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_灯笼壳子【完结】(41)

  也因此,袁淑华作为小女儿就格外招父母疼些,年轻时候堪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怕她后面找了个短命鬼、不肯再嫁、还一意孤行一拖二,外祖父母都只一个劲儿心疼。

  常言道:“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亲戚间这个道理也一样。

  所以袁淑华当年一拖二还拿爹妈补贴的时候,也是被人在背后嘴过几句的,其中就有这位表舅妈,背后没少跟方可以的大舅妈蛐蛐。

  她只以为新妇和小姑之间有天然的阶级矛盾,没想到大舅妈转头跟袁淑华吐槽了个干净。

  艺术生培养专家袁女士不请自来:“别听可可乱说,这孩子就是害羞,拉不下脸。可可,你不是上过什么什么台的节目吗,问一问又不碍事。”

  太后发话,方可以自然表示遵旨。

  其实不用联系电视台,手机里就有前广告片大导王祥老师的联系方式。

  没错,王祥老师。

  方可以是老板娘靳茜慧眼识才特意签的良驹,《秘密》是SE的嫡中嫡,王祥老师却没有如原本靳茜预料的那样,一味食古不化,成为SE的优化对象。

  王祥导演危急关头反而突然顿悟。他文思泉涌,抠着点边角料经费,仅用20天就赶出部不错的恶搞整蛊风格限制片。虽然还是下三路,但因为融了一大堆洗浴店、三温暖、KTV的颜色梗,非常有生活,又没有之前那种能人所不能的可怕体位,非常普世,取得不错的反响,借此获得靳茜的珍贵缓刑名额。

  此后更马不停蹄,痛定思痛,反省自己之前过于孤高的“文人脾性”,主动找方可以破冰。

  其身段之灵活,令张制片都直呼上当被骗。

  那其实方可以从头到尾和王祥也没产生什么正面矛盾,真论起来,王祥甚至还算是“方可以”的入行师傅,带了他好几个月。

  所以王祥一折腰下交,方可以也就从善如流。

  相逢一笑泯恩仇,双方表示大家都是一个公司的自己人,守望相助才能为公司服务,活生生一段能上访谈节目的佳话。

  方可以一直觉得,比起导演,王祥更像是一个生意人。

  果然方可以这边刚起了个话头,那边王祥闻弦音而知雅意,立刻表示你侄女就是我侄女,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豪爽之情令人感动。

  方可以连忙说:“表的,表的,都快出三服了,有合适的机会给小姑娘试一下就行,不合适也不要紧。”

  “行,那让咱表侄女去玩一下,不用有压力。海城是吧,有了,就过两天,下午2点明珠国际影视城那儿就有组,年龄正合适啊,让你亲戚到时候报我名字,我跟那边说一下。”

  别说表舅妈,连带她儿子兼方可以表哥两口子都为这娱乐圈效率惊呆了,可算对“家里出了个全国知名导演”这事有了点实感。

  一起吃瓜的小字辈纷纷开始申请鸡犬升天套餐,这个问xx流量是不是真有女朋友,那个问xx女明星有没有do脸,还有问xxx的演唱会内场票小哥能不能搞到……

  袁女士这下可算是扬眉吐气,十年前的隔夜仇也算翻过去了。

  一边享受着表舅妈的吹捧夸赞,一边风轻云淡地洒洒水:

  “小孩子擅不擅长、有没有天赋这都是说不准的,总归现在有这个条件,多试试总没错。

  “表嫂你也知道,如如和可可也都是从小练的童子功。现在不是都说:出名要趁早嘛,电视上还说那些练习生啊,好多才十一、二岁就跟公司签约了,每天除了读书,还要练跳舞、唱歌。子涵要是真想走童星这条路,那就更要抓紧机会呀。”

  表舅妈听了连连点头。有没有在袁女士的光辉下自惭形秽不知道,但看起来袁女士比她亲小姑还亲,一直说回头就把乡下的老母鸡杀了,给袁女士带走。

  方可以外祖父已经快八十岁了,这两年耳朵不大好,讲究一个随缘听力,这时候笑呵呵道:

  “试镜,什么试镜?小李又写新本子啦?他上次那个戏好看,就是写得忒慢,这都多少年啦。”

  大舅在旁边笑:“是可可给子涵找了个试镜让去试试,不是雪亭写新戏了。”

  “新戏?新戏叫什么名字啊?”

  大舅:……

  方可以在百忙之中表示这么多我记不过来,大家拉个群文件吧列表吧,回头有空我慢慢填。

  他刚逃也似地出来,就听到这句话,然后右下角就浮现出一行系统提示,提示她又触发了一条支线任务。

  好家伙,高老师的那条任务还一直记挂心头,旧的不去,新的又来。

  方可以假装去拿糖,偷偷打开系统面板。

  “4.支线任务:【过气编剧的不甘】(接受or拒绝)”

  “任务介绍: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剧,李雪亭已经8年零7个月没有工作,正面临被市场无情淘汰的窘境之余,大儿子需要筹钱买房,小儿子刚高考完毕,一年后要出国交流,母亲身体欠安,妻子家庭主妇多年,正是中年危机暴发的时候。多年前呕心沥血的作品市场反应冷淡,更让他对自己的水平产生质疑,他思考是否要改行去开滴滴或者送外卖已经长达半年之久,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请宿主想办法解决李雪亭的困境,帮助他下定决心。”

  “任务提示:无”

  “任务奖励:健康保险*1”

  方可以感到有些压力,不动声色地跟长辈打听。

  在一番旁敲侧击和七嘴八舌后,方可以汇总了手头的信息:

  外祖父说李姓某人和他们家没什么血缘关系。此人姓李,名雪亭,其父与外祖父是上世纪中叶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又到一处,相处几十年,所以两家也算是世交。

  李雪亭这名字一看,就知道他父母必有一方是个文青,李雪亭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小时候书法绘画也颇有一手,为人文质彬彬,据说还曾经是太后娘娘的初恋(大舅妈偷偷透露)。

  他长大毕业后就投身戏剧行业,在话剧团工作几年,后来又专职当了戏剧编剧,也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大舅说:“你当时要学导演,咱们还商量过要不要找雪亭的关系介绍人照顾你,结果成绩出来你直接去夏京了,那就算了,雪亭的关系没那么远。”

  袁淑华也听腻了千篇一律的吹捧,凑过来吃西瓜,闻言吐槽:“真留在海城也难,雪亭哥自己都照应不过来了。”

  方可以:?

  原来李雪亭多年前曾应邀写了两个本子,都是长篇电视剧,一个改编,一个原创。

  尤其是原创的那个本子,他写得呕心沥血,光是故事原型就酝酿了好多年,接了项目后又花费三年时间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拍摄的时候他是主创之一,不论导演制作,还是几位演员都非常尊重他。

  他也投桃报李,不惜动用自己在话剧团的人脉,请了好几位从来不演电视剧的老艺术家负责重要配角和配音工作。

  总而言之,就是全剧组上下一心,务必要打造出一部人人都是老戏骨,话里话外都是戏的精品。

  李雪亭当时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放话说这部戏旨在给古装历史剧打样儿。

  说他们要打破传统影视叙事一味歌颂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桎梏,做出突破,他期待国内历史剧将以此为基攀上新的巅峰。

  听上去都感觉内娱有救了。

  结果这戏凉了。

  凉得一塌糊涂,亏得血本无归。

  可怕的不是骂名,可怕的是骂名都没有。

  袁淑华有些唏嘘道:“其实我也不太懂,我当时这部戏全程追完了,节奏慢是慢一点,也确实没什么帅哥美女,不过真的挺好看的,我一集都没睡着,还看哭了好几次。”

  舅妈说:“老爷子很喜欢那部片,集集不落,他也不知道这部片子亏得血本无归,咱们也不敢跟他说。”

  舅舅袁叔英说:“是啊,每回雪亭过来,老爷子就夸他这部戏写得好。时间久了,雪亭都不敢过来了,只逢年过节把东西送我手上,跟老爷子就说忙。老爷子还真以为是雪亭成了大编剧忙,其实他忙啥呀,自打那部戏之后,他都好多年没接项目了。”

  方可以问:“不是说写了两部戏,那那部改编的呢?”

  袁叔英一愣,有些不确定道:“应该也不怎么样,我都没听说动静。”

  “哪儿啊,那部根本就没播。”袁淑华更清楚点情况,

  “那部戏拍到中途出了点事,我忘了主角被查出来吸Du还是偷税,后面卷进了一些事,反正没拍完就腰斩了。连亏两部,那家公司也垮了,一来二去雪亭哥就被传成行业毒瘤,这才没工作了。”

  “所以你那时候报夏影我还挺反对的,你李伯伯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把心挖出来写东西给人家看,结果人家还不买账。这事儿找谁说理去?只能血往肚里咽。”

  袁女士又啃了口西瓜。

  方可以若有所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娱乐圈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