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委屈巴巴的撅起小嘴,“阿父不是说爹爹回来就可以陪我玩了吗?”
“明日陪你一起玩。”
“那好吧,我去找姑姑玩。”小家伙倒是挺听话,屁颠颠的跑到东屋去找奶奶和姑姑。
王瑛坐在床边帮他把半湿的头发擦干,俯身吻了吻他的额头,爱人在身边心就踏实了。
东屋里,李氏和方菱正在改衣服,青松和青淮这一年都长了个子,做的新衣服都有些不合身,趁着有空赶紧改一改过年能穿上。
两人都是一副孩子在身边万事足的模样,说话的语气都轻快了许多。
“过了年青淮也十八了,婚事有着落了吗?”
方菱点头,“已经商量好了人选,是莱州的白家闺女叫白玉秋,跟青芸同岁。她父亲白安与相公是同窗,两人多年前就订下了儿女婚约,这几年书信也一直往来着。我们打算等青淮考完科举就去订下婚事。”
白家也是书香门第,白安还是那一届科举中的二甲第一名传胪。
但是因性格木讷不喜欢钻营仕途便回到莱州老家开了书院,早些年陈靖也打算过吧儿子送到他那读书。
不过后来遇上了更合他脾气的粱伯卿,偏巧儿子也与他投缘,便直接让儿子拜了粱老为师。
说完青淮的婚事,不免又提到青芸,男孩怎么样都好,成了亲也能守在爹娘身边。女子和哥儿就不同了,嫁出去若离着近还好,离得远了好多年都不能回一次娘家,想想李氏就心堵得慌。
“青芸的婚事还没着落呢,之前打算在镇上给她寻户好人家,结果遇上水患,镇上的人都快死绝了。如今来到府城,人生地不熟的,就更难给她找个合适的人了。”
方菱安抚的拍拍她,“别担忧,眼下青岩和青松回来了,等明年考完县试,身上有了功名肯定就有媒人主动登门了。”
“但愿吧……别的我不敢想太多,只盼着她别嫁得太远了,能时常见面就成。”
陈青芸哄着元宝玩呢,一听这话心里就难受得要命,扑到李氏怀里道:“娘,我不嫁了。”
“傻丫头,哪有姑娘不嫁人的。”
“我就不嫁嘛,一辈子陪在你身边。”
元宝也来凑热闹,拉着李氏的衣角道:“不要姑姑嫁人,要留在家里陪元宝玩。”
方菱被元宝逗得哈哈大笑,点点他的小鼻子道:“你知道什么是嫁人吗?”
“知道,嫁人就是去别人家里生活。”
这话说的李氏和方菱心里皆是一阵触动,可不是吗,嫁出去就在别人家生活,再回到娘家反而成了客人。
“不说这些了,待会他们睡醒了肯定得吃东西,青芸你去问问你嫂子,晚上是在家吃还是出去吃。”
“哎。”陈青岩抱起元宝去找王瑛。
王瑛正在吩咐下人安置东西,粱老从扬州拿来的东西太贵重了,光是织锦就有八匹,这种布料不光价格贵,普通人买都买不到。
这怕是最早的奢侈品了,听说一位织娘一年才能织出一匹锦,中途还不能织错一个纹路,不然整匹锦就坏了。
锦布上的纹路精致到无语言表,会随着不同时辰的光线折射出各色的花纹,杨氏商行的东家就有这么一件衣裳,别看他经常穿在身上,那也是宝贵的紧,每次穿完都得让仆人精细的打理好,熨烫完再穿下一次。
不知老爷子拿这么多锦缎做什么,放在库房里怕被老鼠磕了,只得先找东西包裹好挂在粱上。
除了布料还拿了不少上好的中药,这些药存放也是个问题,他倒是能直接放进试验田,就怕粱老临时用的时候不方便。
“算了,这一箱子东西先放在库房里,待会儿等粱老睡醒了我再去问他。”
锁好仓库的门王瑛回到正房,见青芸领着元宝正在等他。
“嫂子,娘让我问问你,晚上咱们是出去吃还是留在家里吃饭。”
“在家吃吧,他们奔波了一路肯定累坏了,在家吃完晚上接着休息。”
“哎,我去灶房让陈婶子去准备吃食。”
王瑛道:“我去吧,顺便出去买点别的东西。”
“阿父,我也要跟着。”
“不行,外面太冷了,你乖乖跟着姑姑和哥哥们玩,顺便帮阿父照顾一下爹爹,不然他醒来找不到咱们该多难过啊?”
元宝一听瞬间绷着小脸郑重的点头,“嗯嗯,元宝一定把爹爹照顾好!”
王瑛被他正经的小模样逗笑,揉揉他的脑袋瓜,披上披风带着陈伯赶车出门采买。
粱老和青岩爱吃涮肉,青松和青淮喜欢吃烤肉,王瑛打算去买只现宰的活羊,晚上一半涮一半烤。
来到卖肉的铺子,跟老板商量了一下,买了只六十多斤的大肥羊,等着他现宰。
老板带着儿子不到半个时辰就将羊宰好,还分割出了羊腿、羊排、以及内脏和羊皮。
羊皮王瑛要来没用,折了八十文钱给了老板,余下的一共花了两贯四百多文钱,搬车上拉了回去。
住在府城就是这样方便,想买什么东西随时都能买到,王瑛又让陈伯赶着车去了调料铺子,买了一些胡椒面和小茴香,晚上烧烤用。
回到家,趁着肉微微冻住让陈婶子切成薄片,十斤羊后座切了五大盘子肉片。
王瑛又从实验田里拿了许多涮菜出来,小白菜只剥出菜心,萝卜切成长条,还有新鲜的菠菜和芫荽。
烤肉也提前腌制,将羊腿改出花刀,涂抹上提前调制好的酱料,再用油纸包裹住放在盆里腌几个时辰入味。
主食则准备的汤饼,上辈子在王瑛老家有句俗语,叫“上车饺子下车面。”意思是出门的时候准备饺子,回来的时候准备面条,都是讨个吉利。
以前他出门上学回来,外公外婆都会给他准备一大碗面,热腾腾的面条下了肚,身上的疲惫便都没了。
准备好饭菜,一直等到天黑几个人才陆续醒过来。
陈青岩坐在床上,看着陌生的屋子不知今夕是何年,还是听见门外儿子的声音才缓过神来,连忙起身打开门。
“爹爹!”
“元宝~”陈青岩一把将儿子举到肩膀上,父子俩喜笑颜开。
“你阿父呢?”
“阿父在外面升炭呢,说一会儿烤肉吃!”元宝早就馋得慌了,就是外面太冷木头和春生拉着他不让他出门。
陈青岩早就知道这俩孩子,不过还是第一次见面,“你们俩谁是春生,谁是木头?”
“回老爷的话,我是春生,他是木头。”
陈青岩点点头,“好好看着元宝,我出去看看。”
“是。”
陈青岩放下儿子,刮了刮他的小鼻子,“爹爹一会儿就回来。”
“嗯。”
屋外王瑛和陈伯正在烧炭,刚才出去的匆忙忘记买木炭,让陈方出去转了一圈,时候太晚了卖炭的早就关了门,只得自己烧炭。
不过自家用不了多少,一会的功夫就烧出一小篮。
王瑛见陈青岩出来,“睡醒了?”
“嗯,这觉睡得感觉还像在马车上一般,一直晃悠着。”
王瑛笑道:“且得适应几天才能缓过来呢,饿了吧马上就开始吃饭。”
不多时东西厢房也亮起灯,其他人陆续睡醒了。
王瑛让下人摆上大圆桌,将粱老请过来坐在上首。
粱伯卿没推辞,看着这一桌子的涮菜笑的见牙不见眼。
老爷子没别的爱好,唯独在吃食上比较挑剔,他早就馋这一口了,扬州虽然也有肉锅子,但做法和味道跟王瑛做的都有差异,如今可算是能吃到正宗的涮锅子。
新鲜的肉片放进锅里,滚上几息的功夫就泛白了,沾上提前调制好的麻酱料,这一口下去,香一个跟头。
“王瑛怎么这么会吃呢?”粱伯卿一边夸,手上也不闲着,马上开始涮第二口肉。
屋外陈伯和陈方正在烤羊排和羊腿,腌制了一下午的羊肉已经浸透了味道,拿炭火一烤滋滋冒油,香味直窜鼻子。
孩子们都爱吃烤肉,闻到味等在门口走不动路。
不多时羊肉烤好,陈伯端着一大盘子烤肉进来,拿刀子分割成小块,大伙纷纷夹着吃起来。
烤的羊肉滋味更足,王瑛还摘了不少小葱大蒜解腻,吃得大伙满嘴流油,这一刻的欢愉千金难换。
第113章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微醺,孩子们吃饱了就去东屋玩去了,只留下大人们谈天论地。
最先提起的便是这场洪涝。
陈青岩他们没经历过,并不知晓水患多厉害,特别是青松和青淮,只以为大水把庄稼冲坏了所以一家人才来到府城。
王瑛便开始详细的给他们讲述其事情的经过。
“六月中旬,开始下的这场雨,起先连下了三天,庄子上的河水就涨到了三尺多深,差一点就漫过田地了。”
那条小河平日里水流刚没过大人膝盖,之前粱老住在庄子上的时候,就总在那捉鱼摸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