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_万重泉【完结】(60)

  因道:“我还是和小珠躲在屋子里,装作家里有人只不出去的样子,也好看着,他们若有敢偷的,我便叫嚷起来,让四邻都听见来抓贼。”

  “这样也好,你这样警觉,大母就放心了。”吕媪道。

  季胥在盛昌里卖角子,也碰见了难民,有的是青中年男子,有的是妇孺,见着时,便歇了叫卖,低头挽篮如寻常过路的。

  “去去去,哪里的讨饭鬼!我这是挣钱的买卖,平白的讨给你让我喝西北风去哪!”

  只见不远的孙吝郎摆袖驱赶了一个难民,脸色难看的很。

  因稻谷涨了五钱,他前日急着卖给粮贾亏大了,面粉又贵,他的角子,馅料愈发少了,叫卖的也不如往日响亮。

  季止也在卖,有时遇上难民拔腿就跑,跑远了才接着卖。

  “才走一个又来了,我家没有剩的稻饭了。”一家院里的妇人来门口道。

  看清人变了笑脸道,“是季角子啊,我只当是那些难民来乞食,如今乱糟糟的来了这样多生人,家里都不敢离了人儿了,还好你来了,给我拣两份素角子。”

  季胥这样挨家挨户的,问人家要角子、皮蛋与否,终究低调的卖完了。

  见里市没有卖鸭蛋的,也不绕道乡市找寻了,就近在里市拣着买了些角子要用的肉蔬,麻布盖着篮子,外头瞧不出什么。

  便出了盛昌里,在岔道口等庄蕙娘,两人来时见到那些生面孔,便说好结伴一道回去。

  她站那一会儿,便见有一家难民在卧蛇谷对面搭窝棚,用的牛脾山上扯来的树枝草叶,搭的窝棚正对盛昌里入口。

  因盛昌里富裕,他们在这处能讨到稻饭,自然就近搭了窝棚来过夜。

  这条山谷正好可以躲避北风,先后又有两家将窝棚搭在了这。

  见了各处有蹿走的难民,形容可怜,但绝境下难保有坏心的,她惦记家中两个年幼的妹妹,和庄蕙娘一道汇合了,便紧赶回去,庄蕙娘也陪着先去她家。

  “阿姊,你回来了!一路还好吧?盛昌里可有难民?”季凤盼到阿姊回来,欣喜来开门。

  “还好,那处也有,好在没有遇上什么事,只是担心你们。”季胥揉着季珠贴过在腰间的脑袋。

  叮嘱两个妹妹,

  “若是大人不在,就闩好门,不必去给人施粮,阿姊回来了,或是陈家大父大母陪同着,再做打算。”

  “知道了。”季珠乖巧应道。

  “我正是这样做的。”季凤同她说了上午家里头的事。

  季胥听说,欣慰不已,格外夸了她。

  按事先说好的,今日该去王典计那,将事先要的稻谷钱货两讫。

  庄蕙娘归家一趟后,又并陈老夫妇来家里说这事,原本这时候就该挑了空筐出发的,只见老两口空着手。

  吕媪一见她便拉她走到灶屋那头,离了孩子们道:

  “我听蕙娘说,你们这一路从卧蛇谷走回来,见到不少窝棚,若就这样大白天的挑稻谷回来,打眼的很,我们家人丁多倒能震吓住人,还不打紧,

  就是担心你们三个女娘家,若被那些难民,或是本固里一些面甜心苦的人瞅见家里有好些粮食,被惦记上了就麻烦了。”

  她幼时因水患经历过乱糟糟的日子,眼下是有饭可讨,难民们便还循规蹈矩,将来无饭可讨了,难免生出祸心,不得不防。

  “原同你大父商量,夜黑了再从盛昌里往回挑,可这走来一路的难民窝棚,哪里又躲的过去。”

  吕媪一时犯了难,卧蛇谷是盛昌里与本固里的必经之路了。

  “幸有大母替我虑到这么多,我方才回来路上也在想这事,记得前些日子因乔家占山,我与婶儿绕远路去别的山头拣柴,那山上远远的还能看见甘家窑场的青烟,当时还指着与婶儿说道,竟然走到盛昌里这头来了。”

  “是了!咱们可以走山路,这山头是相连的,虽说远了些,不过既能避开卧蛇谷的难民,夜黑了本固里的人家也都睡下了,这事便谁也不知不觉了。”庄蕙娘经她一提,想起来道。

  吕媪道:“难得两全的法子,那咱们等夜黑了,走山路将粮挑回去。”

  人定时分,夜色浓时,季胥与陈老夫妇、陈大夫妻,并下工的陈狗儿,准备了火把并挑筐一类的,自家中出发向盛昌里去。

  卧蛇谷这条道并不算宽,窝棚里不少双眼睛因火光探出来。

  见他们这行人为首的陈老伯一身胆气在前,再瞧那竹筐轻飘飘,是空的,便都缩了回去睡觉了。

  甘家窑场前院,

  王典计早已在那等着了,两家的稻谷两斛装成一袋,拢共十三口麻袋,事先码放在了前院,方便他们挑了从这处上后山去。

  “可还挑的动?用肩窝这块,更好使力,”

  吕媪上手来帮,见她实在吃力,因劝道,“还是放着罢,让你陈大父再回来一趟也一样的。”

  “还行。”扁担两头的挑筐里各放一袋谷,季胥微蹲了身子,咬牙提气,试着挑了起来。

  方才出发前带家伙什时,吕媪给她准备的是背篓,原是说她骨头单薄,让她背一袋就成,季胥没依,说道:

  “那十三袋粮,十袋都是我家的,您家的三袋只去两人怎么也够用了,这一大家子都去,连陈叔都去了,我是明白的,是为着帮我省事,哪有我自己还专拣轻省活儿的。”

  陈大因腿脚不便,只能用筐篓背一袋,这样季胥、并陈家姑媳各挑两袋,陈老伯并狗儿各挑三袋,其中一袋拿两口麻袋分开装了,扁担两头便一样重的,如此一趟就能将这十三袋稻谷运回去了,不用再多费脚程。

  王典计还是头次见陈家这一大家子人,不知人品如何,有意打探一番,但现在也不是磕闲天的时候。

  冷眼看着这一家待季胥友善,心内还算满意,然终究还有顾虑:

  陈狗儿这小子,偏生是外头聘的,若是收了他做徒,辛辛苦苦教会他,他抬起脚不在窑场这儿做工了,谁还伺候我老?我一个奴籍还能拦的了庶民?

  “仔细脚下。”王典计一面想着这些,一面送出去道。

  只见一行人,陈老伯打头阵,陈大殿后,渐渐消失在后山里头。

  火把的光亮晃动着,几人的扁担吱呀呀响。

  走了有二三里路时,前头的陈狗儿道:“胥姊,要不要歇一肩?”

  他在窑场做惯了的,不觉得重,反倒担着粮食心里踏实,只怕季胥要累了。

  这一路还有七八里,季胥右边肩膀被扁担压的骨头疼,不过想着这些粮食可以将粮架垒满,凭一口气撑住了,若放下来再挑反更泄了力,因道:

  “我还能走。”

  正走着,树影簌簌一响,一道硕大的黑影自林中蹿出来。

  众人只当是什么野兽从深山里跑出来了,一时停住,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待黑影速度慢下来,近前了,借着那片火光,田啬夫的脸显出来,冷硬的五官照样没有表情。

  “只当是虎狼,原来是田啬夫。”

  吕媪道,自打被放行去趁夜伐柴后,她便觉着这田啬夫是个好吏,就是身上没有人情味,是个不好聊天的。

  吕媪客气道:“我们这里走的慢,田啬夫先过罢,我们侧侧身子让一让。”

  山路狭小,被他们挑粮挡了,季胥不熟挑担,让的位置不多。

  庄盖邑过时,正好碰到她的粮担,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让她肩膀一下撑不住,粮筐豁朗一下滑脱了,倒了下去。

  “我来。”

  她正要去捡,庄盖邑先弯了腰。

  季胥只当是帮她将筐扶起来,却见庄盖邑两袋粮扛上肩,说话便阔步下山了,粮袋在他肩膀看起来仿佛没有重量似的。

  忙活了上半夜,十袋,也就是二十斛稻谷放在了西屋。

  凤、珠为等她一直未睡,这会子终于盼到人平安回来总算放下心来,季凤道:“鬲中给阿姊留了洗漱的热水,阿姊洗洗便睡觉罢。”

  天气冷,季胥便打湿巾子擦身,解开衣裳发现右肩红了一大片,还磨出了两个水泡,白日里唤季凤拿缝衣针来给她挑了。

  季凤跪坐在后,轻轻呼出凉风,视线专注着,一面道:“阿姊,那田啬夫昨夜竟替我们家背回来两袋粮,我先前听小珠说他拿鞭子挞人,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好心肠。”

  这也是季胥没料到的,后半段路她只提着空筐并扁担走的,不然这肩膀再多两个水泡也不定。

  想来那田啬夫一惯寡言,又不是多事之人,不至于将他们夜里挑粮的事告诉旁人。

  这番家里的稻谷囤足了,足够她们姊妹三个吃到明年入夏了,甭管粮价涨与否,起码这二十斛,三十六钱一斛买来,是绝不亏的,而且,这堆满的粮,心里踏踏实实的。

  季珠见了,发出感慨:“阿姊,家里有好多稻

  谷!”

  季凤更是这里摸摸,那里摁一摁,出屋子一定锁门,牢牢看好自己项上的铁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