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富贞见了,更是将嘴一撇,
“不就是个灶下厨……”
“吉时已到!进祭——”
只听一乡佐喊道,人丛立时安静下来。
季胥这会子忙完了,也找到妹妹们这处。
只见那活羊,由乡佐牵到祭坛前。
田啬夫那身羊裘倒在腰间,下穿绑腿的褶绔,坦着上身,手持一鸾刀,先刺向活羊右耳,将耳血献祭给神。
人丛中发出欢呼。
血祭后,田啬夫将羊宰杀,那祭祀专门用的粗钝的鸾刀,在他手里仿佛极为锋利,轻易将羊腹割开,取出内脏,盛在专门的俎内,陈在坛上,这便是生肉祭。
“多稻多菰,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献祭神明。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尤公发须银白,拄杖高歌祝祷词。
随着四方祭坛的高柴点燃,火光轰的冲天,只见数十个金刚力士冲了出来。
他们以彩绘的木胡头覆面,大雪天坦了上身,腰绑一细腰鼓,鼓声若雷,围着祭坛大开大合,舞姿犹如野兽扑食,尽显粗犷。
“是傩舞!”人群里激动道。
每年腊月祭祀会挑选强健之人跳傩舞,既是迎神明,也是祓灾逐疫。
只见为首那个,身长八尺半,形容精壮,有猛兽之势,手持一把桃枝,随着傩舞队伍一个振臂起跃,在鼎中濯水洒向乡民。
“迎猫神!”
底下喜的拍手称好,这猫神迎来,田鼠便不能作患了。
“猫神将我家耗子都捉光!”
季凤被这桃枝水洒的开心,一脸的喜气。
“迎虎神!”
只见又一圣水洒来,引的欢呼阵阵,盼着老虎吃了下山糟蹋庄稼的野猪。
季胥面上一湿,和胡头里的那双黑眸对视住,有些认出来,为首这个应是田啬夫。
因他虎口还有方才宰杀牲畜的血迹,离得近时,身上似有股血腥之气。
只一瞬间,那傩舞转向另处了。
后又迎了井神、田神、兽神等八神。
“吼!吼!”
“腊鼓鸣!春草生!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泽!”
最后一圈,傩舞气势雄浑,齐声唱咒,将篝火震的激烈晃动,烟雾缭绕,似云雾直达天庭,神明能从此降临。
各人脸上有种神往,神明!神明!
请保佑粮价下降!
直至退去,众人的心都难以平复。
祭祀后,除了相帮祭事的乡民能得祭品,余的那些,一部分,尤公按旧例,送至乡里年过七旬的老者、鳏寡孤独之家;
另部分,分发给了卧蛇谷的难民,雪夜里,冻的哆哆嗦嗦的难民收到布匹,千恩万谢。
季胥这处也与妹妹回至家中,她得到半罐子蜜,一罐周膳妇做的蜗醢,这蜗醢是用蜗牛做的酱。
季凤稀罕的不行,捧着嗅了嗅,
“嗯
,真香,拿来拌米饭或是烩菜都是极好的,小珠你也闻闻。”
那蜜就更是宝贝了,季胥早上走时是泡了赤豆的,这会子拿来煮赤豆粥。
添上一勺蜜,这赤红软糯的豆粥吃起来甜滋滋的,妹妹们必定爱极了。
因着腊八,那房梁上,两个妹妹惦记了数日的腊肉,被季胥取下来,切了一段。
看的季凤眼都直了,她早都向往阿姊熏的腊肉是何滋味,巴巴盼着这日了。
“阿姊,今日烹腊肉吗?”她问道。
这会子正在灶旁烧火,陶釜里头,正煮着赤豆粥,乡里蜡八祭过后,自家会做赤豆粥,额外祭祀先炊婆婆,是他们这的习俗。
阿姊一早起床,便泡了几把赤豆,这会子已是煮出赤红色,浓稠的咕嘟着泡,还放了平日吃不着的蜜。
见还有腊肉,季凤喜道:
“正好还能敬一敬先炊婆婆。”
若是有条件的,腊八还会给先炊婆婆备上酒肉,更显诚意,她们今年有腊肉祭祀,明年必定能灶火兴旺。
季胥点了头,逗趣儿道:“还能解一解凤妹肚里的馋。”
季凤便哼了声,把嘴一撅,不大好意思的蹲下烧火了。
一旁捧着瓦狗取暖的季珠道:“二姊羞羞了。”
季凤挠她痒,一面道:“小珠馋不馋?馋不馋?”
季珠笑着躲闪,认道:“小珠也馋!”
怕她滚在地上脏了衣裳,季凤这才放过她。
只见季胥将那腊肉切的薄薄一片,瘦的部位是种酱赭色,肥的部位晶莹剔透的,好看极了,再将那屋后拔来的蒜苗,洗干净,切成半指长的段,釜底热些膏油,将腊肉片和蒜苗一炒,那呛出的蒜肉香一下四溢开来。
一盘油亮蒜香,青红相宜的蒜苗炒腊肉,便盛了出来。
“真香哪。”季珠深嗅了一口,满脸陶醉道。
不过今日是腊八,菜馔得先祭祀先炊婆婆,《礼记》有云:“灶者,老妇之祭,其神先炊也。”
这里便说灶神是“先炊”。祭祀灶神能给家里带来福祉。
自家祭祀不比乡里,有人力筑土作坛,西汉这时候也还没有线香,倒有一种叫菁茅的香草,烧起来有股香味,不过很名贵,周朝时还是楚地的贡品,向来是天子祭祀才用的,连乡里也不过烧些普通柴禾。
她们便烧不起香草香木,只燃了灶火。
只见季胥将陶灶、炊具收拾整净,再将那肉、一大碗赤豆粥,摆放在灶头。
三姊妹向灶而跪,捧手在胸前,请了先炊婆婆先用,方在心中默念祈愿。
季凤在心中虔诚请道:“先炊婆婆来我家用饭啦,和您老人家再求个事,季蕴,乃是长安的一个老膳妇,是个大善人,您要像保佑我家一样,保佑她福运常在,灶火兴旺。”
如此一番祭祀过后,才在食案上用赤豆粥,吃那蒜苗炒腊肉,心满意恬的。
饶是这门窗紧阖着,可到底屋子不是密不透风的,那股炊烟飘了出去,远的不说,那近处的季家大房,嗅的清清楚楚。
金氏捂着哀鸣的肚子,咽了咽口水,只当是隔壁得来的祭品里头有腊肉,倒不知是她们自家的,向那方向狠狠啐了一口,继续跪向灶台,捧手念念有词的:
“先炊婆婆您老人家好,我隔壁那户,乃是奸盗小人,愿先炊婆婆灭了她家灶火,让她家灶倒屋塌。”
只见她家灶面,也摆着赤豆粥,赤豆买的少,十分零星,晃荡的能看见碗底,季虎孩嗅着肉香,肚腹空空,饿向金氏道:
“阿母,什么时候吃晡食,我饿了!”
金氏瞪眼示意他莫吵嚷,好在季止及时将他拉走了,金氏便继续道:
“再保佑我家,来年无病无疫,灶火兴旺;
再有一个,如今粮价飞涨,您老人家使点力,保佑保佑这粮价快点下来,家里头干饭都吃不上了,裤头都松了……”
好一通絮叨才起来,季元等着吃赤豆粥呢,闻她之言,撇嘴道:
“阿母好啰嗦,先炊婆婆她老人家哪管这一大摊子的事。”
金氏想了想,咬咬牙,便道:
“您老人家若是嫌烦,只需记着我这最后一个愿。”
……
“希望先炊婆婆保佑这粮价的风波尽快过去,让日子回到从前。”
“愿先炊婆婆保佑粮价莫要再涨了,已是亏的多了……”
“先炊婆婆让我家成富户,让粮价回到从前罢。”
“先炊婆婆,保佑我家能日日吃上干饭。”
季胥家、冯家、崔家、陈家、王家等本固里五十余户人家,都设了赤豆粥,在灶前祭祀请愿。
第53章
“八神显灵啦!先炊婆婆显灵啦!”
这日,本固里的孩童一路跑着喧嚷。
“王利,你大呼小叫的,是怎么了?”季凤叫住来问。
“粮价能降啦!乡亭那都贴了告示了!
哎哟,我也不识字,都听旁人说的,你阿姊不是识字吗?让她看告示去。”
王利兴高采烈道。
季胥听说,便锁了门,同着妹妹们,打算叫陈家的一块去,看看怎么回事。
可巧陈家的吕媪也来了,两厢对碰,她也激动着,
“大早就听见吵嚷,听着倒是大好事,咱们一块去那乡亭看看究竟。”
一路上,又遇着不少同去乡亭的乡民,途径卧蛇谷时,只见两旁一溜的窝棚还在,但里头难民都空了,身穿皂色吏服的小吏们,按照县内指示,在拆除着窝棚。
乡三老尤公也在路旁,他拄着鸠杖,在同身旁的老叟们商量着什么,面前是一些背着布橐,捧着所有家当,听信的难民,看过去,这些俱是老弱妇孺,并不见青壮年。
乡亭告示墙旁,已是聚集了各里乡民,围的水泄不通的,前面那圈传来嗓门:
“这告示写的啥哪?”
“认也认不得,后头可有孝顺里的乡绅?来帮着认认字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