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虽经常能吃到肉菜,但村里的大锅菜跟家里做的味道不一样,吃起来特别香。
连平日不怎么爱食肉的四婶都多吃了几口,一个劲儿的夸味道好。
吃完饭婚事也就差不多了,除了留下帮忙收拾东西的人,其余的都各回各家。
王瑛他们也该回镇上了,明日修整一天,后天回府城。
离开的时候原本王瑛打算悄悄的走,别惊动村里人。
没想到还是被大伙知道了,老少乡亲们自发从家里出来,跟着马车一路送行。
有老人突然念起一段顺口溜,“陈家庄里王小郎,神农转世本领强。带领乡亲战洪水,施种救命美名扬!”
“东家郎君诶,您一路顺风——”
“东家郎君诶,您长命百岁——”
王瑛坐在车上感动的涕泪横流,紧忙拿袖子遮住脸,他何德何能被村民这般夸赞。
*
回到镇上大伙都好好休息了一日,这几天在庄子上挤着住的,睡得都不舒坦。
翌日一早,二顺带着媳妇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大顺夫妻俩,他们前几日已经来过一次镇上,将铺子从里到外收拾了一遍。
王瑛怕以后有人找他们麻烦,还特地带上房契找了衙门说明情况,还写了一张契书防止旁人来争夺铺子。
安排妥当已经到了二月二十,一行人趁着阳光明媚启程回了府城。
回去就得准备府试了,一般是每年四月初举行,院试则是在府上结束后直接举行。加上县试这三场若是都能夺得案首便是小三元。
乡试、会试和殿试若得了魁首才是□□,自古能连中小三元的人不少,但是□□的屈指可数,至于连中六元的,迄今为止闻所未闻。
奔波了半个多月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府城。
林穗还是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满是忐忑,陈青芸看出他得不适应,这几天一直陪在他身边。
入城时依旧需要严格的盘查,索性身上带着文书,加上陈伯之前拉菜与守城的小吏都熟了,塞了两吊钱便放行了。
进了城府耳边是各种叫卖声,城门南边有个小市场,这会正热闹。
卖吃食的、卖山野猎物的、还有自家养的鸡鸭鹅下的蛋,更有人卖小兔子的,灰白色的兔崽只有拳头大小。
元宝扒着车窗向外张望,一眼就相中了小兔,“阿父,我想养只兔兔。”
王瑛叫二顺停车去打听价格,一只兔子十文钱,买一对便宜两文。
“买一对吧,拿回家去你们仨负责照顾。”
三个孩子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马车一直行驶到家门口停了下来,陈伯掏出钥匙打开大门,院子里还积着一层雪,上头只有雀儿留下的脚印。
进了院子,王瑛先让青芸带着林穗去她屋子休息,自己再想办法安排住的地方。
房子还有半年才到期,现在退租不会退租金,眼下手里的银子租间大房子倒是够用,买间院子有点困难,只得先挤挤住下来,赚钱才是正事!
陈青淮收拾收拾继续跟陈青松同住,把房间倒出来让给林穗。
这哥俩倒是没什么怨言,毕竟两人相处惯了,住在一起晚上还有说话的人,都挺高兴的。
林穗就这么住下了,他之前性格活泼,经了这件事后变得内向了许多,但同样也懂事了不少,回到家便开始跟在王瑛身边帮忙收拾东西。
收拾妥当,陈婶子要出去买盐,王瑛干脆趁这功夫带着林穗去了趟铺子认认门。
两个多月没回来,屋里积了一层灰,两人赶紧拿扫把抹布开始收拾。
不一会隔壁的老板过来打了声招呼,“王掌柜回来了,我还当你这菜铺不干了呢。”
“哪能啊,这不是陪着相公回老家参加县试了嘛。”
“唉哟,没想到王掌柜的相公是读书人!考中了吗?”
王瑛笑呵呵道:“中了,拿了个县案首,我堂弟和亲弟也一起考的,三人都考中了。”
这更是不得了,一门三位读书人,还都能读出名堂,来人看王瑛的眼神都变了,语气也更加客气了。
等人走后王瑛小声道:“你知道我为何显摆你表哥他们考中吗?”
林穗摇头,“不知。”
“我是为了给这些人提个醒,告诉他们咱们家可是有能耐的,莫要打咱们的主意。”
之前是仗着王同知的身份卖菜但毕竟是假的,万一东窗事发,他也有别的倚仗不是。
林穗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嫂子办事一向有他的章法,自己跟着学便好。
“夏天咱们还得卖冰棍,卖得多了怕惹人眼红。”
冰和蔬菜不同,菜谁都能种,算不得什么稀奇东西,虽然冬天少见但富贵人家搭了暖房一样能吃到新鲜的菜。
冰可就不同了,这东西是受朝廷管制的,每年冬天三九开始采冰,由冰匠在河里凿冰,凿出的冰块长三尺,宽三尺,厚五寸,拉到冰窖里贮存。
经历春天到夏天融化了大半,余下的冰还要优先供给官员使用。
按照武朝的惯例,五品以上官员,每月得冰三尺,五品以下的只有一尺,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钱买冰,夏日享受冰鉴的清凉。
而且窃冰是重罪,窃冰一尺鞭十,窃冰三尺杖三十徒百里,由此可以看出冰的价格之贵。
当然民间也有私自采冰贮存,等到夏天售卖的,价格都十分昂贵,往往一尺冰能卖到一贯钱,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只有巨富的商贾才舍得用。
以前王瑛在村子里镇上卖卖冰棍也就算了,大伙虽然觉得稀奇但并不会太在意。
如今到了府城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眼睛盯着,你若不能拿出制冰或买冰的证据恐怕就得吃官司了。
王瑛哪敢把硝石制冰的法子传出去,这办法虽然能掩人耳目,但真是操作起来难度太大,根本不可能每天做出这么多冰棍,有心人一琢磨就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所以王瑛才说出家中三个读书人,让那些觊觎铺子的人有所顾忌,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从铺子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大伙吃了饭便各自回房休息,长时间赶路都累的不轻,趁着这些日子好好休息休息。
休息两日,陈青岩带着两个弟弟开始去拜访府城的旧友。
第126章
过年的时候本就该去卢老家拜访,但他们回来的太晚,加上过完年又急匆匆的去了县城,便一直没得空。
如今回来了,自然得过去拜访,顺便问问卢老的弟子刘昌邑府试和院试的经验。
三人来的这天刚好是休沐日,卢老在家休息。
门房来禀报,老爷子立马起身道:“快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三人拎着礼品进了屋子,拿得东西都不算贵重,卢老也没客气拉着陈青岩的胳膊询问,“怎么不见你师父?”
“师父他老人家去了长亭县,在他儿子身边小住几日,府试前应该就回来了。”
“哦,我想起来了,粱烁在长亭任县令是吧。”
“是的。”
“快进屋,你们这次县试考的怎么样?”
陈青岩道:“不负所望,我们三人都考中了。”
陈青松还补充一句,“大哥还是县案首呢!”
“真不错!我就说伯卿的眼光不会错,好好准备府试吧,待府试和院试结束就能来府学读书了。”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还想拜访一下昌邑兄,跟他询问一下府试的事情,不知道他在没在家里。”
“肯定在家呢,这孩子休沐日也不愿意出去走动,他父亲前几日还找我诉苦来着,说儿子读书都读傻了,一个朋友不交往。正好你们过去看看他,省的他父亲担忧。”
“好。”
从卢老家拜别后三人径直去了刘家,之前来府城的时候,刘昌邑带他们去过两次,三人都记得路。
刘家坐落在城北的正通街上,刘昌邑的父亲只在衙门挂了个七品的闲职,但能住在这条街上注定不是什么普通人家。
听闻他家中还有个伯父是如今陛下身前的红人,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兼内阁理政大臣。所以刘家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冀州府城算得上非常有名气的人家了。
不过刘昌邑的父母却并非高高在上的人,刘伯父不善言辞但性格温和,刘伯母性格泼辣但为人十分豪爽热情。
每次去都跟到了亲戚家一样,刘伯母丝毫不拿他们当外人,准备许多吃食,临走时还不忘装一篮子让他们带回去吃。
路上陈青松咽着口水道:“我还记得刘伯母做的水晶肘子可好吃了。”
陈青淮弹了他头一下,“去了可千万别这么说,该让人笑话了。”
陈青松吐了吐舌头,“我哪敢啊,就是跟你们说说。”
到了刘家门外,陈青岩上前敲了敲门,不多时门房的小厮打开角门,见到三人一愣,“你们是陈家的三位公子吧?”
“是,还记得我们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