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_凡琳【完结】(29)

  明月提前把数学题算了出来,打算过了十二点就立刻答题。

  下午没什么事,明月索性趴在床上开始看小说,时不时发出几声像鹅叫的咯咯笑声。

  年年在地上趴着格外无聊,又开始自己咬自己的尾巴转圈。

  客厅的爷爷奶奶听到了年年的低吼声,怕他影响到孙女“学习”,开门把小狗抱走了。

  明月更沉浸于小说的世界里了。

  汉朝。

  傍晚,椒房殿。

  卫长公主跪坐在卫子夫身边,翻看着母亲已经处理好的竹简。

  卫子夫拧着眉,一边听着下首詹事的汇报,一边回忆着下午明女郎所讲之事。

  皇后詹事,也称中宫少府,主要负责传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当然,这个职位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大长秋。

  但显然,卫后并不愿与长门宫那位废后争锋,所以这位实际意义上的大长秋,内外皆以詹事称之。

  卫子夫揉了揉眉心。

  今岁朝中有战事,陛下从各处节省开支,内廷也不例外,她也因此格外忙碌。

  好在太子刘据地位稳固,宫外的卫青、霍去病荣宠仍盛,诸宫虽有怨言,但也不敢在自己面前造次。

  她重重地叹了口气。

  但,天幕所言天下皆知。

  按照原本的历史,弟弟和外甥都会“早逝”,据儿也不是当皇帝的材料,未来的权臣霍光尚且年幼,卫家如今的荣宠,像皂角揉搓出的泡沫一般,难以长久。

  自己能看出来的事情,别人当然也能看出来,估计要不了多久,便会有人按捺不住,开始试探。

  奏对过后,詹事并未立刻退下,而是走上前来,低声道:“那位大长秋,似乎遇上了什么难事。”

  卫子夫只微微怔愣了一瞬,便猜测出了长门宫的意图。

  就是不知道,是废后终于想开了,还是大长秋在自作主张。

  思量片刻,她也低声吩咐道:“你派人将此事告诉爰叔,不要多言,他自会明白。”

  “爰叔......我记得,他是董偃的好友。”卫长公主身体微微前倾,靠近了他们二人,“就是他给董偃出主意,让窦太主将长门园献给了父皇。”

  “是个聪明人。”她总结道。

  卫子夫侧头看向自己的大女儿。

  下午的时候,陛下唤据儿前往朝会。

  但谁知,这孩子不声不响地办了件大事,也跟了过去。

  卫长公主神态自若,似乎并不在乎母亲充满着审视的打量。

  但知女莫若母,卫子夫又怎么会看不出,女儿掩藏的紧张与期待呢?

  卫子夫强忍住再次叹气的冲动:这是一条比据儿的路,更难走的路啊。

  詹事低着头,贵人们说话,便没有自己插嘴的份了。

  卫子夫缓缓开口道:“是啊,爰叔是爰盎的侄子,有他居中调和,就算此事出了纰漏,陛下也会看在先帝的面子上,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汉景帝之时,爰盎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也因此丢了性命,算得上是有从龙之功。

  卫长公主眼睛一亮,迟疑地看了母亲一眼:“母后......”

  卫子夫拉过女儿的手,十五岁的少女手指修长,手心里出了一层薄汗,带着冰凉的湿意。

  她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让卫子夫从一众后宫女子中脱颖而出,得封夫人,也打破了陛下不能生育的流言,深受圣宠。

  如无意外,这个女儿会在不久后嫁给某位深受陛下看重的勋贵子弟,和如今的平阳长公主一般,顺遂地度过一生,若她有心权位,甚至成为下一个窦太主也未可知。

  但天幕就是那个意外。

  卫子夫攥紧了女儿的手,气氛凝滞。

  良久,她长出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母后......”这一声母后撒娇的意味更重了一些,卫长公主的脸上,露出了些许雀跃的笑意:“我有一个想法,与窦太主有关。”

  言下之意,是担心卫子夫和馆陶公主旧日的恩怨。

  卫子夫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叫窦太主叫习惯了,便忘记她也是你姑祖母了吗?”

  “不要因为她在政治斗争中的一时落败,就小瞧她的智慧。”

  “只要你所求之事确实有利可图,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卫长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是啊,若是馆陶公主不聪明,如何能获得文景两位先祖的宠爱?

  父皇本已因为巫蛊一事极其厌恶废后,却在窦太主的运作下渐渐消弭了愤怒,可见姑祖母本人,确有可取之处。

  次日朝会,百官奏对,大多议题都与天幕有关。

  讨论告一段落,阶下垂首者众,其中一人微微抬头,便格外明显。

  刘彻认出,那是如今的堂邑侯,馆陶公主之子,废后之兄,陈须。

  有意思。

  窦太主若是有事,多是遣董偃去宫中寻他,少有用到自己这个儿子的时候,刘彻拾起了一些兴趣,问道:“堂邑侯可有什么疑问?”

  “陛下......”见陛下真的注意到了自己,陈须反倒慌了神,嗫嚅了片刻,才复答道,“臣有一表......”

  他迎上了刘彻饶有兴致的目光,哆哆嗦嗦地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恭敬地呈给了殿中的内侍。

  刘彻粗浅地扫了两眼,挑眉笑了:“这是姑母的想法?”

  他将竹简传了下去,站在前排的几位重臣依次看完,神色莫衷一是。

  “回陛下,臣惶恐至极,不敢妄言。”陈须低着头,似乎这样就能躲避集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为废后请封郡主之位。”刘彻高声朗笑起来,“公主之子承驸马之基业,则公主之女当承公主之基业,应改姓刘。”

  “说吧,是哪位高人给姑母出的点子。”刘彻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众人。

  第24章 唐娘子军,宋王皇后 唐宋两朝后续,没……

  汉朝由此掀起的一场风暴暂且不提, 唐朝,李世民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

  排除掉天幕的影响,太子李承乾算得上是无错被废。

  朝中重臣均为此事上书, 进行了一番浮于表面的劝谏。

  至于为何浮于表面?

  毕竟根据明女郎的讲述, 未来的太子是因为谋反被废的,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倒是魏徵,并没有跟风上书,而是朝会后折返入宫, 再次求见了帝后二人:

  “敢问皇后娘娘, 您先前所说‘不可因未来之事而惩现在之人’是否还作数呢?”

  长孙皇后怔愣了一瞬,想起这是之前她为武则天求情时说过的话, 心下一阵酸涩。

  李世民看出了妻子的心绪不宁,他心里又何尝没有对承乾的愧疚呢?

  此时见这家伙咄咄逼人,不由得恼怒起来:“魏玄成!你这是下臣该对君主的态度吗?”

  皇后是小君, 这样质问也不算错。

  谁知魏徵并未像往日一般继续口吐狂言, 而是叹了一口气:“臣并无以下犯上之意,只是想提醒两位主君, 是该针对此事,立下相关法度了。”

  陛下是性情中人。

  因为皇后的求情和自己的上谏, 武则天的篡位之罪容后再议;又因为顾及皇后的颜面和旧日的情谊功绩,长孙无忌的擅权之罪也摆手不提;如今又考虑到江山社稷和前两位皇嗣之间已然不可调和的矛盾, 废掉了太子之位, 但不了解内情之人只会觉得,太子是因未来的谋反之罪被废。

  这样看起来, 有关天幕暴露的未来之事,陛下根本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实在是让人心生忧虑啊。

  魏徵并不像刻板印象里面那般没有眼色, 相反,他的情商极高,擅长在李世民容忍的底线边缘蹦迪,此时言尽于此,点到为止,便先行告退了,留下帝后二人陷入了沉思。

  良久,李世民艰涩开口问道:“承乾......现在怎么样?”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反倒笑了:“他本来挺伤心的,哭了一大场,但看到青雀在地上边哭边打滚之后,就一直在旁边笑,笑得直不起来腰,肚子都疼了。”

  李世民勉强得到了一些安慰。

  他想在脑海里幻想了一下承乾大哭和大笑的样子,却发现根本无法凭空描摹出来。

  李世民恍惚了一瞬。

  好像自承乾被立为太子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孩子情绪外露的时候了,对他的印象,似乎停留在了太子的老师们夸赞他早慧稳重、可堪大任上面。

  现在想来,这肯定是不对的。

  自己像他那个年纪的时候,成日里在外面闯祸,回家还会在父母怀里撒娇耍赖皮呢。

  若是天幕没有出现,他是不是永远发现不了承乾的不对劲?

  心头又酸涩了片刻,李世民才又开口道:“青雀也真是的,他这个年纪,知道太子是什么吗?还为雉奴被立为太子一事打滚,真是......”

  长孙皇后也有些哭笑不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