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回忆时,我一再发现,我常常能够清楚地记得年少时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但是当我开始为革命献身后,我就把自己忘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不是绞尽脑汁地去回忆,就不能回忆起任何有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能回忆起的只是关于国民议会、革命或者共和国的事。我能够滔滔不绝地向您讲述每次会议召开通过的那些法案,以及法案提议的日期和形成的过程,但要不是特意去想,我完全记不得我个人经历的那些事。对此,我询问过许多人,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数。由此,我认为,年龄对我们来说,并不具有曾经的那种意义。”西比尔下穿白丝长裤,上着蓝色礼服,身披三色绶带,她的衣着和在场的许多人别无二致,但她注视着所有目光,并以自身占据了那所有目光的中心,她的答辞是如此漫无目的却又使人心服口服,“我们本身是由革命所塑造,被其历史洪流裹挟推搡而行,无论是谁,哪个年龄段的人,都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我们都将变老,不管我们曾经是有多么年轻!”她很礼貌地对奥特里夫神父说。
--------------------
作者有话要说:
六月份到现在,游戏时长100+,真的太离谱了,要是换算到码字,起码十万字是有了,但是,我还是想先一周目,嘿嘿。
原谅我吧。
第89章我们之所以建立它
西比尔劝潘德森派德兰去罗曼指挥未来的战事,理由是德兰出生于丰查利亚山地地区。
“据我所知,那里的人一出生就会爬山,就跟贝尔佐克的人一出生就会划船一样。”西比尔说这话时,完全不脸红。
潘德森没那么傻,他看过德兰的相关资料,他知道德兰出生在丰查利亚群岛的索不拉城,而不是索不拉的山区,要知道,索不拉城的海拔高度几乎与海平面持平。
这支带有罗曼标识的军团不同于其他专用于国内稳定的几支正规军军团,是特别在外国干涉军进攻迪特马尔时成立的,在前阵子德兰随同东南军团与罗曼人在迪特马尔东南边境交战时,这支军团已经和罗曼人打了差不多两年仗,胜仗不多,败仗不少。
潘德森不同于安希姆,他希望罗曼军团能够击败外国干涉军,解决迪特马尔东南部的外患,最好能够攻入罗曼王国本土,占领其北部。
很明显,在当前这个局势下,这个命令有点痴人说梦的意思,尤其在一个军团单独作战的情况下。因为罗曼军团总人数只有两万多人,但罗曼王国加上国内卡弗兰人的驻军,至少有八万人。
但潘德森的确希望德兰能够重振无精打采的罗曼军团。
他有收到德兰写给他的亲笔,德兰表示不愿意继续在内防军就职,那么他就该给德兰一个能够与内防军司令相配的职位。
年龄在潘德森这里向来不是什么问题,有时候为了追求刺激,他常常会改变一下身边的环境,任用其中的几个年轻人。
而且,罗曼军团并非抗击外国干涉军的主力……当西比尔向他如此提议时,他几乎是将西比尔所说原封不动地告知了其余的几位新督政,让西比尔能够向国民议会告知政府有关于德兰的任命。
新督政们中的布鲁图照旧嘲笑了一遍西比尔,然后和同僚们对潘德森的意见表示赞同。
因为潘德森的评价明显更接近他们想要的事实:军队主要任务是保卫共和国领土,而其次就该保卫亲共和国的国外势力,最后理所应当以共和国的身份向世界输出革命,将所有受苦的群众都从贵族的压迫下拯救出来,维护世界稳定。
那么,迪特马尔国内就不再存有压迫群众的贵族了吗?
当然没有了。
安希姆倒台后,所有因为政治原因而入狱的人都被放出来了,虽然释放的结果证实有不少刑事犯和□□一同被释放,社会治安受到了极大影响,但的确不存在有谁因为触怒了某人而被抓捕入狱的情况。
那些被所谓‘革命家’煽动起来的农民,迫不及待开始以暴力私分土地,原本的土地改革变成了一方单纯地向另一方的抢劫,相较以往,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了一点点良心,实际上是一分钱也不用付的,而政府对此采取了默认态度,因为耕地经营的更加集约化使得在农业中大规模应用机器成为可能,能够更多地使用矿物质肥料增肥土地,1565年6月份收获的小麦产量相较于去年同期,足足高出了一倍,曾经贵族们难以做到的事情,现在轻而易举就完成了,至于失去了土地的那些人……他们可以去工厂做工嘛,反正现在已经没有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禁令了。
要说这些新获得大片土地的农民是不是还是通常意义上的农民,那肯定是的。
不能因为一些农民得到了比别的农民多得多的土地就将他们开除出农民的行列吧。
就算已经不是了,又有什么呢?
迪特马尔的国王最开始不也是卡斯特雷利亚帝国治下的一个农民吗?有人兴许要说这是谣言,但不管是何种伟大的人物,追溯他们的祖先,不都该是亚当与夏娃的后代吗?谁又比谁更高贵?
农民怎么啦?这样大片的土地只要能够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一代哪怕只能增长百分之一,三代之外,就不会再有人想起他们的农民身份了。好吧,如果那时候农民身份还代表着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他们倒是很乐意被称为是农民的。
除了这些外,在潘德森成为共和国首脑人物的日子里,他还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组建起了迪特马尔银行。
由后来的历史可知,迪特马尔银行将是迪特马尔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中央银行。但是现在,这家银行刚开始成立的目的是向政府提供400万迪特支持军事,以期望战胜后的回报,不过迪特马尔与外国干涉军的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在当前还是只有上帝才知道的事。
在战争还持续的日子里,迪特马尔银行一直致力于重整政府债务。
要知道,向共和国政府提供军费的并非只有这一家银行,包括德雷蒙家族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它们都可以充当这样的职责。
迪特马尔银行看起来和其他银行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以经营贷款、公众存款、发行银行债券为主要业务。可以说是集中了当时所有最赚钱的金融业务。
但有政府为其背书后,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迪特马尔银行不仅收购德雷蒙家族银行的银行券,还收购波尔维奥瓦特所有能够与它为敌的银行银行券,然后组织人去这些银行挤兑,使得这些银行要么破产倒闭,要么为其收购。
在6月底的时候,迪特马尔银行责无旁贷地接过了国债承销权,确立了其在波尔维奥瓦特的霸主地位。
刚才,我们说的是迪特马尔银行是波尔维奥瓦特银行霸主,还不是迪特马尔银行业霸主。
那么,迪特马尔银行是如何成为迪特马尔银行业霸主的呢?
弗朗索瓦·埃蒂安作为财政部部长,最近在新政府中相当得意,在没有开征新税的情况下,他天才地创造出了‘偿债基金’这个词,将每年超过预算的两千万迪特资金引入一个基金,用来累计利息,而这笔基金最后将会用来偿还国债,考虑到最近国债在强制措施下卖的很好,他正打算将这项措施进一步扩张,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迪特马尔银行银行券只能在首都市区流通,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大家还不清楚横空出世的迪特马尔银行是什么。
之前的波尔维奥瓦特银行也很少涉及乡村,乡村有自己的金融体系,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可以称呼这些机构为‘乡村银行’。
这些乡村银行的前身往往是一些金银匠铺,人们拿着金银找专门的匠人做首饰,在正式拿到货前,就需要将金银寄放,凭借取货单取货,后来取货单转变成了存款证明,于是,匠铺也成为了乡村银行,主要是为本地人汇款,替本地人向首都缴税。
这个过程当中,毫无疑问地是,汇款是需要汇票的,哪怕单笔数额都不大,但是积少成多,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埃蒂安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希望迪特马尔银行在全国打响招牌,能够在全国拓展营业网络,方便之后向全国销售国债。这样的话,乡村银行必须进城。不然,就需要被关闭。
垄断乡村银行票据清算的行动势在必行。假如行动顺利,这之后的乡村银行将会全部受制于迪特马尔银行。
7月11日,德兰开始乘马车前往在边境的罗曼军团司令部。从接到任命状到出发的这些天,她不仅尽全力了解自己所要带领的这支军团,也尽可能地希望为自己的军团提供充足的军饷和物资。
说起来有些好笑,罗曼方面全部的战局经费不到5万迪特,这还不够德兰她自己的年薪。
但打仗没有钱可是不行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相爱相杀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