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众人启程回了渔湖。
接着便是由穆酒点齐兵将,出发攻打京城。
这是最后一仗,没有霹雳炮的加持,全靠冷兵器对峙,以及主帅的领兵能力。
而这恰巧是穆酒最擅长的。
城外,曲花间将人送出十里地外,终须一别。
他将一把新做的弩箭递给穆酒,“我等你回来。”
穆酒接过弩箭,面上没什么表情,眼里却满是温柔,他郑重点头,“等我回来接你。”
“好!”
穆酒带着军队扬长而去,官道上尘土飞扬。
很快,扬尘散去,大军也不见了踪影。
半个月后,第一封战报传回渔湖,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
燕王亲率十万精兵,与穆酒同等数量,一人分攻两个城门。
饶是他费劲心血,发动猛攻,手下兵士死伤无数,也没能攻破京都那坚固的城墙。
反观穆酒,同样是猛攻,死伤数量却极少,雷厉风行地攻破了京北门。
城门一破,大势已去,燕王仍不肯死心,当初讲好是谁先入主皇宫谁就赢,如今还有最后一次机会。
他带着人借道京北门,想先一步攻破内城和皇城。
可他本就慢人一步,穆守疆哪会给他机会?
等燕王紧追慢赶顺着被破的内城门赶到皇城外,皇宫门口的笙旗早已换成了曲字旗。
万事皆休,燕王输得彻底,只得带着人退回徐州。
穆酒暂且还顾不上他,因为攻破皇城时,他并没有捉到徐广义,只在皇宫佛堂里发现了躲在神龛下的幼帝。
幼帝当了多年傀儡,一朝被遗弃,只得惊慌失措的躲起来。
被发现时还以为自己死定了。
可那位传闻中凶神恶煞的穆守疆并没有伤害他,只是询问了徐广义的去处。
原以为这不过十来岁的小少年不可能知道徐广义的部署,没想到他竟然知道一些。
他这些年状似被徐广义养废了,整日两耳不忘窗外事,上朝时也木木呆呆的,却意外的心有几分成算。
借着徐广义不把他放在眼里,也没什么防备,屡次偷听他与心腹谈话,得知了他为自己留的后路。
幼帝带着穆酒找到密道入口,还准确说出了城外出口的位置。
穆酒当即派出几波人马,一波沿着密道追击,一波快马去到城外堵截,令一波则搜查京都内外城,以防他折返回来以求灯下黑。
可惜到底是晚了一步,从曲军和燕军同时抵达京郊,徐广义就知道大势已去,一面令人收拾细软准备逃跑,一面亲自出面稳住朝臣和守军。
等大军入了城,他第一时间带着家小亲信钻进了密道,连不知何时躲起来的小皇帝也没管。
不过他大势已去,掀不起什么风浪,穆酒派出人马追查后便不再管,而是着手准备迎接曲花间入京的事宜。
-----------------------
作者有话说:是谁鱼漂一直动但是拉不上鱼我不说。
是谁一到钓点就踩到shi我也不说。[爆哭]
老天都在提醒我认真码字别搞些有的没的。
第140章 入京
收到最后一封战报和穆酒的家书后, 曲花间便让人着手开始收拾行李。
他来到这个世界足足十一年了,还从来没去过京都。
此次一去,大约就要常住在那里了,要收拾的东西不少。
在渔湖住了五年有余, 他们一家人的东西既多又杂, 收拾起来十分费神。
随行的人亦不少, 穆老和曲酌自然是要随家人在一起的。
除了他们还有管家曲福和儿子一家, 岑欢岑喜两兄弟, 以及两对双胞胎, 还有府中暂无实职的幕僚若干。
林林总总一大帮子人,热火朝天的收拾起来,其中最为不舍的,要属穆老和曲酌两爷孙。
‘老木头杂货铺’即将关张, 穆老和伯雷搞起了停业酬宾, 低价甩卖存货, 每日从早到晚守在铺子里, 与来买东西的熟客们依依惜别。
而曲酌呢?向来低调的他恳请父亲资助,亲自筹备了一场小宴邀请师长和交好的同窗吃了顿饭,以作告别。
宴席过后的几日, 他也没有懈怠,虽是办理了退学手续,但还是每日前去听课,下学回来后才收拾行李。
这孩子一向以两位爹爹为榜样, 素日里过得朴素,穿戴玩物方面倒是没有太多东西要收拾,除了每年家中长辈们给准备的衣饰礼物,便是各式各样的书籍。
他看书看得杂, 除了正统的四书五经,儒释道三家名篇典籍以外,上至天文星象,下至地理游记,工科农书应有尽有。
曲花间看着那一箱箱满满当当的书籍,头都要大了,便是他自己也没有看过这么多书,也不知道一个曲酌一个十岁的小孩儿,如何完成这庞大的阅读量的。
“狸奴,你这书也太多了吧!都看完了?”
他指着一个装着各种山川游记的箱子,低头看向曲酌。
曲酌不好意思地抿嘴笑笑,“还没有呢,游记话本算是闲书,我只闲暇时偶尔看一看,还有一半没有看过。”
一半也不少了,带着杂役过来帮忙收拾的曲宝惊异地翻了翻那些书籍,“小少爷,您这些书都哪里来的啊?也太多了。”
“经义典史是学院发的,游记杂书是在书局买的,这一箱那些孤本是黄夫子和石夫子借给我誊抄的,哦,还有一些是池夫子送我的。”
“这些都是你抄的?”曲宝看向曲酌手指着那个箱子,惊叫道。
“这怕是有几十本吧,得抄多久啊我的天爷!小少爷你怎么不叫小贝帮忙抄?”
小贝是曲花间专门给曲酌找的小厮兼玩伴,比他大两三岁,也跟着在新学读书,抄抄书是没问题的。
他性格比曲酌活泼些,在曲府又没受过什么磋磨,与昔年的曲宝差不多,被曲酌当成性子跳脱的小哥哥养。
听他提起自己,小贝连连叫屈,“小的倒是想帮忙,可少爷不肯呀。”
曲酌笑了笑,“夫子没限制时间,我便得空抄一些,倒比光用眼睛看记得牢些。”
“你读书用功是好事,可也要劳逸结合,别一味地读死书,闲暇时玩一玩,或是锻炼身体都是可以的。”曲花间摸摸曲酌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
别家大人都是劝孩子用功读书,他却得劝儿子别太用功,传出去怕是要气死许多家有‘逆子’的父母。
曲酌点点头,“我知道的,干爹教的那套炼体拳法我每日都有练习的,爹爹。”
曲花间闻言无话可说,但还是叮嘱他要多休息,没事出门和朋友游玩一番,曲酌皆是乖乖点头。
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曲花间微微叹口气。
在湖面结上第一层薄冰的时候,穆酒总算回来了。
曲花间也部署好渔湖的一切,稍作休整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京都方向出发。
水榭外,一队装满行李的马车静静停靠在路中间,只等着主人出门来便可以出发。
红砖铺设的宽阔道路足以容纳六辆马车并排同行,此时却人满为患,路过此处的车马根本无法通行。
曲花间和家人以及随行的其他人一同走出曲府,见到的便是这番场面。
渔湖大街上人头攒动,县里县外的百姓天不亮就到了此处,翘首以盼。
“出来了!大人出来了!”
离曲府最近的百姓见到人出来,兴奋高呼,很快这个消息就顺着人流往远处传去。
这些人都是来给曲花间送行的。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叫他们知晓曲花间会在今天离开渔湖,并且大概是不会再回来了。
渔湖县的百姓都是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流民,昔日家乡遭遇灾祸,流离失所,是曲大人救了他们。
给了他们粮食度过灾荒,还让他们有了赖以生存的田地,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这么多年来,来到这里的百姓没有冻死饿死过一人,也没有受过欺压委屈。
渔湖县美好得像是诗文里的世外桃源。
这些东西是谁给他们的,百姓们再清楚不过。
曲大人于他们,是东家,是镇长,亦是再生父母。
如今他要走,百姓都知道他是奔前程去了,说不定以后还会当皇帝。
百姓不敢阻拦,但求相送一程,他们带着家中最拿得出手的礼品,想要送给曲大人。
可任凭大家苦苦劝说,曲大人手下的人都不松口,无论如何也不肯收下这些礼物。
几位在百姓当中很有名望的乡长被选为代表,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朝曲花间行礼。
“大人,听闻您要离开渔湖去往京城,从此山高路远怕是再不得相见,还请大人收下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吧。”
曲花间看着这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有些感动。
自己这多年来的经营,终究还是值得的。
但他还是婉言拒绝了乡长,“乡亲们这份心意曲某领了,但东西就不拿了,路途遥远,行李太多也是不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强强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