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7章 前路
◎心里的期盼渐渐被磨灭。◎
晨光铺满清玉院时*,燕姒叫泯静带人把书房的窗户都打开了。
这里空置半年,要通风,晒晒太阳。
丫鬟们进进出出忙碌,澄羽把躺椅搬到外边廊子下,让燕姒先坐着,他过去帮忙搬东西。于延霆办事极快,公主府小院里的东西都亲自去替燕姒搬了回来,其中许多箱子装着燕姒的书,得归置到书房的置物架上。
燕姒病还没见大好,脸色苍白呈现病态,腿脚也使不上力,不好走动,人便懒洋洋地倚在躺椅上,用绣鞋有一下没一下的点着跟前的地面。
她盯着这些人忙碌身影,见到小竹和小菊抱着药箱,去问泯静这些东西放哪儿,听她们的说话,便耐心等,等到她们忙完这趟,就招手把人喊到面前来。
小菊问:“姑娘有什么吩咐吗?”
燕姒的目光滑过她身上新换的忠义侯府丫鬟服饰,又见她鬓发梳成于家女使统一的双髻,犹豫再三,终还是问出了口。
“你们回来的时候,可见着二公主了?”
小菊说:“殿下没回府,说是在宫里忙呢。”
燕姒微微扬起下巴,又说:“自我回来,她一直没回过府?”
小菊肯定道:“一直没回过。”
燕姒接着问:“那你们回来的时候,可有人拦着?”
“侯爷亲自去的。”小菊笑说:“前院的人哪里会有胆子拦我们。”
燕姒垂下睫,无精打采地道:“哦。”
她没什么再要问的了。
心里的期盼渐渐被磨灭。
小菊和小竹还没走,二人相互对望一眼,小菊眼珠转了转,支支吾吾片刻,又喊了一声“姑娘”。
燕姒刚走了神,抬头说:“怎么?”
小菊直言道:“咱们为什么突然就搬回侯府了?还回公主府么?院里的人回来就在问,我和小竹问过泯静姐姐,她也说不知呢。”
回去?
燕姒很失望。
她霎时想到那封和离书,又联想到唐绮这几天没表个态,甚至不曾过问,她难过道:“回什么回,又没人想让咱们回,自去忙吧。”
小竹小菊蔫巴巴地,像是也跟着燕姒失望了,她们前脚刚刚走,前院的女使后脚就到。
来人在台阶下对着燕姒福身,有礼有节地说:“姑娘,侯爷明日要前往喻山,让您在院中备午膳,他过来这边用。”
燕姒听着这话,赫然反应过来,原来明日成兴帝就要落葬了。
五日,转瞬即逝。
她翻了手背抵在额前,斜眼看外头烈日炎炎。
“晓得了。”
秋老虎凶人,国丧时期,棺椁等不及地要出宫,皇嗣护灵,百官随行,唐绮会去的吧。
二公主单方面写下了和离书,燕姒搬回忠义侯府,此事她还未给家中人一个明确的说法,于红英让她想是走是留,她好没有想好。那份和离书要到吏部去登册,于家和皇室这门亲事才算彻底结束。
她舍不得。
唐绮啊唐绮。
为何要这么折磨我?
燕姒在心中自问,手摸着膝上放着的锦盒,得不到一个答案。
锦盒里边装的是唐绮送她的小玩意儿,有响水郡郊外赠的兔皮钱袋和小铜匣子,有去年中秋宴赠的白玉飞燕钗和投壶赢来的彩头夜明珠,每一件,都是燕姒的珍宝,她将它们放在一处,小心珍藏。
这些物什或许算不上多么贵重,可于她而言却重要至极。
因为——
它们昭示着,曾经唐绮有把她捧在心尖儿上。
倾慕她。
渴求她。
而并非她愚蠢地一厢情愿。
可究竟是不是一厢情愿,这几日下来,她自己都拿不准了。
-
午时,于延霆和于红英一块儿到了清玉院。
女使们将饭菜摆好,于红英身边的随侍将众人挥退,饭厅里只剩下三个主子。
他们要说话,人就都候在了外边。
于延霆胃口好,吃饭吃得香,抱着一块猪蹄儿啃上面肥瘦各半的肉,卤的东西入了味儿,配上青菜素汤解腻,一口咬下肉食了,再喝上一口汤,满嘴都是香喷喷的。
他没说话,于红英拣几筷子素菜,搁在碗里没吃。
“姒儿。”
燕姒心口发紧,放下筷子道:“嗯?”
于红英坐在她对面,探寻的目光投过来。
“明日大丧,太子殿下让银甲军和锦衣卫随行,椋都城内留神机营和御林军坐守,你可看明白其中的关键。”
于延霆刚咕咚吞下汤,筷子指着燕姒,有点恼地说:“你就不能等她将饭好好用完,非赶着趟儿地问。”
老侯爷心疼孙女儿,于红英能理解,但她更觉得,家中有长辈慈爱,便也要有长辈严苛,否则子孙惫懒倦怠,最后经不住大事儿。
“您晚些时候要回军机处议事,还要集结银甲军做预备部署,哪里还有时间等。”她那双锐利眼睛盯着燕姒,不容置喙地道:“该你做决定了。”
燕姒恍惚间意识到这后半句话暗含别的意思,她错愕抬头,看向于红英。
“我的决定,此刻很重要?”
于延霆说:“兔死狐悲,唐国皇室搞了一出又一出,咱们尽忠,可不能愚忠。”
燕姒听糊涂了,试探性地问:“又发生了什么事?”
于延霆立时住了口。
燕姒茫然地左右看看他们,于红英便道:“有什么不好讲的,昨夜‘予字队’来报消息,太子和二公主将周氏带出宫去,在北郊林子射杀了,周氏死前放出了个消息,说当年奚国和亲路线是由昭皇妃泄露给景国的,她说得有鼻子有眼,我们猜,八/九不离十。”
“什么???”
哐当一声响,燕姒失手打翻了碗,大半碗饭摔个七零八落。
于红英顿住要去拿筷子的手,没想小姑娘反应这般大。
“你也觉得不可思议是么?”她畅所欲言道:“初听时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左右一想,当初奚国要和唐国联姻,婚事定了之后,那位和亲公主是秘密送来的,半道上怎能那般巧合遇到景贼,这条路线由鸿胪寺卿和成兴帝共同商定,几乎是没有第三个人再知晓,只能是有人泄密。”
燕姒一点都不相信。
她分辨道:“周氏一直记恨二公主,姑母岂知她不是胡乱攀咬?为了挑拨太子和二公主的关系。她在十足把握时动的手,结果输得一败涂地,哪能甘心?这时候,说出此事,让太子信以为真,要定昭皇妃通敌叛国的罪,二公主只她母妃一个亲人,何能同意?届时就是兄弟阋墙。”
于延霆“唉”了一声,丢了骨头擦嘴。
燕姒不明白。
于红英便解释道:“当初昭皇妃是反对二公主娶奚国和亲公主的,这事儿还得提辽东杨门,他们祖辈全是鼎鼎大名的将军,定了家规,凡子孙后代,皆不可与异国人通婚。昭皇妃已为成兴帝做了深宫囚鸟,哪里肯再背不孝之过,为此,同成兴帝大吵了一场,迫得成兴帝当着元福宫一众宫人的面儿,直言二公主姓唐,这事儿才不了了之。”
如此说来,昭皇妃有动机。
但为这一口气,何至于通敌?
燕姒仍旧坚持道:“昭皇妃那个性子,几乎可以说是与世无争了。出身将门,家国大义印刻在骨子里,如何能做得出这样的事,这有违常理。”
她不愿信昭皇妃通敌叛国,其实根本上来讲,是不愿信当初害死自己的人,是唐绮的母妃。
若真是昭皇妃,那此人也未免太可怕了……
于延霆父女两个见识得比燕姒多得多,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皇室里头乌七八糟的事儿数不胜数。
于红英跟着道:“哪怕不是昭皇妃,也是皇室里的其他人,跑不掉,重要文书都存放勤政殿,寻常人等摸不着。所以,于家先前战死沙场的儿女,还有……”
她说话间,垂头看了看自己的腿。
燕姒大气也不敢出,目中惊恐,隐约猜出了于红英后头的话。
于红英五位手足,于延霆五个孩子,分别都死在了战场,还有她腿上落下的终身残疾,这些都是谜,于家人哪里那么经不起磨砺,其中的门道,只怕是唐国皇室脱不尽干系。
这顿饭谁也没有心思吃了。
燕姒不作声,于红英就接着方才的话继续道:“咱们还是远离朝堂做守将吧。若明日远北侯动手,阿爹有把握破局,徵儿留在椋都,你若离了二公主,便可同我们一道回辽东。你可愿?”
“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