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凤见季虎孩馋她手里的蒸饼,正好不用费口舌了,她只需心满意足吃着手里热乎乎的肉馅儿蒸饼。
真香,阿姊手艺可真好,一旁的季胥和季珠也吃了起来。
惹得牛车上的季虎孩直咽口水。
“蒸饼好吃!虎孩就要吃肉馅儿蒸饼!”
他叫嚷起来,使得金氏没脸,摁过来照着他屁股扇打了两下。
伴着季虎孩的哭声,牛车轮毂吱呀呀转远了。
不多时,另有具牛车停了下来,只见将车的是冯大,车后头坐着徐媪、冯富贞。
不同的是,她们这辆车是专门拿来坐人的。
后头还跟着一具牛车,是冯二赶车,专门拉着高垒着的粮食,他们家田亩近百,要纳的田税也多。
“胥女,快与你两个妹妹坐上车来。”
徐媪想着,季胥庖厨上手艺好,日后家里有席面,还能请她来,因此很是热情。
这胥女也是能干,原先她只以为这仨姊妹要捱不过赋税这道坎,胥女秋后便要被拉去下狱、服苦役。
没承想人家有手艺,灵灵俐俐就把赋税的口算钱攒下来了。
“都是去盛昌里,一道坐上来罢。”
一旁穿了银红绣花的襦裙,还簪着绢花的冯富贞不自在的撇嘴。
她那绢花是阿翁在县里买给她的,她簪着想去盛昌里风光一回,让那处的女娘慕羡一番。
为此,还特地央求大母,驾两辆牛车,不要人和粮混着乘坐。
谁知半道要加上她们仨个,那多挤呐,真是一点体面也没了,她拉下脸,嘟囔着,
“要她们坐上来做什么……”
季胥自然不是没眼色的,满面客气,
“多谢徐大母,只是我走着去要方便沿路叫卖蒸饼,不然还真想图一回便利,这牛车多气派,我们都没坐过呢。”
哪怕拒绝的话,徐媪听起来却也舒心,见她确实还挎着篮子,也就作罢,令冯大接着赶车。
冯富贞见她们没有挤上来,板着的小脸总算舒展。
季胥她们便接着走往盛昌里,吃着肉馅儿蒸饼,哪怕走路也满是劲儿。
他们牛脾乡治下的五个里,依牛脾山分布,牛脾山近有一河,名唤灵水河。
流域广泛,灌溉农田,养活不计其数的人家,他们所处的县便叫做灵水县。
牛脾山形似长而扁的牛脾,外沿有大小山地不等,像孝顺里、盛昌里、本固里、金氏里、廖氏里,便是长年累月,傍山垦田而形成的居民点。
其中盛昌里的地理位置最好,位于河流冲积而堆土肥沃的谷地。
背靠的山地,果树竹林丰饶,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可以灌田网鱼,因土壤肥沃,以上等良田居多,因此这地方的人户要富裕许多,富户占比也更高。
当脚下踩着的是掺了沙砾,明显要平整的路,季胥便知,这是到了盛昌里的地界。
沿路望去,多是瓦房,偶尔见到栋茅草屋,那也是格局开阔,尽数是围着大高院子的。
屋前便是露着谷茬的农田,田里还堆晒着透着青绿的禾秆,院里柴草齐整,养些家禽,有老媪往地面洒着稗子米喂鸡,
“咯咯咯……”
“阿姊,你瞧,往这边走进去就是盛昌里的里市。”季凤兴致满满指给她看。
只见瓦檐错落的掩在道旁的梓树后头,一阵风吹来,似乎能听见里头的热闹。
盛昌里是五个里唯一在里内形成市集的,叫做里市,他们这的细民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若有缺的,在本里的里市买回家也方便,无需走远路去乡市。
因此,季胥还没怎么做过盛昌里细民的生意,她倒也想来盛昌里的里市叫卖,但此处买卖早已自成一派,都是本地编户,是十分排外的。
今日来这里纳赋,倒是个好机会。
作者有话说:
----------------------
第22章
“卖蒸饼,肉馅儿蒸饼……”
路过房屋时,她好听的嗓音便叫卖起来,清冽冽的,透亮。
各家虽匀了人去交赋税,家里也还是有人的。
正值朝食的点,家家户户飘着炊烟,不少人听了都从院里张望过来。
“肉馅儿蒸饼?倒没听过。”
他们只吃过里市和县城卖的胡饼,里头是羊肉馅儿的,但却不是蒸,是放在炉中烤制的,洒几粒胡
麻,卖五钱一个,吃着又酥又香。
“那硬邦邦的蒸饼,里头放肉?听着就难吃。”
“是个脸生的女娘在叫卖,应该是别地儿来的,他们能做出什么好吃食……”
各家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上前来问的。
季胥也不躁不慌,一路向晒谷场去,一路叫卖着,
“肉馅儿蒸饼,热乎的肉馅儿蒸饼……”
她的篮子四周塞着清洗晒干的禾草,上面盖着麻布,这一路走来,比去乡市要近,摸上篮子外壁,都还是热的。
她也是看距离近才会做肉馅儿的来卖,肉馅儿不比素的,放凉就不好吃了。
“阿姊,前面堵了好多牛车。”季珠好奇指给季胥瞧。
前面是她们去晒谷场的必经之路,只见堵塞着各里赶来的牛车。
排在后头有那发牢骚的,
“真是懒驴上磨,还要堵着我们多久呐……”
“婶子,前面是怎么了?”
季胥问起坐在牛车上的一个妇人。
“盛昌里的那些竖子鼠人拦了路,要等他们的牛车先过去了,方能轮到我们外人。”
妇人等得焦躁,
“不就是晒谷场地方大,才选他们盛昌里做征税点,瞧他们给狂的,连我孝顺里的车也敢拦。”
盛昌里的运粮牛车从对面岔道陆陆续续移动着,一眼望去,连先到的金氏一家、冯家,俱被堵在这边路口。
压根没法说道,这路是他们盛昌里出钱修的,人家要先过,也奈何不了。
“婶子,干等着也无趣,可要尝尝我的肉馅儿蒸饼?”
季胥将自己那篮子揭开一角,露出暄软,扑着肉香的蒸饼,
“两钱一个。”
那妇人等得焦灼,她在孝顺里听见铜锣声就往这赶,连朝食都还没用呢,闻言胡乱点点头,左右不缺这两个钱,随手就买来一个。
那薄薄的面皮,被肉馅的油给浸透,一咬,甚至还有汁水,别提多香了,妇人连心情都愉悦不少,忙说:
“再给我来五个。”
她一口就能吃一个,香极了,不输胡饼,价还比胡饼经济。
季胥这便使筷子拣给她五个。
见有生意,季凤也是喜不自禁,从篮子里拿出块裁好的巴苴叶递与她,用来包蒸饼。
这野生巴苴还是前日小珠他们那群孩子在牛脾山拾柴找着的,青绿高大一株,叶片如扇,还结有一柄巴苴果,许是日照不足、气温不够高,这巴苴果在他们吴楚的牛脾山,都入秋了,还是青皮的,个头又小,他们小孩摘了扒来吃,硬芯涩口的很,便丢开了,摘了大叶片做毡帽玩。
季胥见了,想着这巴苴叶能用来包蒸饼,便唤小珠带路,去摘了许多回来,裁成一尺大小。
“女娘!来这儿!”
这条拥堵着的道路最前面,远远传来唤喊。
只见岔道上,盛昌里的牛车旁,一个青年在朝季胥招手。
季胥定眼细看了,方认出来那是在公田攀谈过的狱吏,今日不穿皂色佩刀官服,有些认不出了。
便领着两个妹妹,从牛车塞路的边缘,时而侧身,朝前面去。
前头,季元正等的心烦,这路口被盛昌里的两个汉子把守,一时不给他们过,牛车上的人可不由日头指着晒,她新做的衣裙,后背都湿透了。
见季胥竟忙忙的向路口去,不禁一笑,一副看好戏的心态回头与金氏道:
“阿母你瞧,这胥女还往前走呢,定要被盛昌里的郎君训喝一番,闹个没脸。”
季止张口想叫住她,被金氏歪了一眼,于是咽了声。
还是后头的徐媪道:“快别往前去,他们蛮得很,等他们过了我们再走也不迟。”
然而被冯富贞冲岔道口叫嚷的声音盖过了去,“凭什么要我们等?我们也要去晒谷场!”
“就凭这路是我们盛昌里家家户户出钱修的,你这冯姓家奴。”
盛昌里不知谁挤兑了一嘴。
徐媪忙的拦住孙女,不许她再讨臊,再一看,季胥已然走到了道路最前,果被拦住。
不过,却见有个盛昌里的青年走前去,和那两个守路的汉子很是熟络,
“这是我相熟的,她同我一起走。”
季胥三姊妹便被放过去路口另一侧,冯富贞心里越发不好受。
季元登时咬紧了牙,她们坐牛车行路快,没曾想反而被季胥赶在前头。
狱吏对季胥道:“可算又遇见你了,早些日子被调去公田当差吃过你的蒸饼,后来回县里狱曹了,满县城也没你这样儿的蒸饼卖,今日家里忙着纳赋,我告假回来相帮,正好买些回去给家里大父大母尝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