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刘彻没有怪罪的意思,卫长公主这才答道:“回父皇,儿臣正在和冠军侯说,这明武宗怎么配和父皇相提并论呢?父皇长寿之相,他一个短寿之人,明女郎这样说,真是辱没了父皇。”
刘彻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大女儿用这话在拍他的龙屁。
但看到她和霍去病都是一脸理所当然的认同神色,刘彻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这当然是晚辈的真心话。
不管怎么样,卫长公主这话,算是说到刘彻心坎里了:
天幕出现前他沉迷于求仙问道,不就是为了能多活一段时间,起码不要像先皇一般早逝吗?
看刘彻满意,下首的大臣们也跟着山呼万岁。
对于皇帝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插曲,但卫长公主的境地,显然又悄然发生了改变。
第41章 转让弹幕,李广难封 圣人当起于东南。……
“我的答题结束了。”明月长舒了一口气。
诸朝人也跟着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明女郎答题时,他们能从天幕之中知道更多有用的东西,但也时刻提心吊胆着。
说实话, 算不上什么好体验。
系统缓缓弹出抽奖的通知, 和上个周末一样,都是一百元。
不过明月并没有像上次那么喜悦,反而有些失落:
她本以为会增加一些呢。
但明月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人贵在知足,从系统那里得到的钱本就是额外的, 也没必要因为这个患得患失。
五朝的皇帝们又等了一会儿, 没有等到系统通知他们抽取弹幕的声音,反倒等到了明女郎奶奶的敲门声。
只见明女郎心虚地把灯关掉, “手机”就这样被她随手扔到了一边。
看来要等明女郎睡醒才有机会抽取弹幕了。
诸朝君臣又等了一会儿,看明女郎已经睡熟,这才缓缓地散去。
明月这一觉又是睡到了中午, 好在她没有继续拖延, 粗略地剪了剪视频就很快发出去了。
她顺便翻看了过往几条视频,发现播放量竟然还不错, 评论也有那么几条。
竟然真的有人在看?
有人问她是不是考公博主,毕竟每天一道题, 有历史有数学的,瞧着也不太像是要考研。
明月没敢回。
本来她发视频只是担心系统坑自己, 说是想当个副业赚钱, 但她每次剪辑连个BGM都不加,特效也都是完完全全遮住整张脸的大头。
要是这样还能赚到钱, 真是对不起那些认真做自媒体、学习剪辑技巧、上干货的博主们。
而天幕之下,嬴政抽取了第一条弹幕:
【刘邦还借陈胜、吴广的事搞过营销呢,他预言圣人当起于东南, 结果没过多久,陈胜、吴广真在大泽乡起义了。】
“大泽乡?”嬴政在脑海中回想着舆图,“似乎是在蕲县,和沛县同属泗水郡。”
这里离沛县并不算太远,那就把此事一并交给王贲吧。
刚刚从咸阳出发、准备星月兼程赶往沛县的王贲,很快就收到了陛下的旨意,自觉肩上的重担又增添了一份重量,也感受到了陛下对自己的信任。
大泽乡......这个范围倒是比较精确,看来找到陈胜和吴广也比较容易。
倒是刘邦和吕雉,王贲担心他们此时尚为幼童。
刘邦是土生土长的沛县人,应该比较好找,但从明女郎所言来看,说不定吕家此时尚未搬迁至沛县,那想要找到吕雉,可就麻烦了。
却不曾想,事实会与王贲所设想的恰恰相反。
陈胜、吴广虽然是在大泽乡起的义,但他们只是被秦二世征发去渔阳戍边的路上,途径了大泽乡,遇到大雨失期,情急之下被迫起义。
实际上,两人都是河南人,如今正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好好种地呢。
王贲想在大泽乡找到他们,恐怕是痴人说梦罢了。
而他所担心的吕家,已经在沛县扎根多年。
不知王贲得知刘邦年岁和陛下相差无几后,又该多么吃惊了。
轮到刘彻抽奖时,他却扶着下巴望着天幕,露出了一个狐狸似的笑容,突然问道:“系统,朕可以将这次抽取弹幕的机会交给别人吗?”
【刘彻申请转让奖励中......】
【申请成功!】
【请说出您要转让的对象。】
诸朝一片哗然。
嬴政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赵匡胤惊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朱元璋的面色也陡然绷紧,若是他们知道现代的流行语,那大概会齐声说:
可恶!让刘彻这小子装到了!
不过,他能想到这个,也确实有些东西。
李世民是有些惊喜的,他已经想到刘彻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他还记得上次见面时刘彻的年岁,估计这时候卫霍还尚未逝世。
刘彻只要把机会转让给卫青或者霍去病,三军的士气必然大大提升,卫霍为将为帅对战匈奴之时,也必能如臂使指。
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天幕上的字就变成了:
【刘彻已将奖励转让给霍去病。】
【请霍去病抽取视频弹幕一条。】
上首的刘彻已经笑弯了眼睛,显然他也没有想过能这么轻易地成功。
毕竟系统对明女郎和他们一直都是爱搭不理的状态,但他脸皮一向很厚,想着问一问也不会少块肉,这不,就尝到甜头了。
霍去病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忸怩的姿态,顶着舅舅担忧的目光和表妹羡慕的眼神,他抽取了一条弹幕:
【《史记》确实有个人倾向啊,司马迁因为跟李广关系好,就把霍去病放进了佞幸列传。】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了太史令司马谈和郎中令李广身上。
就算不了解司马谈家庭情况的人也能猜出,这写了《史记》的司马迁,一定是司马谈的族亲。
更何况这朝堂之上不乏司马家的相熟之人,自然知晓司马谈的长子名迁,字子长,如今正在游历天下,网罗天下遗失的旧闻。
想不到这小儿真的继承了祖先的遗志,完成了一本著作,明女郎先前多次引用过《史记》,称作者为太史公,随便一抽的弹幕也知晓他,可见此书确实流芳百世,后世皆知啊。
不过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了,为什么跟郎中令关系好,就要把冠军侯放到佞幸列传?
细思极恐啊家人们!
李广的面色霎时间变得铁青。
元光年间,陛下派遣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那是卫青的首征之战,也是本朝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卫青被封为关内侯。
是的,此战只有卫青那一路胜利。
自己不仅未胜,反倒被匈奴人俘获,假死才得以逃生,回来后又险些被判斩首,幸被赎为庶人。
庆幸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匈奴再次入侵辽西后,陛下又一次想到了他这个老臣,将他起复,任命为右北平郡太守。
他也不负所望,使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
但情况急转直下。
自从今年年初石建去世,他被召回京城接任郎中令后,坊间就一直流传着他与卫青不合的消息。
流言有鼻子有眼的:卫青正值壮年,首战封侯,如今已经是万户侯,而他已年近不惑,历经三朝征战多年,却一直没拿到能够封侯的功劳;卫青不过马奴出身,他可是秦时陇西侯李信将军的后人;卫青......
据说两家子弟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卫青这人一向谨慎,连忙带着儿子们和外甥上门请罪,虽已经官拜大将军,但仍将姿态放得极低。
而他就算心中有气,也只能怨怪自己时运不济。
好在流言因此消弭。
春时再起战事,他被调任为将军,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其余诸路虽有斩获,但其中两路骑兵遭遇了匈奴主力,大败,而自己率领的这一路虽并未伤亡,但也没有任何杀敌俘敌的功劳。倒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在此战之中崭露头角,尚未加冠便已被封为了冠军侯。
那流言又再次兴起了,只不过另一个主角从卫青换成了霍去病,自己更是被比成了戏里的丑角。
天幕出现后,流言倒是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毕竟卫霍二人是明女郎夸赞之人,他李广何德何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
自己虽心中气苦,失了心气,但也心知卫霍二人实至名归。
不曾想他的名字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天幕之上,真是......真是恨不得一死以证清白!
但进殿面圣不能携刀兵,李广就算想自刎也没有工具,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他心中的愤懑之情愈发沸腾了。
卫青恳求一般望向刘彻: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李广将军此时一定羞愤欲死,自己说什么也是无用,恐怕只有陛下所言,才能被他听进去。
刘彻也了解李广的性情:终究是为大汉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将军,真要是被天幕气死在了这里,仲卿身上也会留下污点。
他漫不经心地看向李广,说出来一句勉强能算得上是安慰的话:“弹幕之言,不可尽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