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100)

  女儿已经改姓吕。

  自己走在前头,为她踏平这条女子科举为官之路。

  等她以后入朝为官,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挣一个鲁元的封号。

  “对刘邦心如死灰后,萧何学会了做一个‘好’丞相,因此得以善终。”明月在“好”字上用了重音。

  从前的好,是百姓觉得好;现在的好,是刘邦觉得好。排除掉两人的感情线,其实不过就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萧何在后世的风评一直都很不错,唯一值得诟病的地方,和接下来要讲的韩信息息相关。”明月把游戏里扎着红色高马尾的韩信甩出脑海,“有这样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用来形容韩信的。”

  萧何苦涩一笑,看向韩信的目光充满歉意:

  他已经从这句话中猜测出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韩信在领兵打仗上的能力,他心中有数。

  韩信对封王的执念,他也有所了解。

  在明女郎所在世界的历史里,自己恐怕和现在一样,对韩信这样的贤才见猎心喜,于是交好他,举荐他,在他赌气时劝导他,挽留他。

  而那刘邦连自己这个后勤都有所猜忌,对于韩信这个有兵权、执意封王的将军,忌惮之心必然更盛。

  自身难保之下,出卖韩信,似乎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这位谦谦君子悲哀地想:他又有什么脸面谴责刘邦背弃往日情谊呢?

  韩信待自己赤诚,他却也选择了背叛,和那刘邦也已经无甚差别了。

  韩信则懵懂地和他的萧先生对视,似乎还没意识到明女郎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或者他意识到了,但始终不敢相信,不敢面对现实?

  嬴政和溱洧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凝重:

  明女郎这是在给他们父女俩上难度啊。

  若是韩信铁了心要为前世的自己报仇,与萧何不能共存,那太子就非常难做了。

  更了解萧何的溱洧还有些担忧他的心理状态:萧何和大兄的性格很像,都很有道德。

  得知自己未来做出了不义之事,那边韩信又咄咄逼人,万一他一时转不过来弯,那本朝就少了一位内政之才啊。

  “韩信这个人简直是个成语大师,他一个人产生的典故就足足有三十多个。”明月佩服至极,“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就夸赞他是国士无双,后来的战争中,韩信也没有辜负这个评价,不枉‘萧何月下追韩信’啊。”

  溱洧复杂地看了萧何一眼,先前他提议在武举中增加演兵这一科时,就称赞过韩信是国士无双,如今听天幕这么说,方才有了时空照应之感。

  “后来韩信功高震主,因刘邦猜忌、刘盈软弱无能等种种原因,吕雉决意杀他以绝后患。”

  “后期被打压的韩信非常谨慎,若不是萧何欺骗,他本不准备入宫。”

  “可惜他不知道,时世易移,萧何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萧何。”

  “韩信最终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内,一代兵仙神帅就此陨落。”

  “这又有了三个成语,分别是功高震主、兵仙神帅,以及,钟室之祸。”

  第91章 卫青君子,陈离新生 将军应该死在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 他们骗韩信入宫,用的理由是庆祝刘邦平定陈豨之乱成功。”

  “而种种迹象表明,韩信和陈豨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 韩信族灭的主要罪名, 也是他参与了陈豨的反叛。”

  “至于韩信是真的这样做了,还是朝廷为了名正言顺杀他罗织的罪名,那就不得而知了。”

  族灭!

  韩信目眦尽裂,萧何满脸愧色, 吕雉在一旁强作镇定:

  破案了, 主要是为了刘盈那个兔崽子,刘邦是幕后黑手, 她是主谋,萧何是被迫合谋者。

  韩信这个表现,恐怕他们三人性命危矣。

  如今是考验陛下御下手段的时刻了。

  电光石火间, 嬴政已经做出了选择:韩信为要, 吕、萧、刘三人皆可从其他方面补偿。

  但此时并非安抚韩信的合适时机,一切还要等明女郎讲完后再做打算。

  而在汉朝, 刘彻皱起眉头:“明女郎对这淮阴侯也太过包庇了些,淮阴侯欲趁高祖平叛之机袭击吕后和惠帝, 若他成事,哪还有如今的汉家天下呢?”

  李世民的意见也和刘彻相仿:“淮阴侯之策诚然于汉有功, 然不掩其后又犯下严重过错, 身死族灭实属罪有应得,绝非君主滥杀矣。”

  但明月显然觉得, 将军应该死在战场之上,而非阴谋诡计之中。

  她又讲解了几个与韩信相关的成语,都与他的用兵之法有关, 韩信眼中的怒火立刻都变成了求知若渴。

  历史上韩信熟谙兵法,且常有创新之举。

  即便明女郎讲得非常笼统,韩信也听得津津有味,眼中异彩连连。

  不仅如此,他还知道,明女郎后面要讲的“卫霍”二人也都是一代名将。

  对于年轻的韩信而言,汲取知识显然比发泄怒火更为重要。

  “孙吴韩白,卫霍李岳。”

  “卫青、霍去病和韩信一样,都是古代八大名将之一。”

  诸朝窸窸窣窣:先前这八人只在弹幕里出现过,如今明女郎又再次提及,可见他们确实在后世颇受认可。

  “他们还有一个四人组合——韩白卫霍,传说这个组合是在李世民和李靖两位导师的讨论下被选拔出道的。”

  “这两位导师的眼光显然不低,前者若是不当皇帝,也能跻身名将前列,后者是卫霍李岳中的李,实力也一样深受后世认可,所以,这个组合的含金量很高。”

  李世民和下首的李靖对视一眼:这也太巧了。

  弹幕提及李靖后,李世民对他恩宠尤甚,二人坐而论兵时,总结出了“韩白卫霍”当为古之名将顶尖者。

  这才没过多长时间,明女郎便在天幕上说出了他们的结论,真是让人深感奇妙啊。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外甥,虽然现在大家对刘小猪调侃居多,但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汉武帝这个伯乐,出身寒微的两人大概率会蹉跎一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千古名将。”

  忽略掉“刘小猪”这个别称,刘彻被明女郎的这段话深深取悦到了。

  卫青也暗中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明女郎一边夸自己,一边贬低陛下。

  “卫青一生七战匈奴,斩杀捕获对方五万余人,为汉朝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没有军事著作传世,但也可以根据他的军事活动总结出卫青的军事思想。”

  “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卫青在实战中不再依托长城被动防御,而是率领骑兵主动出击,当然,这也多亏了吕雉和文景二帝为他们打下的基础,否则汉朝很难转守为攻。”

  明月又叙述了卫青在长途奔袭、兵种配合、捕捉战机等等方面的杰出表现,这才转头提及了他的人生经历:

  “军事能力之外,卫青的性情也非常令人佩服,他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谦谦君子。”

  “古代有名的君子很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扶苏,迂腐,人机感很重。”

  “再有便是那些以德报怨的君子了,看他们的故事都得被气得肝疼。”

  “但卫青不一样,他真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种气质,在刘彻和霍去病的衬托下,君子端方之感尤为明显。”

  被突然点名的扶苏呆滞了一瞬:什么叫人机感?

  嬴政和溱洧都微不可见地笑了一下:明女郎恐怕是因为扶苏自刎一事,才说他迂腐又君子。

  可他们眼中的扶苏,虽待下宽仁,但性情刚毅,信人奋士,非要形容的话,更像是侠客,哪里像是君子呢?

  至于自刎一事......

  扶苏性子一向直来直往,他又不知那命他自尽的诏书是矫诏,果断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的是维护父皇的权威、维护秦法的效力,绝非迂腐一词能够简单概括的。

  “卫青的童年很是凄惨,因为是私生子嘛,生父不喜欢他,让他去放羊,其他兄弟也都欺负他,把他当做奴仆驱使。于是稍大一些,他就赶紧回到母亲卫媪身边了。”

  刘彻心疼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将军:他只知仲卿幼时艰辛,却未曾想过连生父都是他艰辛的一部分。

  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对视一眼,也难掩心中戾气:明女郎说得不错,舅舅确实是谦谦君子,竟然从未同他们说过这些旧事。

  两人已经开始冒坏水,准备让郑家人也尝尝当奴仆的滋味了。

  卫青无奈,显然明了他们心中所想:

  他已经这般年纪,何必要把这些久远的烦心事告诉晚辈?

  明女郎觉得他是谦谦君子,恐怕是因为他没有报复过伤害自己的人。

  但自己身居高位,名留青史,郑家那些人只是看着,就已经受尽折磨、悔不当初了。

  这样的“报复”已经足够,何必再为了他们脏了自己的手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