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117)

  两人连连点头答应下来,终于租下合适的铺面,王瑛高兴极了,赶紧让马钱子回去叫人来帮忙收拾屋子,抓紧时间开门做生意!

  *

  另一边陈青岩一行人乘船也终于抵达了扬州。

  本来是决定八月末启程南下,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近来莱州倭匪猖獗,接连有船只被劫,闹得人心惶惶商船不敢出海。

  新上任的莱州州牧叫许大滨,之前是澄州水师总督,最擅长水战,带着水兵在海上清了一个月,将倭匪重创,海上这才平静下来。

  九月下旬粱伯卿带着三人坐上南下的船只,一直到苏州渡口后再换乘马车,终于在十月初九抵达了扬州城。

  坐在马车上,粱老开始跟他们介绍起来。

  “古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字里行间就能窥探出扬州城的繁华。再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的美人,也是闻名于世。”

  “扬州瘦马极为出名,富商们专门收养一些年幼的孩子,从小教授琴棋书画,待养到十二三岁挑选出模样身材最出挑的,送到达官贵人身边供其享乐。”

  正是因为扬州美人出名,扬州的青楼妓坊也多,河上还有画舫和游船,风俗业可谓是全国闻名,不少风流才子为睹佳人风采,专程来此地留下不少千古名句。

  陈青岩听完这些并没有向往,心里反而排斥的厉害,想起妹妹十二岁时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这些小姑娘就得供男人取乐,实在让人厌恶。

  青淮和青松倒是挺好奇的,二人还未成亲,想法也比较单纯,就是想看看扬州瘦马有多漂亮。

  入城时粱安拿出令牌,小吏都没怎么仔细盘查,直接让一行人进了城。

  粱家在扬州城是大户人家,尽管如今已经有些没落了,但粱伯卿还有三个兄弟在当地任官,下面的侄子也有官职,可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粱伯卿有十多年没回老家了,祖宅一直由他三弟弟操持。

  马车进了一条胡同,走了约一盏茶的时间,粱安道:“前头就到了,这条胡同就是老爷家。”

  “啊?”三个人惊诧不已,之前只知道师父家境不错,没想到竟是这般殷实!

  也难怪,寒门难出贵子,粱老自幼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祖父粱秋实曾任扬州长史,其父任扬州司马,只是到他这一代没做官。

  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自然不是寻常人家能比拟的。

  马车穿过巷口来到正街,终于抵达大门口,离老远就见两尊石狮子,门头上挂着硕大的牌匾,上头刻着粱宅两个大字。

  粱安上前敲门,不多时门房出来询问他找谁?

  粱安拿着粱伯卿的私令道:“大老爷回来了。”

  门房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躬身请安,然后叫人恭恭敬敬的打开大门,拔起门槛迎粱伯卿进院。

  正房里早有小厮跑着进来传话,“大老爷回来了!”

  粱伯盏闻声愣了一下,眉心微微皱起,“他怎么回来了。”说罢起身迎了出去。

  “大哥回来了,怎么没提前送书信,提前帮您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我带他们在这待一阵子就走了,年前还得回冀州。”

  粱伯盏一听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大哥和诸位公子快进屋歇息吧,我让人去准备酒席为大哥接风洗尘扫尘。”

  粱伯卿不耐的摆摆手,“不用搞的太麻烦,简单吃顿饭就好,这一路快累死了没工夫应酬。”

  “是……”

  粱伯卿带着三人来到自己的院子,挑了三间屋子让他们安置下来。

  陈青岩小声问道:“怎么感觉师父的弟弟有些惧怕您?”

  粱伯卿道:“我与他并非一母所出,他娘是我父亲的侍妾,他是我的庶弟,所以并不亲近。”

  大家族嫡庶之分比较看重,自幼起粱伯卿就作为家族的继承人培养。

  梁伯盏作为庶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如今祖业虽由他管理,但所有者还是梁伯卿。

  哪怕梁老去世这房子也轮不到他继承,而是由粱老的大儿子梁朔继承。

  加上从小粱父便对长子最为看重,粱伯卿也争气,处处都压了几个弟弟一头。

  几个庶弟对他仰慕有之,嫉恨亦有之,如今表面毕恭毕敬,背地里还不知什么嘴脸。

  陈家亲叔都能为了谋夺家产反目,更别提这样的世家大族,里面的弯弯绕多着呢。

  所以自从爹娘去世后梁伯卿就不再归家,在外面四处游历,实则是懒得跟这一宅子人勾心斗角。

  “你们这段时间好好休息,过几日带你们游玩一番,再去见见我的故友。”

  “是。”大伙各自回房间休息。

  进了屋又纷纷震惊的目瞪口呆,屋子里的摆设异常精美,哪怕在冀州和莱州见过世面,仍被粱家的奢靡惊呆了。

  一屋子红木做的家具,光这些桌椅床铺都够买下镇上一套房了,然而粱家每个屋子都有。

  床上用的是丝绸被褥,一匹几十贯。多宝阁上摆的花屏是贵重的汝窑瓷器,单这一个花瓶就值上百贯,屏风是苏绣的百鸟朝凤,墙上挂着吴道子的画……今日可算开了眼了。

  粱家之所以这般富庶,因为粱伯卿的祖母是盐商之女,家财千万贯,所以才养得起这样一大家子人。

  陈青岩躺在柔软的卧榻上忍不住感慨,老师能放弃这样优渥的生活,跑到他们那穷乡僻壤教三人读书,实在是受苦了,换做自己都未必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抽空进了趟试验田,给王瑛留了下字条。

  这几日忙着赶路没空进试验田,今天一看里面留了好几张字条。

  陈青岩展开看了看,第一张是前些日子留的。

  “这几日冀州下了两场雨,秋雨寒凉天气一下子就冷了起来,不知你们行到哪里,冷不冷?八月份给大舅和四叔他们写的信都收到了回信,四叔得知咱们搬到府城非常高兴,还特地给冀州的几位同僚写了信,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庇护。

  大舅那边回了信,田阳县也受了灾,不过比清水镇好一些。过后他带着大堂哥过来寻人,结果来到清水镇没找到我们,回去就病了一场。幸好及时写信过去,不然大舅还以为我们都被水淹死了。”

  陈青岩叹了口气,展开第二张字条。

  “我在府城盘了间铺面,打算继续冬季卖鲜菜,夏天卖冰棍,府城居大不易,不做些买卖生活委实困难。

  第三张字条只有短短几个字,却看得陈青岩眼眶发烫。

  “青岩,这几日十分想念你,不知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第104章

  陈青岩他们三人休息到傍晚,下人敲门把他们叫醒。

  “大老爷已经在前院等着你们了,还请公子沐浴更衣早些过去。”

  陈青岩搓了把脸赶紧起身,还未等他翻找出换洗的衣服,两个小厮就抱着一堆东西进来。

  “这是三老爷给公子准备的衣物,还望公子莫要嫌弃。”

  “不会不会。”陈青岩束手束脚的接过衣衫,都不用瞧,一摸料子就价值不菲。

  洗完澡换上衣服将头发束好,出来见两个弟弟也穿着新衣裳,款式差不多,颜色略有不同,倒是十分合身,看得出那位三老爷察言观色的本事。

  来到正厅,粱伯卿坐在上首,三个庶出的弟弟都坐在左右两边,见几个人过来招了招手,“进来吧,这就是我收的几个徒弟。”

  一个身材有些胖的男子道:“大哥的眼光肯定没错,这三位公子一看就是聪慧机敏的人,定能一举高中。”说话的是老二粱伯韬。

  另一个微微点了点头,长相与粱伯卿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是老四粱伯瑾,他也是同辈中年纪最小的,比粱伯卿整整小了十七岁,今年才三十六岁。

  陈青岩带着弟弟拱手作揖后,便站在粱老身边。

  粱伯瑾小声道:“大哥这次回来能多待些日子吗?”

  粱伯卿哼了一声,“想问什么不妨直接问出来。”

  粱伯瑾表情僵滞一瞬,连忙低下头,“小弟不敢。”

  旁边粱老二幸灾乐祸的拍拍弟弟的肩膀,“大哥一向心直口快,你莫要放在心上。”

  “你也别装好人,爹都没了多少年了,这一套在我这不实用。”

  粱伯韬脸上的笑有些挂不住,掏出帕子擦了擦额角的汗,不敢再说话。

  陈青岩被老师这爆竹脾气惊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适应下来,师父一向如此,凡是他看不惯的人都没给过好脸色。

  粱伯盏轻咳一声化解尴尬道:“大哥这次回来是带几位公子游学的,年前就得回去,这些日子咱们好好招待,莫要想些有都没得。”

  老四一听大哥年底就要走了,脸色并没有好多少,反而垂下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扣着手上的扳指。

  “晚上我定了望月楼的饭菜,不知大哥和几位公子是留想在家里吃还是出去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