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一到军团司令部,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就去劫富济贫吧?
西比尔倒是愿意为此去赌场赌博,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这样的行为也太容易引人注目。
作为政府长官之一的西比尔通过第一手消息正是从此处发现了‘商机’。
在革命爆发后,乡村银行一直是某些地方政府用来对付首都征税和国债贬值的一个办法:银行互相签发的汇票可以在不用兑付的情况下进行流通,这样,可以不用铸币和兑付就能缴纳税收。
而且这些乡村银行几乎都由地方商人控制,都是空壳银行,没有任何金银储备,所以相当于只印刷废纸,就能来搪塞首都。
这些地方政府总也没忘记在财政部门交替时打点其中的一些关键人员,而国民议会的议员们绝大多数也不懂财政,在革命爆发的这几年,这些地方政府的财政居然就这么混了下来。
不用向首都缴税的过程是非常幸福的。
在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在较为偏远的某些省份,制造业的相关成本已经比波尔维奥瓦特低了约百分之三十。
作为共和国,受革命思潮影响较为深重地区的民众普遍把征税视为暴/政,财政部门要说服这些地方政府正常纳税,只会激起类似于曾经温和派和激进派那样的外省与首都的对立。
为了禁绝外省继续忽悠首都,弗朗索瓦·埃蒂安作为财政部部长向新的立法机构元老院和五百人院提交了议案《关于国家信用的报告》,要求将乡村银行的金银全部储备于迪特马尔银行,给予迪特马尔银行票据清算的特许状。
垄断了汇票清算,统一了货币和国债市场。这样,哪怕民众们不愿意纳税,政府表面上也没有向民众们征税,但是税实际上已经都收到,进了政府的口袋。
人不愿意交税,我们可以对货物征税;你要说你没有货物,我们可以对用以流通的货币本身征税。
长期看来,货币一直是贬值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货币一直都在贬值,这是货币的固有属性,就是剥削。
几乎毫无风险的同时,还能带来另外一个好处:社会稳定。
纸币印刷的再多,也不会流到金字塔的底层,首都政府如果垄断了这些钱的使用,就不存在外省与首都的矛盾,外省人与首都人的矛盾。因为除了首都政府,大家都是一样的穷。
这样,曾经吃过的松软的面包,就会成为往后余生可以大说特说,特别去回忆的一种甜了……
埃蒂安的这些行动还需要时间见效。
西比尔瞄准的是潘德森所建立的迪特马尔银行催生出来的迪特马尔证券市场。
在议案之后,迪特马尔银行将会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责,但民众们还不知道这一点,银行股本5000万迪特,其中督政府股份只有1000万迪特,也就是说,剩下的五分之四,都要靠市场发行股票,从市场投资中进行募资。
7月4日,迪特马尔银行股票开始上市。所有股票在几个小时内被认购一空,当初在国债泡沫中变得一贫如洗的那些人们是如此惊奇地站在一旁,嘲笑着现今人们的不长教训。
8月4日,仅仅一个月,迪特马尔银行股价就从发行价的25迪特飙升到了325迪特。在这时候,跟之前的国债泡沫一样,所有人,不管是官员、商人、技师、店员、还是学徒和家庭主妇……大家纷纷倾囊而出,推动着股价的进一步飙升。
紧接着,波尔维奥瓦特开始盛行各种各样的传闻:迪特马尔银行将要收购贝尔佐克银行,贝尔佐克商业联盟打算将旗下的所有银行合并……几乎所有的银行股价都在飙升。
一批类似于房产中介的股票操盘手开始租用固定场所为他人交易股票提供咨询和买卖服务,这是最早的一批经纪人。
1565年8月21日,包括胡波德在内的24个经纪人在巴蒂斯特街的爆炸案原址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签订协议,史称《咖啡馆协议》,这些经纪人组成了一个有价证券交易联盟,这就是波尔维奥瓦特交易所的前身。
自此之后,金融,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迪特马尔的命运。
在这个月西比尔写给德兰的信中,有这么几句话:“证券市场的灵魂是公开、公平、公正,但是在知道内幕消息的情况下,我们和普通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站在一个起点进行竞争。银行深知我们讨厌它,但是它从未把我们放在眼里,因为它深知:我们之所以建立它,不过是为了使一群骗子发财,使国家中诚实和勤劳的人受损。”
--------------------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内容灵感来自于英格兰银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一银行和纽交所的相关背景。
银行法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使一伙骗子发财,事国家中诚实和勤劳的人受损。——托马斯·杰斐逊。
第90章……战争
7月26日,德兰抵达了罗曼军团位于东南边境的司令部。
司令部位于一个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是一个培养教会传教士的机构,是个远离城区的深宅大院,当然,选中它做司令部很大一个原因是它有一些简单的教室和宿舍。
修道院的修士们和军团的军官们隔壁而居。
次日她初见麾下的师长们时发生的一件事,不仅给师长们,而且给所有的年轻罗曼军团士兵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罗曼军团一共有五个师长。
让·史怀哲的年纪最大,在迪特马尔正规军中服役有三十四年,参加过和克斯尼亚的战争,在革命爆发后一度考虑过退役,但是因为这几年的战绩相较而言不错,在1563年便晋升为了师级将军。
皮埃尔·奥赛罗现年38岁,曾经是个香肠贩子和舞蹈教师,不要问一个人怎么能同时从事这两份职业,他在军团中的外号为‘骄傲的土匪’。
克斯利托夫·冯·萨尔德恩亦是38岁,革命前在家乡瓦廷斯克卖水果,这是几位师长中,德兰唯一比较熟的,他是在贝尔佐克围攻中立功,因而晋升为罗曼军团师级将军的,在东南军团与罗曼人的边境战争中,作为罗曼军团的一员,表现出色。
穆梅尼亚人穆斯塔法·阿塔图尔克32岁,和其他人相比,有一把非常浓密的黑胡子。
拉特里耶·德·洛朗塞曾在东方军团效力,东方军团在迪特马尔军区体系当中是最受重视的,受其出身影响,虽然同样是师级将军,他在五位师长中,对德兰的到来表现的最为轻视——如果没有德兰这个空降兵,按照他的想法,他是几位师长中最可能成为司令的。
最开始来见德兰的是史怀哲和萨尔德恩,奥赛罗和阿尔图塔克到早餐快开始时才来,而洛朗塞,直到德兰问完这几个师的位置、装备、士气和实际多少人之后,仍然没有出现在应该见面的餐厅。
洛朗塞的传令兵告知她:师长正带着三百多名新兵练习编队。说是之前就定好的安排,不能临时更改决定。
有什么新兵需要一个师长亲自带队练习呢?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洛朗塞对德兰这位年纪轻轻的司令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欢迎,假如德兰不能处理好此事,她在军团中的威信将无从谈起。
德兰就带着她这几位师长去了洛朗塞训练新兵的操场,她来时的动静不大,但足够洛朗塞在她抵达前知晓,不过,洛朗塞师直到她表明身份时都没有放她进营房,还是萨尔德恩以强硬的态度使得阻挡的士兵不得不让开,她才能有幸得见洛朗塞是怎么站在操场旁边,抽着烟,看着军士们在大操场上把新兵们赶过来又赶过去。
洛朗塞师的军官们都打扮的十分漂亮,服装笔挺,穿着灰大衣和十分合身的制服,和他们相对的新兵们简直像是从贫民窟里捞出来的一样,肮脏的制服下,德兰甚至能够看到一些虱子在纽扣间时隐时现。
洛朗塞终于看到德兰了,他第一时间对于德兰的态度是:快步走到左翼排头的一名士兵跟前,扬起鞭子,狠抽对方的脸,一面吆喝着:“你的眼睛哪儿去啦?没长眼睛吗?你妈的,怎么站的?我揍你个狗崽子!罚你到一边去做两百个深蹲……”
正在对排长们下令的连长看到自家师长的这番举动,转过头去,似乎是对此场景见怪不怪,又似乎是不敢有什么奇怪。那个新兵用许久没洗的大衣袖子擦了擦肿起的脸上的一道血痕,因为缺水起了几层皮的嘴唇不住地哆嗦着。
德兰听到身边几位师长说洛朗塞做的太过分,但是没人愿意主动插手此事:还不能断定德兰的能力,不知道德兰这个司令能干多长时间,他们还不愿意与自己的同僚结仇。
又过了一会儿,洛朗塞看见一名新兵在立正时没有收好腰腹,就像老鹰那样朝他扑过去,但在才举起手中的鞭子时,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德兰盯着洛朗塞像是湖面水纹那样翻涌的背部肌肉,低声说:“别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相爱相杀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