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_万重泉【完结】(90)

  趁这会工夫,她将那两条猪后腿给拾掇了,这腿型田啬夫剔的极好,浑圆似琵琶,她也不用再修边角了。

  只不住的用盐去揉搓,翻来覆去,让盐渗透进表皮,不忘沿着三叉骨,将血筋里的淤血给挤干净。

  再接着搓盐,像玩雪似的,妹妹们也上手来搓,簌簌作响,蹲在盆旁,卖力的很,盼着将来这火腿吃起来是什么样的。

  如此搓够了,便叠放在桶内,待她下半日回来,再腌第二道盐,趁着如今气温低,上了盐之后,放在桶内半月左右,再上第三道盐,方能悬在阴凉处风干。

  话说大房,

  金氏因隔壁分豕肉吵嚷嚷的,她并不睡了,趴在院墙边上听了会子,回去冲季富念叨:

  “我早说让你去,她们今夜沾了田啬夫的光!背回那么大一头猪,二房的小蹄子分了一整只腿!

  连那穷的卖屁股的王麻子家,都分了一刀肉!得有十来斤!”

  季富禁不住念,翻身道:“还让不让人歇觉了?没我外头挣钱,你就是今夜分了肉,还能吃一辈子?”

  冯家,

  冯二将这猪耳提至家中,徐媪听说冯家排在最后分肉,因道:

  “猪耳还提回来作甚,不嫌丢人。”

  鲍予倒不嫌,朝食便炙了来吃,也不管徐媪不下筷,自己是打足了牙祭。

  第68章

  这雨歇歇接接的下了两三日,季胥自县市回来,置办了些家里没有的雨具,像斗笠、蓑衣,买了两身,伞不便做活时使,便只买了一把,搁在家里的。

  还给她们姊妹各买了双桐木屐子,蒲麻穿鼻,若忽略底下的前后两道齿,倒跟后世的人字拖很相似。

  正因木屐子底下镶有两齿,这时候常在雨天穿了出行,便于行走于泥地,若湿了脏了,冲冲便行,不比绵鞋精贵难打理。

  房檐下雨落成绳,下半日,烧了温炉,季胥脱了木屐子,跪坐在苇席上做牙刷子。

  这硬的猪鬃毛,她用石灰水泡过,这会放干了,摸着不觉上头有油脂了。

  长安的贵族,或用青铜为柄,也有以牛骨象牙为牙刷柄的,她虽没有这样名贵的物件,木头还是易得的。

  只见她将长木削扁,形成前方圆,后长条的形状,耐心的,用陈家借来的凿子,凿了七排二十一个小孔,整个拿粗麻布打磨了,方穿针引线,沿着小孔,一撮撮猪鬃毛对折缝上去,收针后拿剪子修剪好,这样一柄牙刷子便好了。

  这是个细致活,半日神不过做一把,她也并不急,得空慢慢做着。

  “这便是长安人才使的牙刷子?”

  先做的这把刷头小些,是给季珠的,她翻来覆去的看不明白,又拿给季凤瞧。

  “毛毵毵的,阿姊,这要怎么使?”季凤也不懂,若非阿姊爱洁,她们连嚼柳条这习惯都没有过,哪还见过这样的。

  “先加上竹盐。”

  季胥一面道,一面将县市里买的小罐竹盐拿出来。

  说是竹盐,却是黑黢黢的,像是里头加了草木灰水的缘故,闻着淡淡的竹叶香,更甚有磨了珍珠粉、香料的,那些贵的乍舌,季胥没要那些,拣的最经济的买来使,总之不失清洁之效。

  有了牙刷子,便无需用手指沾盐在嘴里摩擦了,只见她用小匙挑了竹盐在刷毛上,

  “像这样。”

  把住季珠的小手,沿着那小小的糯米牙,轻轻刷拭。

  “小珠试试,别使太大力。”

  猪鬃毛做的到底不比后世的牙刷柔软舒适,刷大力了要出血,因此叮嘱道。

  季珠乖乖龇牙,学着刷了一回,漱干净口还不愿合上,张嘴给她们瞧,

  “小珠的牙是不是干净多了?”

  “呀,这颗有虫牙!”季凤使坏唬她。

  季珠张大嘴,忙忙的来找季胥捉那虫,听季胥笑道:“二姊唬你玩呢。”

  才把嘴合上,宝贝的将那牙刷子放在小竹杯里,说:“小珠每日都要好好的刷牙。”

  这场雨一下,可算是渡过了枯水期,然这泥路,就难走了。

  因雨路打滑,季胥这日都不让凤、珠两个相送到谷口,怕她们湿了鞋,没的换。

  自己携了斗笠蓑衣,换上桐木屐子,推车去的,春雨寒凉,起头脚趾头是冻的,不过路远,走上一阵倒不觉着了,待到了豆腐肆,去买上半桶水,将木屐子冲洗干净,回程再穿。

  那双绵鞋则装在布袋里,准备到县城的沙砾地再换上,这样卖豆腐时少有走动,也还有绵鞋保暖。

  那泥淖的地,连独轮车都难行许多,要费双倍的气力方能推动。

  行至卧蛇谷时,那草鞋底湿了泥,越发的滑,哐当一下,车子狠狠一歪,咬牙使出吃奶的力,腕子拧的生疼,方稳住车,要这一车满当东西栽倒了,得白费多少工夫。

  她原地缓着手腕,路旁驶过辆牛车,那牛蹄子踏过泥地,拉的车轮骨骨碌碌转着,不一会子就驶没了影,看的人满心艳羡。

  她想,自家也该置办一辆牛车来,运货不仅便捷,也能省下她每日雇车的钱,长此以往,合算许多。

  最好再买头驴回来拉磨,不然成日里半夜磨豆子,膀子都是酸的,吃朝食都打抖,若有驴,就轻省的多。

  不过灶屋肯定轮转不开,若使驴拉磨,势必得将磨盘摆在屋前的空地,又太招眼了,路过的乡亲难免要过来瞅一瞅,指点言说一番,不便她后头用石膏水点豆腐,因还得考虑围个院子。

  不禁算了算钱。

  先说这牛车,光是一头牛,就得七千钱左右,更别提后头配一具车了。

  如今每日卖百块豆腐,一桶豆腐脑,豆腐三钱一块,豆腐脑两钱一碗,一桶能打五十碗左右,一个月能卖出万二千钱左右的总额。

  不过,这万二千,还得纳给官府二成的交易税,再刨开二千的店肆赁金、一千的市租、每月二十五斛豆子,也就是七百五十钱的豆钱、雇罗双娘那牛车的九百钱,手里还能余下五千钱左右。

  若想买牛、驴,围院,不够,还得攒,最好再想个别的法子,增添来钱的路子。

  心内思忖着,一面去推那车,却像被力抵住似的。

  一看,底下轮毂陷泥里了,她又换方向试了几次,仍是无果。

  眼看要耽误开市时辰,得寻些石块来才是。

  只见田啬夫从后头来,短褐皂帻,围着一方粗麻腰带,因着走泥路,下头绑了裤脚,雨天并不穿木屐子,一双布鞋已是踩湿了。

  说:“我来。”

  一面把住扶手,稍一使力便将车子推出去了。

  倒省了季胥寻石子的工夫,她谢了,这便去接手,问道:

  “田啬夫也往县城那处去?”

  “嗯,去县廷田部。”

  未松手将车还与她,说,

  “你空着手走罢。”

  时辰稍赶,季胥也不去厮拧推诿了,想着过后再沽酒谢他。

  “开春了,说话就要播种插秧,田啬夫可是回了公田处当值?牙刷子我在做了,做好了我送到公田给你。”

  “嗯。”

  季胥又说这天气如何、雨下多久,他都是这副不好聊天的模样,便没有多言烦扰。

  于是两厢安静并行着,只有轮毂碾地,和鞋响。

  如此无话,到了豆腐肆,换了干燥的绵鞋,方开始摆摊,田啬夫便往另向的县廷去了。

  这会儿,凤、珠两个已是悄悄换上木屐子,袖子戴上臂褠,钻进牛脾山了。

  昨夜刚下完雨,她们惦记着捡香蕈,来晚了香蕈就该长老了。

  这口清鲜,引的不少本固里的人都往这处钻,多数人家口粮都不算富裕,拣回家亦是一道菜。

  王麻子家穷,王利比她们还先来了,篮子里已是采了些,攀援在树上,见了她们挥手道:

  “嘿,跟我走,我眼尖,一瞅一大片呢。”

  季凤不理会:“碍手碍脚的,你自摘你的,不用管我们。”

  牵着季珠向别处寻去了。

  山里潮湿,地面多有枯枝落叶,那香蕈,便多寄生在腐朽的枯枝树干上,白白的杆,圆圆的伞,现出一种鲜嫩的褐色。

  季凤寻到那低处的,便由季珠来采。

  季珠人虽小,手却巧,到底拣惯松球的,蹲在那,一颗颗揪了往筐箩里放。

  季凤自己则摘那高些的,手脚麻利的很,喜道:

  “香蕈做羹可鲜了,还能晒成干,留着日后吃,待阿姊回来,见我们采这么些,还不惊喜极了。”

  说着浑身都是干劲。

  “凤,你家隔三差五羹肉吃,那肉香飘的全里都能闻见,怎么还和我们抢这一口鲜,你也太贪了。”

  来了一行同样进山采蕈的妇人,嘁嘁呱呱的。

  路过这处,觑见季凤采了有半筐,那走在前头的林家媳妇将嘴一撇,指指点点道。

  季凤道:“婶儿说话好难听,这牛脾山又不是你一家的,凭我家吃肉吃糠的,也能来采蕈子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