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从前往后这样看去,她与其他臣子也没什么区别。
那些受天幕“鼓动”参加科举、最终中举的女子,如今应该也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和男子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
纵使只有一二微末之位,但这已然改变了她们原来的命运。
卫长公主忽觉释然:自己也是着相了,“祇”已经帮了自己很多,也帮了天下女子很多。
这样已经足够了。
前方的路,还需她们携手共进,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五朝已经变成了三朝,五天转瞬即逝,命运时钟的指针转到了唐朝的头上
“天幕会讲安史之乱吧?”李世民依照秦汉两朝最后的那道两道题猜测着,“既然那李隆基并非亡国之君,天幕也有可能会让明女郎讲讲末帝的事情。”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心中却颇为不安:她担心天幕会详讲武曌之事。
女子登临大位本就不易,其间肯定会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先前天幕没有细讲,大家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明女郎把此事说透......
武曌倒不担心长孙皇后所想之事,她有自信:
天幕很喜欢历史上的那个武则天女帝,绝对不会暴露一些让她难以翻身的事情给本朝。
“祇”的出现,对于自己而言好坏掺半,但对于天下女子而言,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她们是自己天然的同盟。
武曌相信,这一世,自己会比上一世做得更好。
系统果然如武曌所料,出的题和武则天根本不沾边,当然也不是李世民期待的安史之乱和唐末之事: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朝贞观年间为背景创作的神话小说,请宿主明月简述第九回 、第十回中的唐朝与正史中唐朝的不同之处。】
明月上一次读《西游记》还是在初中,这么多年过去,当然不记得第九回 、第十回讲的是什么,但也猜出这两回应该与魏徵梦斩龙王、李世民梦游地府有关。
翻书一看,果真如此。
明月庆幸系统只提问了两回,通读一遍,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答题思路。
唐宋明三朝都不知道这《西游记》是什么东西。
唐朝的玄奘法师在游历各地、参访名师的过程中,发现各师所言不尽相同,各经典也皆有出入。
于是他在几年前就已经陈表朝堂,奏请想去西方求法,但一直未被准许。
明女郎世界的历史上,今年朝廷会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玄奘法师便趁此机会从长安出发西行而去。
十七年后,他才会带着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回到长安,接受唐太宗召见。
此后二十年,他都一直在寺中翻译经书,为佛教在唐朝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明两朝人倒是知道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西行之事,但也只读过玄奘口述、辩机编撰的《大唐西域记》,并不知道这《西游记》是什么东西。
好在明月很快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故事了:
“每日一问,今天要讲讲《西游记》中的唐朝和历史上的唐朝有哪些不同之处,内容基于《西游记》第九回 、第十回和唐朝正史,如有谬误,还请见谅。”
“虽然觉得不可能有华国人不知道《西游记》,但万一有没上学的小朋友或者是外国朋友会看这个视频呢?所以UP主还是稍微介绍一下。”
明女郎短短几句,唐宋明三朝人就意识到了这本书在后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又听她继续说道:“《西游记》,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合称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86版电视剧的含金量不用多说了吧,几乎算是塑造了一代华国人的文艺作品。猴哥更是华国空前绝后的人气王,一直以来在游戏、动漫、电影的创作中都是香饽饽。”
明月的爷爷就是86版《西游记》的忠实粉丝,但叶奶奶更喜欢看戏,为了不让两位老人“打架”,明月家在老人的卧室和客厅各放了一台电视。
年年之前一直更黏叶奶奶,连带着诸朝人也无缘欣赏到美猴王的英姿,实在是一大憾事。
罗本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么大一个惊喜在等着自己。
他哆哆嗦嗦地拿起笔,第一反应是写一封信烧给师父:
他们的作品在后世竟有如此高的赞誉,师父得知此事定能含笑九泉,自己就算是立时死去,也能安息了。
朱元璋也被这师徒二人的文学成就给震惊到了:只是话本而已,在后世竟如此受看重吗?
但转念一想,后世推崇白话,这书与史相关,可用来开启民智,有这样的成就也不算特别奇怪。
今日过后,市面上的话本恐怕要多出几倍。朱元璋讽刺一笑:那些读书人恐怕都觉得中举的难度大,就算考上了状元,写的策论也很难流传后世,倒不如剑走偏锋,学施罗师徒,说不定在几百年后,也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
但也不想想,任何行业想要干到顶尖都绝非易事。话本这么多,大浪淘沙之下,留下的也不过只有这四本书,可比当状元的概率低多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水浒、三国在明初横空出世后,仿写者甚众,但最终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红楼明明是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但对于人物、情节乃至立意的处理都已经接近完美,后来欲胜之者无不铩羽而归。
“俗话说得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清朝究竟是小说还是条约有争议,但明朝是小说,应该算是大家公认的了。”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明朝人,和施耐庵、罗贯中不同的是,他并非元末明初人,而是嘉靖年间人。”
诸朝人都记得嘉靖——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被评价为“明始亡于他”的皇帝。
明朝人掐指一算,发现这一朝离本朝还挺远,想来他们是没有机会读到这《西游记》的原本了。
“作为我国第一部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被翻译成了很多种语言,享誉全球,为世界所称颂,但毕竟是神魔小说,书中的唐朝和现实中的唐朝肯定有很多不同。”
“首先是第九回 的神算子袁守诚,这个姓放在唐朝贞观年间,大家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个同样因相术闻名的人——袁天罡。”
王珪眼前一亮:大业年间袁天罡在洛阳时,他就和杜淹、韦挺就一同去找袁天罡相过面,对方所言皆成现实,连二十年后他们三人因隐太子事被贬益州都算得分毫不差。
再遇所算亦无疏漏,如今又得知这书中的神算子袁守诚与袁天罡有关,他对这位相面先生便更加信服了。
袁天罡如今尚未被李世民征召,自然没有出现在朝会之上。
看出明女郎有夸赞她的意思,他的面色却并不好看:为王珪等人相面于自己而言不过稀松平常,让自己名扬天下、名留青史的也肯定不是这些人,而是如今已经身处宫中的那位......
在武家那一时的心直口快已让他后悔多年,本以为杨夫人守口如瓶,绝无可能事发,却不想被天幕提前揭露,他又因此惴惴不安良久。
好在武曌无事,反倒平步青云,即便如此,袁天罡也担心自己曾为她相出“天下之主”却不曾上告的事情败露,上位者可不会轻信他没认出武曌性别的说辞。
眼看着天幕即将离去,自己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不料已是最后一日,他竟还是在这《西游记》上栽了跟头。
第99章 渔樵斗诗,泾河龙王 就算杀了现在这个……
袁天罡祈祷着明女郎不要细说他的本事, 但明月那么喜欢武则天,怎么会忘记他这个慧眼识珠之人呢?
明月三言两语概括了袁天罡为襁褓之中的武皇相面一事,李世民目光沉沉, 唐朝诸臣亦颇为惊异:前有《秘记》谶纬之言, 后有袁天罡相面之语,这武曌的护身符可真不少。
同为相面师,相较于袁天罡,李世民显然还是更信任从秦王时就跟随在他身边的李淳风。
将仕郎李淳风于太史局供职, 早在天幕第一次提及武则天时, 李世民就传召过他加以垂询。
那时唐朝君臣还不清楚武则天究竟是谁,李淳风贸然占卜, 只得出一个“女主昌盛”的卦象。
纵有长孙皇后相劝,李世民对于武则天的杀意一直未曾完全消退,即便这一卦并未提及“武”字, 他也已经认定这指的就是武则天。
杀心又起之际, 李淳风却出言相劝道:“陛下,若天幕所言为真, 臣又谶纬无误,此女称帝当为天意, 不可更改,就算杀了现在这个武则天, 还会出现下一个武则天。”
“更何况陛下如今并不知晓她究竟是谁, 若因此杀尽疑似之人、妄造杀孽,不仅有违陛下仁心, 有损陛下功德,而且会增益那武则天对本朝的仇恨,实为不智之举啊。”
“倒不如趁她年纪尚小, 接入宫中好好教养,与皇室相亲,说不定能比天幕所讲更早一步还政李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