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102)

  卫青附和了公孙敖的说法,神色躲闪,避开了李广愤怒怨恨的目光。

  刘彻倒不在乎这家伙究竟是蠢笨之人还是卑劣之人。

  仲卿从前便待公孙敖极佳,已经给了他封侯的机会,如今又为了他不惜与李广交恶,想来已经还清从前的恩情了。

  今后如何,就看公孙敖自己的造化了吧。

  却听明女郎继续说道:“在艺术创作中,李陵经常和苏武一起出现,二人在匈奴的对答和临别赠诗令人唏嘘,前者在命运的戏弄下流亡异域,即便如此仍心系故国;后者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爱国忠贞,持节不屈,终回故土。”

  苏武?这又是谁?

  刘彻稍加思索:“可是苏建次子?”

  苏建去年出征时全军覆没,只身一人逃回到了卫青那里。

  将领们争执要不要杀他以正军威,卫青行事一向恭谨,坚持要把此事交由天子决断。

  后苏建出钱免于死罪,被废为平民。

  前些时日,刘彻还有意起复他为代郡太守,这才对他的几个儿子都有些许印象。

  自“不杀之恩”后,苏建与卫青颇有私交。

  卫青答道:“苏建次子苏武,如今官拜郎官,年方十九。”

  刘彻怔愣了一瞬:十九岁啊。

  人生又有多少个十九年呢?

  卫长公主拽了拽霍去病的宽袖,附耳道:“被扣留在匈奴的使臣如今都怎么样了?”

  她刚接手军务,只知道自开战以来,匈奴扣押了许多本朝派去刺探情报的使者,本朝亦如是。

  但他们在匈奴过得怎么样,卫长公主就不得而知了。

  霍去病面色凝重,亦低声道:“顾及宗族家人,降者不多,大多扛不过匈奴人的折磨,死于牢狱之中了,少数蛰伏,以期后日。”

  卫长公主颌首,颇为敬佩道:“这苏武能坚持十九年,确实不凡。”

  霍去病挑了挑眉:“命硬。他父亲苏建也是,手下都死完了,自己作为将领还活着。”

  卫长公主听出了他的嘲讽之意,毕竟舅舅一直教导他们要身先士卒:

  安营扎寨凿井取水时,要让兵士们先喝,自己后喝;渡河也要等兵士们过完,自己再过;上面赏赐的金银钱帛,也应尽数赐给军吏们。

  但转念想到表弟的寿数,卫长公主没好气地肘击了一下霍去病:“那也比你好。”

  “你倒是爱惜士卒,但更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卫长公主只觉自己操碎了心,“可别真像明女郎所说的那样,手下都活得好好的,你这个将领倒是早早病逝了。”

  霍去病还要再说,却听明女郎在天幕之上语出惊人:“野史中总说霍去病是刘小猪和卫青的儿子,其实也有些道理,毕竟这‘一家三口’的感情,真是坚不可摧啊!”

  朝臣们倒吸一口冷气,连一向沉稳的卫青也满脸震惊,霍去病面无表情,嗖嗖往外放冷气。

  刘彻倒是颇为惋惜:“朕倒是真想有去病这样的儿子。”

  陛下住口!这是他们在朝会上该听到的话吗?

  大臣们都像鹌鹑一样缩着头:司马迁把卫霍放进佞幸列传的理由,又多了一条啊!

  卫长公主不无庆幸地看了一眼表弟:幸好不是亲弟,不然她和据儿真的都没戏。

  “首先是不养士这一点。这舅甥俩都是刘小猪的死忠粉,前者虽是大将军,却不愿意当权臣,一个门客、士人都没有养,后者和他舅舅一样,根本不稀罕什么好名声,两颗红心向小猪。”

  刚刚因次子事迹被夸赞的苏建面色一凛:

  自己本来准备劝说大将军养士,幸好天幕提前告知了此事。

  不劝了,不劝了。

  “其次就是政治立场了。卫青在世时一直庇护着卫子夫和刘据,刘小猪经常通过他安抚这母子俩。”

  明月看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觉得离谱,不是,这角色都反了吧?谁还分得清“卫皇后”的“卫”是谁的“卫”啊?

  “霍去病去世前向刘彻请立其余诸位皇子为王,用以维护太子刘据的地位,可见舅甥俩在政治立场上也颇为一致。”

  霍去病心虚地看了舅舅一眼:这点......天幕说得好像不太对。

  舅舅的想法他不清楚,但自从发现表姐有意太子之位后,他的立场,似乎发生了改变。

  虽然据儿也是自己的亲表弟,虽然据儿也很乖巧,但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亲疏远近的差别的。

  第93章 病从口入?考古皇陵 不要以为得知皇陵……

  卫青若是知道了霍去病想法, 恐怕只会觉得他杞人忧天:

  他们怎么想的都不重要,一切都要看陛下的意思。

  不过,以自己对陛下的了解, 去病或许要如愿了。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汉武帝和卫霍的感情基础——匈奴。”

  “刚刚讲了,卫青七击匈奴,斩俘甚众, 因此成为了刘小猪的心头好, 那霍去病呢?”

  “霍去病是在皇宫里长大的,是汉武帝亲自培养出来的对匈利器, 刘小猪看他,就像是在看另一个自己一样。”

  “霍去病不仅说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句话, 他也真正做到了痛击匈奴, 实现了汉武帝在他身上投注的心理寄托。”

  “初战告捷,得封冠军侯;次战河西, 役后西北边境少胡寇;终战封狼居胥,祭天地, 荡涤大漠。”

  刘彻眼前一亮:也就是说,不久后, 陇西、上郡等地便无需戍守如此多的士卒了, 本朝百姓的徭役也要宽缓许多。

  却听明女郎叹息:“这颗耀眼的星星划过汉朝的天空,在最好的年华陨落, 成为了刘小猪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霍去病因病早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和他的战斗方式有关系,长途奔袭过于劳累, 轻装上阵环境艰苦,再加上一直喝生水病从口入,身上累计了太多难以治愈的伤病,猛然爆发,这才致使他英年早逝。”

  “也有人认为霍去病是被匈奴人投毒,感染瘟疫而死。因为他病死的这个时间点非常巧,刚好是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想要再次兴兵的节点,刘小猪也确实因此被迫暂停了对匈战事。”

  诸朝人哗然:喝生水?病从口入?

  明女郎家中有专门烧开水的机器他们是知道的,从前只觉得后世人颇为讲究,现在想想,连颇为节俭的两位老人都不喝生水,宁愿多花钱买“电”烧水,可见此事在后世确为共识。

  而刘彻那边龙颜大悦:明女郎终于告诉他们去病早逝的原因了。

  前者他可以让仲卿严格监管,后者他会派人在去病身边严加防范。

  这一世,朕一定能留住朕的冠军侯!

  卫青的想法显然也大致相同。

  霍去病看出了他们俩的想法,心中无奈:

  匈奴投毒当然要防,但若是不允许自己长途奔袭,又如何行出其不意之策、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呢?

  为了比匈奴人更快,他才选择轻装上阵,怎么可能随身带着开水呢?

  若是现场取生水煮沸,恐怕到时候水还没烧开,匈奴追兵便已经先到了。

  “当然也少不了阴谋论者,认为霍去病和韩信一样功高震主,这才招致帝王杀意,早早殒命;又或者是卫青嫉妒外甥权势愈盛、日趋显贵,这才痛下杀手。”明月摇了摇头,显然并不赞同这两种说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恶毒揣测完全是在侮辱他们三个的人格和智商。”

  刘彻狠狠地点了点头,没想到明女郎竟然如此了解他:自己不是高皇帝,去病也不是淮阴侯,这些“阴谋论者”非蠢即坏,幸好“系统”没有绑定到他们身上。

  卫青也难得露出了些许怒色:诋毁自己,他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挑拨自己和去病之间的关系,就其心可诛了。

  却听明女郎又言:“这个谜团恐怕要等霍去病墓到了不得不保护性挖掘的时候,才能解开吧。”

  诸朝人的大脑小脑同时萎缩了一下:明女郎这话什么意思?他们怎么突然听不懂了?

  刘彻大惊:后世怎么能将“盗墓”描述得如此冠冕堂皇?

  霍去病本人却很无所谓,还未加冠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墓根本没有什么实感。

  再说了,千年以后,沧海桑田,墓会变成什么样谁知道呢?

  “保护性挖掘......想来还是以保护为主吧。”李世民思及已经被盗掘过无数次的茂陵,颇为唏嘘。

  长孙皇后笑道:“厚葬者多受盗墓贼觊觎,二哥与妾身还是薄葬罢。”

  准备厚葬的高官贵胄们都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听明女郎这习以为常的口气,被“保护性挖掘”的墓葬绝非少数,他们似乎无论如何也避不开这场死后浩劫了。

  不过他们显然想多了。

  大部分厚葬墓在建国前就已经被盗墓贼榨干了,少部分毁于地震洪水等天灾之中,若是墓主真的在天有灵,恐怕还会希望是咱们的考古队来“保护性挖掘”,起码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陪葬品也都能得到修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