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报了,甚至因为张仲景当过官,情商略高,觉得有愧,还请华佗多吃了几顿,送了不少珍藏的草药。
华佗这段时间过得美滋滋。
快乐让正副太医令都对待公务更加上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又积极地给曹操这些谋士做了复查。
大多数是很听话的,情况都在变好。
比如荀彧,上次是忧思过重,恐伤身体,被建议早起早睡,少想烦心事。
这次检查明显……
身体素质变强了很多,忧思依旧过重。
两位都不用问,就知道这位荀令君,面对建议只听了一点点,那就是伤身体。
于是为了让身体不被轻易伤害,荀令君加强了锻炼。
像荀令君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谋士嘛,思虑过重都是正常的,像某人似乎不怎么动脑子的才是不正常现象。
说得便是郭嘉,郭奉孝。
很怪,曹操的谋士里面就郭嘉毫无思虑,像是没城府的样子,身体却亏空地厉害,喝酒、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
如果不是知道是谋士,两位医师都能代入成纨绔子弟。
脑子摆设,但是花天酒地,多像。
而这一次复查,别人或多或少被修改了意见。
荀令君获得的新建议就是,不要抱薪救火,当务之急还是早睡早起,换一下作息。
有夜生活,但是夜生活是书房熬夜处理文书的荀彧,默默在未来的规划里加上,每隔一段时间喝一次鸡汤,补补。
至于这个时间间隔多久,
再找个医师问问看,就像是锻炼方法,也是找了个医师了解的,学的还是华佗的五禽戏。
叛逆的荀彧的想法并没有被两位医师知道,不过更加叛逆的郭嘉却是早早上来两位的重点关注名单。
因为他在再度获得“禁酒通知”的时候,当场就傻眼了。
已经足足三天没有和来看他喝没喝酒的小学徒说话了,往常郭嘉都会有事没事和人说几句的。
外向,加上习惯性从别人嘴里得到信息,然后自己分析真假,郭嘉是能很自然和任何人聊天的。
甚至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动脑子,鬼才二字,评价他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比如现在,荀彧都还没反应过来天书的目的,当然,也有被曹操耽误了的原因在内,郭嘉已经想好怎么从中牟利了。
“不是我,是我们的酿酒技术。”
吹玻璃这项工艺江思瑶完全没有向他们普及,导致一些必要的玻璃制的辅助器皿还是没能得到,但是用石头雕刻了类似的,却已经是熟能生巧的手艺了。
别说这种胸腔是中空的,就是让匠人们在里头雕花设计一番,都不算无能为力。
玻璃就比较难受了,现在的玻璃工艺并不熟练,能完整地根据天书给的仿古版步骤,做出绿色的玻璃窗,已经是很值得夸奖的事情了,把绿色变成透明无色,又是一个小进步。
官府比民间会快上许多,倒不是说政策偏向,而是人,就拿医生这件事来说。
因为天书,三国时期的医生大多在往曹操这里集中,别的地方也留有,但总归是少了。
官府的医师资源直接就比民间的高上了一大截,其他方面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不过民间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士农工商,和士相关的资源都会往官府这方面倾斜,和农、和商相关的自然是民间更加厉害些。
曹操可是咨询了不少当地的种地老农的,才能有更快的进展。
也多亏了世家大族在书方面是有书就存,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也偏向官府居多。
当然,这些人部分里面,即使天书助推,到底是放不下架子参与泥腿子的事情,不如在曹操这样的掌握话语权的人面前卖个好,万一曹家得势了呢?
在天书显示了魏文帝曹丕的时候,有这样想法的就更多了。
也不怪郭嘉在天书在助力分享知识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薅富商们羊毛。
实在是这段期间,有太多来献殷勤,试图谋个好处的了。
曹操本人是在等这段风气过去的,十分之低调,毕竟是下定决心再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的人,能忍。
忍不了这段时间,也看不清这个局势,为了“魏文帝”来投奔的谋士,都被曹操扔给郭嘉处理了。
郭嘉是军师祭酒,本就是负责给曹操出谋划策的,而他的主意又多又灵活,处理这件事再好不过了。
于是,被曹操放权处理投奔之人的郭嘉,就给人扔到了所有或是成年已经在做实事的、或是未成年但是极为受宠的公子那里。
从那些投机者最想跟的曹丕到最受曹操宠爱,不一定无权争位的曹冲,都被安排了人。
郭嘉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打心底里想着让这群人混战呢。
而酒,则是这些时候来投奔的最少的商户,盐自大汉时期开始官营,天书公开授课,曹操无奈开放了,但也没完全开放,盐、糖、酒的定价还是由官府定价。
是一众谋士、武将在协商之后,投放试点检验过的结果,倒也没人闹事。
但是酒吧,大家一同学习,做出来的酒有各家自己的私藏手艺,风味是大有不同。
即使不如天书上展示的美观,但是有不少是实实在在让郭嘉这个酒鬼魂牵梦萦的好酒,闻着就很不错,试喝更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基建文 南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