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思想都不会是无根之水,被概括成“无为而治”的道家之中的刑名法术,是法家的祖源。
当时秦国主流的商君一脉,算是(秦)晋法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晋法家就是指韩魏赵三晋之地,商鞅将他的思想拉去秦国兜售,变法,晋法家由此在秦国发扬光大。
所以韩非和商鞅的学说源出一系又有不同,到了秦国有发展的土壤,而相比于商鞅,韩非的法又是温和派的。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都说黄老在稷下学宫没落之后衰落了,但是秦崩之后突然就四面八方拼凑起来一大帮子的黄老学派。汉初陈平、萧何、张良全都是黄老派(看这三位也知道,黄老的手段是很自由的而且很能治国烹鲜的),而这仨分别来自原本的魏国(陈平)、楚国沛县(萧何)、韩国(张良),这些人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修了黄老。
总不能真就是儒生被嬴政坑光了(也已被证伪),世界上就死剩下一大片的黄老吧?那理论上真正应该漫山遍野的法家都死哪儿去了?
因为对汉儒时代来说,单独法家已经无所谓了,法家被扭曲成纯粹的严刑峻法治国工具,秦倒塌之后政治实验彻底失败,法家在汉代被彻底批臭。大问题还是要防着黄老-法家连成一线死灰复燃。比如突然像宣帝这种脑子清醒的实干派,忽然来一句“霸王道杂之”,那儒生不就绷不住了。
顺便不妨重新理解嬴政作为一个吕不韦教出来的秦国国君,为什么会那么欣赏韩非。为什么他本人前期行事手段都很冷静温和,也身段灵活,从不吝惜于撒娇【bushi】、容人、信任,看起来特别健全,最应该年轻气盛的时候都比小米手段温和,也没有小米那么多横行霸道的抽象事,此后很多受过专业帝王教育的君主反而没他健全,他被主要批评的“暴政”,不算背儿子的锅,再不算六国排斥,也基本集中在死前几年。
他并不是没有前朝暴君可以参考,战国拟人的可多了。
为啥要梳理这条线呢,当然是因为这和太后视角息息相关啦,她可是摄政太后啊。政治动物不仅是单纯的争权夺势,也有政治主张和积极的政治参与。
[6]儒墨显学:不知道为啥在很多文里看到这个说法,就,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CPU都快烧坏了。
首先单纯从历史事实上来说,战国“儒墨显学”这个说法就显然忽略了前期稷下学宫聚集的大量黄老学派,还有中后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法家呀,怎么会只算儒墨呢?
我查了下这个说法源出自《韩非子·显学》,大概就是他总结了当时两个比较大、很多分支、且都自认自己“尧舜”顶正宗的显学派,论述了“儒分八派,墨离三支”之间的异同,描述儒、墨两派当中学派分立对峙,互相争斗,无法兼容,并且认为对方“非愚则诬”的问题。那他论述这个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引出,“儒墨不行,我们道法行”的观点呀。对他来说儒墨两派都是要被否定的学术垃圾。
【荀子批评过当时儒生大量执着于《诗》《书》不懂变通,评了一大堆腐儒、贱儒、陋儒、偷儒等等罪状,骂得可难听了,而且每条几乎都可以在后世对号入座】
而用韩非嘲讽的话来佐证战国时候儒墨才是显学,这,这,不就是断章取义么。
——
【注】秦赵都是嬴姓赵氏,严格来说嬴异得叫赵异,不过在赵国姓赵的已经不值钱了,所以为了方便区分非我族类,让老嬴家当个邯郸城显眼包吧,请勿细究。
本人其实不太混史圈,也不怎么看史同,闲着没事的时候会吃两口蜘蛛网,相对更热衷琢磨这些蝇营狗苟【阴暗】。
所以我坚定维护从上党郡全体军民到秦国太后娘娘每个人的参政议政权,历史是英雄的历史,但更是人民的历史。我相信英雄者的灵光一闪,也相信每个灵光背后都有时代的成因推演。
过两天要复工,没几天的好日子过了,能不卡剧情我就尽量不卡。
第95章 《千秋》(二)
“快, 快,多少?”
水果台广播大楼,留下来值班的数据监控人员正开着远程视频, 焦头烂额地迎接领导的指导。
水果台上一部同时段的电视剧反响一般,到最后大结局时掉剩下0.83%,搞得整个3月份的财报都惨不堪言。
本来签约时还要酌情注水,现在有接档剧,水果台高层急不可耐就要把《千秋》上马播出。
承接前作遗留的部分观众,水果台和网宣叠加,搭配方可以、孙晶、众多影星和《千秋》题材等多个噱头,《千秋》的开播收视率1.83%,倒也算勉强过得去。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后续观众的留存情况才是重点。
片头曲过后, 收视率略有上升, 在长公主开始回忆朝堂之事时,小小地下跌了一个小台阶,然后止跌,进入一条相对平滑稳定的阶段。
第一集结束, 收视率停留在1.45%。
将近80%的观众留存率, 对于《千秋》这样一部开头没有什么“激烈”情节的作品来说, 这个成绩已经让人有些意外。
“唔,难道是因为画面和表演质量好吗?”
数据分析师自言自语,就连他刚刚也无意识地跟着剧情投入了进去。
“虽然说没有特别激烈的大情节,但是每个小情节给的信息量都很足,画面信息丰富, 而且逻辑关系很顺畅。怎么说呢, 这个剧本的人物, 塑造得都很有生活呀。”
旁边同事道。
两人简单议论下,写了个小结先发给急不可耐的领导参考。
第2集、第3集。
随着剧情展开,电视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53%-1.85%当中上下浮动。
21:43,第三集结束,最终完播收视率1.8%。
作为一部女主古装剧而言,这个数据勉勉强强。
数据部松了口气,好歹算是保留住了水果台的基本盘,接下来就看明天播放时候的观众黏性了。
时间来到22:00,《千秋》登陆网络播放平台。
这个世界评价网播剧集质量,不同平台之间算法略有差异,但主要都是根据全网用户的播放、搜索、互动、分享行为综合得出“热度”。
具体算法根据用户的观看数据(比如播放次数、时长、留存率),评论、转发、话题热度,再比如托拽、收藏,网络相关主动搜索等综合得出。
通过这种多维动态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有效的参考数据。
另外考虑到情志病的愈演愈烈和全球化信息茧房的蔓延,政府包括平台也都鼓励制作针对不同群体观看体验的作品。
实际上,方可以相信就算在情志病未有泛滥的平行世界,随着娱乐可选项的增加,不同题材的核心观众也自然会分流吧。
所以《千秋》项目制作组的首要目标,就是希望:即使脱离真实的历史背景,仅仅作为一部普通的古装电视剧,《千秋》对观众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以电视播放收视率来说,前三集的成绩还行;
网播方面,P站和水果台两家网站加起来的首播脱水数据一般。
“不过剧集的有效弹幕互动、截图分享指数特别高,网络热度居然甚至达到3000+。”
水果台的分析员有点挠头,最后归结为可能是话题度较高,而且电影演员比较多。
*
4月3日
第四集播出。
吕不韦向长公主赠送珠宝,以做小伏低相救嬴异人为名,夸耀马服君赵括之能。
赵棠见朱岚作为随侍跟吕不韦前来,顺带调侃了一句。嬴异注意到她。
吕不韦提出公子异人年岁渐长,居邯郸城大不易,需要一位知礼女子操持家事,撮合二人在一起。
第五集:在赵棠默许下,赵丹撕毁与韩婚约,长公主棠下嫁于已故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王大量封赐,表现出赵括极大的重视。
鲜花着锦的婚礼上,宾客们议论着前线战事,日益亏空的财政。主婚人平原君又新添的门客。廉颇老迈,数次小败依然坚壁不出,疑似拥兵自重等等。
与此同时,邯郸城的另一个普通院落中,赢异与朱岚办了一个简陋而颇有妙趣的合卺之礼,左右邻居前来凑热闹。
翌日,赵丹驾临妹夫家中,询问赵括对长平战事看法。
而吕不韦提出请赢异认其父安国君嬴柱的正妻华阳夫人为嗣母,以获取华阳夫人的支持,主动表示愿为其奔走。
平均收视率1.98%。
网络热度4000+。
4月4日
第六集:
中原大旱。赵国撤免廉颇,换赵括为大将。公主棠分发资粮,鼓动自己封地、门客及国中百姓支持前线。赵国再次汇整出二十万青壮赶赴前线,于廉颇所部合计四十万大军。
秦国得秦间消息,暗中替换大将白起。双方换将,秦军佯败。
消息传回,邯郸满城喝彩。异人出入遭人嗤笑白眼,赵棠意气风发,对嬴异与朱岚夫妇二人一笑置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娱乐圈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