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书玉是发难的,岂能轻易做了受难的。
只见她没有动作,任由那两只利爪朝她袭来,但就在距离不到两尺,即将砸上的当口,步幅极小的一跺右脚,好似迈上个矮台阶,两只利爪就好似被紧紧抓住,瞬间蔫吧,消散无踪。
祝余见状暗暗磨牙。
儒门能够后来居上,位列三门,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功法够特别、够难缠。
修持功法的儒门弟子越觉得自己有理,施展出招式的威力就会越强,借机破关的大有人在。
这也是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不仅能在儒门中生根发芽,近些年还愈演愈烈,颇有些势大难制的深层原因。
抛开儒门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内部斗争不提,顾书玉手脚不动就接下了这两道霹雳,显见得目前处于认为自己极度有道理的阶段。
祝余犯了难,凭他的本事的确可以拿下人,但动静绝小不了,顾书玉又是个已经知道自己成了投名状的明白人。
而唯有拉拢了儒门,玉京城才能说是真正握在手中了。
可任由顾书玉这么质问下去,他还真怕大师姐心态彻底崩溃,从今后一蹶不振。
那他将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不过他是一个买卖人,分量多少早就心中有数,于是不用思索就做出了决定。
你们儒门选的这个投名状不行,我们不认可,换一份再来!
孟随云比祝余想的更坚强,也更爱惜“纸张”。
她的软弱仅出现了一瞬,就重新收入妥帖完美的皮囊之中,速度之快足以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幻象。
孟随云把闷声抽泣的韩良和拉起来,然后恢复成那副找不到半点瑕疵的完美模样。
拢手于袖,哪怕整个人瞧着只有一口气吊着了,说出来的话也能在地上砸个坑:“对,我知道。摘星做事从不瞒着我。”
顾书玉竟被反将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诡异的展开不是她设想好的节奏!
她想过许多种孟随云的反应,慌乱、震惊、强颜欢笑、故作镇定,独独没有大大方方的直接承认。
节奏被打乱的她反而有点慌了起来。
一旁的祝余已经黑着一张脸,用目光给她凌迟了。
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没有收回的道理。儒门修士死心眼子和犟驴的大众绰号也绝非虚妄。
楚摘星这个能让各方都满意的天选之子如今没回来,生死未卜是不争的事实。
看情况,有九成九的概率是因为孤身犯险,做饵被叼走了。
而唯一有能力说服楚摘星不去冒险的孟随云明明知道一切,却选择了坐观。
这是何其的不负责任!
顾书玉把心一横,周身气势愈发狂烈,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睥睨姿态逼问道:“那你为何不拦着她!”
孟随云很是了解这些儒门修士对找到一个明君,然后辅佐于她/他,创造太平盛世,好青史留名的执念。
所以还是那副八风不动的清冷模样:“顾班直又是如何知晓我没拦着她呢?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亦或者是有知情人向你诉说?
若是最后一种,你不妨说出此人名姓,我与他当面对质如何?”
顾书玉语结,不敢置信地看着孟随云,好像重新认识了她一次。
看来上次所见的强势,还是保守了。
顾书玉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儒门中人向来不纠结这个,讲不过道理就讲道德属于基操。
抛开事实不谈,你孟随云真就做了劝阻之举吗?
好在顾书玉还没有卑劣到这个地步,她收了咄咄逼人之态,认真地说道:“你若劝了,她当不会行此险招。”
即便执意要做,也不会如此不留后路。现在这么后悔,早干嘛去了!
孟随云笑了,还是很完美的笑容:“你说的一点不错,我的确没劝。”
顾书玉被这一句话噎得差点爆炸,你还真敢认啊!
她感觉自己好像被劈成了两半,明明她内心已经有了笃定且不会更易的答案,却又希望孟随云给出切实的证据推翻她的一切结论,好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希望。
但孟随云冷酷又残忍地掐灭了她的希望,而且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其自身的希望。
顾书玉对孟随云的印象又多了一个,狠决。
从来不认为自己会逊色于人的她在此刻产生了明显的动摇。
孟随云似乎一点没觉察到顾书玉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淡定从容地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只要是摘星想做的,都可以。”
顾书玉讶异于这个答案,更深叹孟随云对楚摘星的宠纵。尽管这个回答听起来是那么的不靠谱,但她心中莫名地就信了三分。
她试图在孟随云的脸上找到更多佐证,但孟随云已经转过身去,双手按在了城砖上,唯余一个萧瑟又坚毅的背影。笼罩在周身的破碎感一点点变成了云雾,紧紧包裹缠绕,让人再无法靠近窥探。
云从龙,云雾随身是龙族突破的前兆。
“摘星目前性命无碍,且安心。”孟随云的声音穿过浓雾,清晰地传入耳中,抚平因焦躁而翻滚不休的内心。
“顾班直你方才对我说写给皇英卫换防的手令太粗糙了,像是假冒的对吧?”
孟随云这个弯转得太急太快,差点闪了顾书玉的腰,得亏她打小接受的是最为严苛的文臣教育,所以勉强还是接住了:“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强强 年下 仙侠文 御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