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敛财人生[综]_林木儿【完结】(3014)

  除了肯定上进之心以外,两人的态度都是含笑沉默。

  说啥啊?

  啥也别说了。也不能说啊!

  说小老太藏着把钥匙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别管小老太为了什么,果断的拿出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巨款中的巨款的十万块钱,实属不易。受益的还是那些灾民。

  而林雨桐想起那颗被小老太握在手里的子弹,她相信,小老太也确实是真的想拿那钱,干点有意义的事。

  不为别的,大概只为了有一天去了那边,见到那个人的时候心里能坦然。

  大篇幅的报道报纸上天天有,于是林雨桐和四爷是这个表彰了那个表彰。

  四爷挂了个扶贫办主任的职务,专做扶贫的事。

  然后这下真忙了。三天两头的就得下到黄河滩去。

  这事别人倒是罢了,金大婶是心疼的在家里躺了三天。整天在家里算呢。老四家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八十块钱,一年就是九百六十块。加上福利算一千好了。

  一年一千,然后十年才是一万。岂不是要一百年才能挣一百万。

  一百年?

  这钱不光能叫老四两口子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叫清宁连带清宁的孩子都衣食无忧啊。

  一百年清宁都一百零四岁了。以二十岁结婚生孩子算,清宁的孩子都八十多了。

  哎哟喂!

  几代人啊!

  本可以躺在米堆里光吃的,如今却得一点一点的挣,耗尽几代人的心血都攒不齐十万块。

  一想起来,这心肝肉都是疼的。

  跟四爷小声念叨:“那老太太这脑子没毛病?”她是半点都不信那是自家儿子和儿媳叫她捐出去的,自家的孩子什么德行她太了解了。然后又撇嘴,“到底不是亲奶奶,为孩子想的不长远。”这钱要是给我,我能给清平和清宁存着,叫俩孙女舒舒服服的过上一辈子。

  可惜了的!说什么都晚了。

  老华侨在太平镇没有多呆,一个儿孙都没带,就走了。

  身体的原因,也不允许他多呆。

  临走的时候,只想吃一碗小老太亲手做的臊子面,说是想了三十多年了。

  小老太没犟着,反倒是多了几分伤感。大约也是知道,这一别,是真的就永别了。

  林雨桐和四爷带着清宁去了金老二那边,把空间给俩老人留下。

  金老二这边特别热闹,李仙儿抱着清丰也在这边呢。她是什么事都爱打听,什么事都爱问。林雨桐不爱跟她说小老太的过去,就岔开话题:“清丰可都三岁了吧。怎么说话这么费劲?没去给看看……”

  两岁多才开口说话。虽说男孩开口一般是比女孩晚吧,但这晚的就有点多了。

  如今都三岁了,说话总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出蹦。就会叫个爸妈爷奶,然后回说‘要’‘不’‘给’这一类的词意外,没听见说别的。

  这要跟清平和清宁比起来,说实话,这嘴笨的不是一星半点。

  李仙儿面色一变:“看啥看,贵人语迟!人家包公五岁才说话呢?咋了?”

  包公是不是五岁才开始说话的,这个不可考证。

  但还在现在说话不利索,到底是因为本身属于话语迟的那一类还是属于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话语迟,那要万一是孩子的耳朵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不是?

  认真对待,宁叫枉了,别叫误了。

  这才是做父母该有的态度吧。

  这孩子林雨桐从来没抱过,本来想接过来偷偷的瞧瞧的,再不好,再讨厌这两口子,也跟下一代无关吧。

  结果李仙儿抱着孩子就下坑,拉着脸蹭蹭蹭的就走了。

  金大婶心里存着疙瘩,晚上的时候,就偷偷跟金老头说:“……不能是真有毛病吧?”

  这谁说的准呢?

  金老头被闹的一晚上也没睡着,辗转反侧的。早上起来,金大婶就塞了二十块钱过去,“给老大送去,有毛病没毛病的,先叫到医院瞧瞧去。”

  那两口子过的,如今也是兜里干干净净没有几个子。

  钱都递过去了,金大婶又抽回来,“还是我亲自去的好,那俩个,不靠谱……”

  于是,清平送过来给小老太带了。

  金大婶这一去,金老三就必须跟着去。要不然怎么办?老大两口子骑自行车,叫自家老娘走着去还是跑着去。

  得了!耽搁一天时间,开拖拉机送去吧。

  那何小婉也说要去,“孩子叫我妈看着,我可长时间都没去县城逛逛了。”

  那就去吧。

  底下铺着小麦的秸秆,上面加一床褥子,人往上面一坐,被子盖上。老三心疼自家老娘和媳妇,给车帮子上插上木棍,绑了塑料的棚子在上面,避风的很。

  一路上开的也不快,省的风大叫后面坐着的老的小的受罪。

  去了医院,直接就找了凤兰。其实去儿科直接找大夫就行,但金大婶就觉得熟悉的人推荐的比较好。

  凤兰特别热情,拉着金大婶是婶子长婶子短的。

  带着去找了一个老大夫,也不用挂号,过去就直接给看了。

  得出个结论:幸亏来的早,要不然真得耽搁孩子最佳的学习说话的时机了。

  怎么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