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锦鲤小夫郎后,被夫君宠上天_柳絮章台【完结】(52)

  “婶子说这话就外道了,咱都是同一个村子里住着,举手之劳的事儿,等方宇成亲了,我再来好好的喝顿喜酒,沾沾喜气。”云巧笑道。

  朱翠兰忙不迭的点头:“这是一定的,到时候谁不来也得让你这个保媒的来啊,快,进来坐会,为了我家的事儿忙前忙后的,多费心思,进来喝口水歇歇脚。”

  虽然朱翠兰盛情邀约,但云巧出来的时辰不短了,他怕再耽误家里头夫婿该担心了,于是摆手道:“不了,婶子,我回去晚了家里那口子该担心了,这都晌午头上了,我也该回去了,后头成不成的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知道,那我就不留你了,等方宇定下来了,我一定包个大红包给你。”朱翠兰看他去意已决,便不再挽留。

  “行,那我就等方宇的好消息了。”

  朱翠兰把人送了出去,嘱咐他路上慢点,这才乐呵的把消息告诉杨冬湖去了。

  这是好事儿,说给谁听没有不高兴的,杨冬湖脸上也是乐开了花,他对这方面没经验,一个劲的问朱翠兰要准备什么。

  “按照规矩是要双方儿女先相看相看,等到真的定下来了,那时再考虑聘礼的事儿。”

  朱翠兰下定了决心,她们是男方,相看场地可不能马虎,还是上回的美膳楼,她让赵河去提前定了桌比上回更贵的酒菜,为的是给安锦家留个好印象。

  赵方宇知道杨安锦同意了相看,高兴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个劲儿的嘿嘿嘿傻乐。

  “别傻兮兮的,学着机灵点儿,见了面嘴要甜,可别像上回那样一句话也不说,人家能看上你才怪了。”朱翠兰拍了一下赵方宇,叮嘱道。

  赵方宇嗯了一声,脸上还是止不住的傻笑。

  晚上赵河回来,说定好了酒席,朱翠兰找杨冬湖帮忙,明天去告诉杨安锦家一声,就在三日后的美膳楼。

  这份喜悦一直持续到晚上进被窝的时候,杨冬湖把这事说给了赵洛川听,赵洛川听到这事儿也是乐的不行,借此机会又搂又亲的占了好大的便宜。

  俩人在被窝里笑闹了好一会儿才睡着,杨冬湖记得朱翠兰的交代,准备明天一早就去。

  第69章 绣桃花儿

  村里的房子墙挨着墙,院对着院,哪户人家里发生个大事小情的,肯定逃不过好事儿妇人的眼睛。

  昨儿云巧来了一回,今儿就有人来张兰珍家探听情况。

  大杨村有个外号叫三歪的,年轻前不正混,得了这么个混名,年轻的时候差点就说不上媳妇,他娘托了好多人,给他说了个寡妇带孩子的。

  那时候人人都不看好他家,总觉得那寡妇心眼子忒多,说不定哪天就跟人跑了。可一连好多年过去了,寡妇不仅没跑,还给三歪生了个白胖儿子。

  有了儿子后三歪也肯找点儿正事做,一家人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那寡妇是个泼辣的性子,许是因为死了任夫婿的缘由,若是不泼辣些,孤儿寡母的还不让人欺负死。

  三歪媳妇心眼算不上多坏,就是爱凑热闹,谁家有点啥事儿都少不了她,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得来的信儿,得知云巧昨天在杨安锦家里坐了好一会儿。

  媒婆去家里还能有什么事儿,张兰珍家里两个孩子都还未成亲,大儿子被王杜鹃的姑娘缠的死死的,小哥儿前两日才拒了一个,云巧来不管是给谁说媒,说出去都要被村里的妇人津津乐道半天的,三歪媳妇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杨冬湖早晨起来吃罢饭,一刻也没耽误,早说早好,省得生出事端来。

  张兰珍长久的没看见杨冬湖了,就算是听了杨安锦和云巧说赵家是如何如何对他好的,真到了猛一见面的时候还是被惊了一跳。

  杨冬湖从里到外都像换了个人似的,若说穿衣打扮上赵家为了糊弄人,给他穿的好点儿堵人的嘴也不是没可能,张兰珍惊在杨冬湖的行为举止上,如果不是被真心对待,现在怎么会出落的这么大方?

  杨冬湖今儿特意打扮了一番,还让赵方初给他梳了个好看的发髻,把赵洛川送的银兰簪子别在了头上,为的就是让张兰珍瞧瞧自己变化多大,不用自己开口夸,张兰珍自己就能察觉出来,对赵家印象也能更好点儿?

  既是旧识,怎么着也得寒暄几句,哪能一上来话都不说两句就直截了当的说事儿,说出去多没规矩。

  杨安锦知道杨冬湖今天来是干什么的,头一次没出来迎他,而是一个人躲在屋里害羞。

  杨安辰初六就去了镇上,还没到农忙的时候,他爹趁着有空跟他一起到镇上做工,这会儿院子里就张兰珍和杨冬湖两个人说话。

  俩人寒暄着,张兰珍话里话外间都透露着对赵家人的满意,杨冬湖嘴角弯弯,看来这一早上的心思没白费。

  其实杨冬湖和三歪媳妇两个人就是脚前脚后,错开都没有一盏茶的功夫,他刚也是刚坐下没多久,凳子还没捂热,三歪媳妇高声喊着“兰珍”就进了院门。

  杨冬湖话还没说到点儿上,有了外人插足他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就等着三歪媳妇走了再说,要不然被她听了去,明日村里该传遍了朱翠兰摆阔气的闲言碎语。

  “兰珍,家里来客人了?左一个右一个的人天天往你家跑,你家亲戚还真不少嘞。”三歪媳妇去哪儿都不拿自己当外人,去屋里搬了凳子毫不客气的往张兰珍身边一坐。

  张兰珍笑道:“亲戚哪有这么多,我看你真是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咱大杨村嫁出去的哥儿你都不认识了?你再仔细瞧瞧他是谁。”

  杨冬湖只跟杨家人有仇,跟其他人又没有什么嫌隙,还不至于拉着个脸,他跟朱翠兰学了不少的相处之道,这下正派的上用场,脸上也是热情的笑道:“婶子。”

  “咱们村子里哪个孩子我不知道,嫁出去的哥儿我怎么会不认识,莫不是你在诓骗我吧。”

  “这有什么好骗人的,你再仔细瞧瞧。”

  三歪媳妇眯起眼睛打量着杨冬湖,过了一会儿才道:“瞧着眼熟,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来,那你说说,这是哪家的?”

  张兰珍笑着不说话,还是杨冬湖主动开口道:“婶子,我是冬湖。”

  “哟,冬湖?你是冬湖?是村西边杨家老三那个冬湖?”

  杨冬湖点点头。

  张兰珍开口道:“瞧不出来吧,现在冬湖是越长越标致了。”

  三歪媳妇嘴里还是惊叹,当初杨家那点破事村里都传遍了,还以为冬湖会被赵家那个克星汉子磋磨死呢,现在看来不仅没被磋磨,反而还过上了好日子呢。

  “我真是瞧不出来,这变化的也太大了,要是在街上迎面走来我都不敢认。”

  “那是,别说你了,就是我也不敢认啊。”

  三歪媳妇还不知道要坐多久,张兰珍怕杨冬湖跟不熟的妇人说话会不自在,便把他支去了杨安锦的屋里。

  “冬湖,安锦在屋里绣花儿呢,你去替婶子瞧瞧他绣好了没,要带什么话你跟安锦说就成。”

  昨儿云巧才走,今儿杨冬湖就来了,张兰珍当然不会认为他只是来串门子的,有什么话跟安锦说也是一样的,安锦都十八九了,总不能话都传不明白。

  “哎,那婶子你先坐着,我先进屋里去瞧瞧。”杨冬湖起身跟二位婶子打了声招呼,往里屋去了。

  杨安锦心思都不在绣花儿上,支着个耳朵听屋外的动静,他到底是个不谙世事的哥儿,说亲这样的事儿对他来说还是会觉得羞臊。

  杨冬湖推门进来时,就看见杨安锦别别扭扭的红着个脸坐在床上。

  “安锦,婶子叫我来看你的花儿绣好了没。”

  杨冬湖的主动开口也没换回杨安锦瞬一句话,他还是低着头摆弄着绣花针。

  杨冬湖主动同杨安锦坐到了一处,接过他手里的帕子,抿嘴笑道:“这桃花绣的真好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安锦,你在想什么呢。”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尚未婚配的男男女女以出门去踏青的名义聚在一起,俗称“寻春节”。

  若是有人在节会上看对了眼,就会互送一枝桃花来表达自己爱慕,回去后跟父母言明后,就能促成一对美满的姻缘。

  因此桃花多被文人墨客用来描述男女间爱情的美妙,桃花在私下里也被叫做月老花。

  第70章 村头闲话

  杨安锦听出来杨冬湖嘴里的打趣,佯装恼怒道:“你学得愈发坏了,什么时候学会吟那酸溜溜的诗文了,什么桃之夭夭,就是个开在春天里的寻常花罢了,怎么到你嘴里头就变了意思。”

  杨冬湖抿嘴一笑:“你瞧你,反应这么大做什么,就提了一嘴桃花又没说其他的,夸你的花儿绣的好也不行,你也太难伺候了。”

  杨安锦心里直发虚,嘴皮子也抵不上杨冬湖利索了,这会儿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杨冬湖见好就收,打趣了两句也没再让杨安锦继续羞臊,他们两个就不用那么客气了,杨冬湖直接说明了来意:“婶子说在美膳楼里定了个席面,有什么话两家人坐下来慢慢聊,让你和方宇哥也接触接触,看看性子上能不能合得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