样了。
虎奴的耳朵被他揪成面团似的,一边拧还一边撒气说:
“就你有阿母,就你有阿母是不?”
等被松开时,那耳朵又红又肿,其实他已经不大记得阿母、阿姊了。
只是脑里有个影子,那是个挑担的妇人,将他拍打了身上的黄土,抱在装了奈果的筐里,说:
“再闹着要瓦狗,下次就不带你来卖果儿了。”
他和奈果儿一并待在筐笼里,从乡市回家要经过一段长长的路,路旁都是金黄的稻田。
坐在筐里,他还记得有人管自己叫虎孩:
“虎孩,这么大了还要你阿母挑着走呀,咦,羞羞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