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18)

  三岁看到老,他早就知道,据儿仁善,但并不算聪明。

  说好听点叫善于纳谏,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

  这并不重要。

  他的母后聪明,他的舅舅聪明,他的表哥也聪明。

  于是他的任人唯亲反倒成了优点。

  但刘彻想不到,卫青会早逝,去病也会早逝,仅剩卫子夫一人......

  失去了母族的支撑,刘据就不再是最合适的太子了。

  他当然信任卫霍二人,就算自己另立太子,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但这般行事终究不是良策。

  更何况,自己又不似皇考......

  当初刘荣蠢钝不堪、栗姬狂傲无脑,父皇说废就废,转头立自己为储君。

  而他刘彻,至今也就刘据这一根独苗苗。

  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晚年,他也只能选择八岁稚童,可见今生子嗣确实不丰。

  卫子夫还能再生吗?

  又或者从卫家、霍家再选人入宫?

  刘彻这边思索着,忽闻传报,卫长公主求见。

  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不禁展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

  “是子夫让你来的?”

  来自上位者的威势压在了尚未及笄的少女身上,这一刻,刘彻不再将她看作是自己宠爱的公主。

  “与母后无关。”卫长公主挺直腰板,锋利的目光直视着她的父亲,如同一把出壳的宝剑,“是我自己想来的,父皇。”

  相较于汉武朝,嬴政那边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明女郎说扶苏因为触怒始皇帝被发配上郡,但那日因为天幕的出现,此事被暂时搁置了。

  这也代表着,天幕所说的历史,都是从前的故事了。

  一切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而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俩,此刻正在疯狂代入:

  明女郎认为刘据无能,难道李承乾就有能了吗?

  李世民昧着良心也说不出这种话。

  李承乾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内耗和恐慌之中:

  一想到明女郎会如同指摘那些昏君一样用辛辣的语言嘲讽他,他......他就想躲起来。

  只要不去听,不去看,就能逃避掉......

  第16章 杨勇杨广,承乾青雀 “誓无异生之子。……

  “说完刘据,下一个要讲到的就是杨勇了。”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的嫡长子,隋文帝登基后,他就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了太子。”

  “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所以也经常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隋炀帝和秦二世都是大名鼎鼎的昏君,但定位相似的杨勇和扶苏风评却是天差地别。”

  “大概是因为杨勇真的不太聪明,不仅没有为君的智慧,还和他的弟弟一样,都喜好奢华。”

  “上位者奢靡成风会造成的危害,谥号为炀的杨广已经展示给大家了。”

  “也不知道一向节俭的隋文帝怎么会有这样两个耽于富贵的继承人?”

  “杨勇被废掉太子之位的前因后果,也是广为流传。”

  “这就不得不提到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

  “誓无异生之子。”

  “这是夫妻二人情浓之时曾经许下的诺言,隋文帝的五个儿子也确实都是独孤皇后所出。”

  “后朝无数标榜深爱妻子的皇帝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提他还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妻子共享了。”

  “当然,男人的誓言并不可信,隋文帝晚年也曾对年轻貌美的宫女心猿意马,在独孤皇后去世后更是另有内宠。”

  “不过,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以上所述,只是为了铺垫杨勇失去太子之位的原因。”

  “毫无疑问,他的亲生母亲独孤伽罗是重要推手。”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皇帝为皇后虚设六宫,上行下效,估计朝中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要敬重正妻。”

  “但身为太子的杨勇却反其道而行之,东宫多年未有嫡子出生,妾侍反倒接连生子。”

  “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说他不太聪明。”

  “太子妃抑郁而亡只是导火索,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杨勇缺乏政治智慧。”

  “至于后面被轻易激怒,说出怨愤之语,更证明了他并没有君主的气度。”

  “在不能预知未来的情况下,帝后废太子无疑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只可惜这杨广是个麻袋,也太能装了,骗过了聪明一世的父母,最终葬送了隋朝。”

  “开皇之治的一片大好局面,在他这样无德之人的治理下化为乌有,无数百姓死于他的残暴,其罪罄竹难书。”

  “后世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数字,三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为迁都疏通运河又死了多少人,在那个时代,这都是一条条血淋淋的生命啊。”

  “不知道是不是隋文帝夫妇虔诚信奉佛教的缘故,杨广的墓葬最终被一个叫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挖开了,一代帝王的墓葬就在臭气熏天的粪坑之下。”

  “这世上竟真有因果报应一说吗?”

  明月是个唯物主义者,自然是不相信有什么神佛显灵,但史书看多了还是会有些感慨,世上竟有那么多惊人的巧合吗?

  一讲到昏君,她就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好在接下来要讲的这几个,都不会让她这么生气了。

  秦朝。

  秦二世被天幕再次提到了。

  方才嬴政已经将李斯、赵高押入狱中,公子胡亥也被宗正看管起来,但始终没能定下最终的处置。

  众朝臣无不小心翼翼地偷看着陛下的神色,揣度着他的心思:

  赵高是必死无疑的。

  李斯倒是有活命的可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再想被重用那更是天方夜谭了。

  胡亥毕竟是公子,年岁也不大,想来看在宗室的面子上也会留他一命。

  嬴政也在暗自思忖:

  如今天幕透露的消息越来越多,他会逐渐知道更多未来之事。

  到底要如何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定下奖惩之法呢?

  想到出自法家的李斯,他的神色又晦暗了一瞬。

  倒是不急着下决定,至少要把今日明女郎的回答听完。

  身为帝王,嬴政已经隐隐明白天幕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明女郎是“系统”选定的代言人,虽然她并不知道这一切,但毫无疑问,他们有着共同的意志。

  听着刚刚这一段话的意思,明女郎似乎非常厌恶喜好奢华的君主。

  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皇陵是为了事死如事生,灵渠、郑国渠都是为了农桑之事,直道也是为了推行郡县制,只有阿房宫......

  罢了,若仍是二世而亡,就算建好了,也只是便宜了下一个朝代。

  汉朝。

  无独有偶,刘彻那边也在犯嘀咕:

  自己是喜爱华服美饰,但近年来为了备战匈奴,国库里的钱帛都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他连扩建上林苑的计划都一推再推,应该不算奢靡吧。

  更不用说一向节俭的李世民和一向抠门的朱元璋了,纷纷开口叮嘱自己的子嗣们以史为鉴,杜绝奢靡之风。

  “李承乾没能继承皇位,我个人认为,他本人最多占三分之一的责任,而李世民要占三分之二的责任。”

  听了明月这话,龙椅上的李世民一时怔忡,长孙皇后则目露了然,低低地叹了一口气。

  太子李承乾站得笔直,昂着脑袋,不管心中如何五味杂陈,但面上仍强作出镇定之状;年纪尚小的李泰仍不能巧妙隐藏自己的情绪,神情是止不住的雀跃;而历史上真正的胜利者李治,仍在襁褓之中呼呼大睡。

  “其实只要往前追溯一代,就有一位同样没能继承皇位的太子也很有名——李建成。”

  “李渊称帝后,他的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次子李世民征战四方,李唐的大部分江山都是他的功劳,他能力、势力都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甚至威胁到了李渊的帝位。”

  “李渊不得不通过偏宠李建成的方式来压制已经封无可封的李世民。”

  “虽然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死于李世民之手,但李渊对两个儿子的不公正对待,显然伤透了咱们二凤的心,致使他向另一个极端的方向狂奔起来。”

  “他没能得到的公平,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得到。”

  “承乾是嫡长子,有太子之位,以后能继承皇位,就要请最严厉的老师教导他成才;而只是晚出生了一年、就与至高之位失之交臂的青雀,既要在政治地位上进行补偿,又要对他释放自己磅礴的父爱。”

  唐朝的诸位臣工都不禁点了点头。

  明女郎没有说清楚越王殿下有多受宠,但他们这些亲历者还能不清楚吗?

  年仅九岁,封地就多达二十二州且不之官!

  这般逾越礼制,别说太子心惊胆战,他们也怀疑陛下有易储之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