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上了马车,一路疾驰回家,刚进家门口陈青松就迫不及待的喊道:“中了,大哥二哥都考中了!”
屋里李氏抱着元宝和方菱急匆匆的跑出来,“考中了?!”
元宝伸着手道:“爹爹!”
陈青岩接过儿子抗在肩膀上,“嗯,都考中了。”
方菱道:“考了多少名?”
陈青岩捏着儿子软软的小手道:“我第一,淮弟第七。”
李氏激动道:“好,好好!我去叫陈婶买鱼买肉,咱们晌午庆祝庆祝!”
方菱则拉着儿子,眼里闪烁着泪光,“待会儿给你爹写封信,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他。”
“嗯!”陈青淮重重的点了点头。
粱伯卿也走出来,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眼里藏不住笑意,“发挥的不错,院试继续努力。”
“是。”
院试就是一场复试,凡是考中府试的学子都是秀才身了,院试相当于评选等级。
甲等为廪膳生员,考中者入府学免费不说,每个月还能领朝廷的补贴,相当于奖学金。
乙等为秀才生员,允许入府学读书,但花费自理且没有补贴。
丙等秀才只能回各地县学读书,想要入府学需得多花不少银子才能进来,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借读生。
两人都卯着一股劲,院试一定要拿个甲等,气死那些胡说八道的人。
陈青岩逗了逗儿子,把元宝递给青松,“我去趟铺子把消息告诉你嫂子,元宝乖乖在家跟小叔玩。”
“快去吧。”
陈青岩脚步轻快的朝自家铺子走去,人逢喜事精神爽,连带着看着花草树木都欢喜起来。
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打声招呼,惹得路人一脸懵逼,挠着头寻思半天,这人谁啊?
到了铺子,王瑛正在招呼客人买菜,抬头看见陈青岩满脸喜色的模样就知道他考中了。
送走客人,陈青岩走上前道:“阿瑛,我考中了!”
王瑛擦了擦手道:“第几名?”
“你猜猜。”
“前十肯定有吧,第五名?”
“再猜。”
“第三?”
陈青岩依旧摇头。
“难不成……是第一?!”
“小生不才,拿了个府案首回来。”
“你小子!”王瑛激动的抱住他,眼泪都掉下来了,小相公真争气啊!
陈青岩伸手帮他拭去眼角的泪珠,“怎得还哭了?”
“高兴!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激动过后王瑛道:“青淮呢?”
“他也考中了,排第七名。”
“小马和田驹你俩把铺子收拾收拾,穗弟锁上大门今天不卖菜了,咱们回家去庆祝庆祝!”
“哎!”大家伙麻利的收拾起来,王瑛跟陈青岩先走一步。
路上王瑛询问起今日看榜遇没遇上那些胡言乱语的学子。
“不光遇上了,我还拿成绩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窝囊了这么多年,陈青岩终于一雪前耻,把之前的郁气全都发了出来,别提多畅快了!
第133章
晚上陈婶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庆祝青岩和青淮考中秀才。
久不饮酒的粱老今日破例喝了两杯酒。
老爷子喝完酒就打开了话茬子,天南海北聊了起来。
“今年的府试题目不算太难,照比前几年可以说简单许多,刚巧墨义的几道题目前些日子给你们讲过,也算是押中题了。”
陈青淮连连点头,“没错,墨义十道大题,有六道我跟大哥都曾解过!”
粱伯卿捋着胡子颇有些得意,考试之前他将历年的试题都看过一遍,凡是考过的题目大多不会重考,所以他将没考过且杂难的题目都搜罗出来,连着给他们做了好几日的集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眼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府试,你们二人成绩虽还不错,但切记勿骄勿躁,等乡试考出名堂那才是真本事!”
民间素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话,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乡试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中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加之考中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所以才叫金举人。
二人放下筷子点头应下。
天色已晚,元宝有些困倦了,李氏和方凌带着孩子先进屋休息了。
其他人坐在外面继续听粱老外头谈论科举上的事。
粱伯卿道:“你们看了第二第三名是哪的人士,都叫什么吗?”
陈青岩回忆了一下道:“第二名叫叫林帧,好像是广源县人士,第三名叫沈梦舟,是冀州本地人。”
“果然是他,这二名那个林家小子比你还小一岁,他曾写过一篇骈文《清风送明月》,皎皎孤轮,照千年之离愁;泠泠余韵,传万里之相思,你二人应该都读过。”
陈家几个兄弟愣住,原以为这篇文章是上了年纪文人所写,没想到竟是同龄人所作!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粱伯卿捋着胡子道:“他能有如此学文离不开家里教导,他祖父是林实秋是武运七年的举人,这篇骈文肯定经过林秋实的指导,不过能写出如此名句的,也算是个难得的人才了。”
三人正襟危坐,这个林帧不容小觑,院试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
“第三名也是熟人,他是府学教谕沈岚的儿子。”这父子俩都是卷王,沈岚年轻时候就卷,每日寅时不到就起床读书,晚上亥时才休息。
可惜他天赋一般,虽考中举人但只位列三甲,加上没什么背景和人脉最后只得回到冀州府学教书。
他儿子沈梦舟比他爹更卷,不光读书,每日还要抄书和默写,几乎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
之前府学还有人笑话他傻读书,读死书,沈梦舟根本不在乎依旧日复一日。
勤能补拙,长期努力下来的结果便是这场府试拿到了第三名,给他爹狠狠的争了一把脸。
“你们身处北方略占地里优势,若是在扬州只怕这个府案首不太好拿。”
自古南北的教育资源就不均匀,南方作为富庶之地,水路发达,有天然的地理性优势。
有钱的人多了,自然都想让孩子读书入仕手握实权。孩童大多四岁开蒙,六岁入学,可谓是竞争十分激烈。
“前几年扬州城附近光一个县试,考生就多达七百余人,至于府试每年都没下过千人,到了乡试更是竞争激烈,考试的人数几乎是冀州府的五倍。”
王瑛端起酒壶要给老爷子斟酒,粱伯卿赶紧捂住杯口,“不能喝了,再喝就多了。”
“没事,今个高兴多喝点也无妨。”
粱伯卿挪开手道:“那就最后最后一杯。”
陈青岩笑道:“弟子陪你一起。”
半杯酒还没喝完,粱老就醉了,靠在椅子上打起鼾来,陈青岩和陈青淮轻手轻脚把人扶进屋里。
下人们将桌子收拾干净,王瑛在浴房放好了热水。
陈青岩喝的也不少,进了浴房被热气一蒸酒意便上来,走路都有些不稳了。
王瑛连忙扶住他,帮忙解开衣服送进浴桶。
“头晕吗?”
“还行。”陈青岩靠在浴桶上,头发散开垂在身后。
王瑛拿木梳将发丝梳顺,然后涂上柏叶做的洗发膏搓洗。
“阿瑛,我今日好高兴。”
“我也高兴。”
“不,我不光是因为考中秀才高兴,是发现自己能坦然面对那段过往而高兴。”
陈青岩扭过头目光熠熠道:“今天那些人围在身边说我的时候,心里一点生气的感觉都没有,搁在过去我想都不敢想……”
王瑛道:“合该如此,那件事本就不怨你,也过去那么久了,要还是沉浸其中以后怕是也难有大作为。”
陈青岩啧了一声,“你这话像长辈说的。”
“我本就比你大,之前还叫我哥哥,现在连哥哥都不叫了。”
陈青岩耳根泛红,伸手拉住王瑛的手,一用力便将他也拉进了浴桶。
“哎,我衣服还没脱呢……”
“哥哥,我们一起洗吧。”
长着薄茧的手指三两下便将王瑛的衣服挑开。
酒后的陈青岩好似变了个人,一改往日的温柔,动作算得上有些粗暴,弄得王瑛又痛又爽。
剧烈的拍打声在浴房响起,夹杂着两人的闷哼。到了后面王瑛实在忍不住了,咬着陈青岩的肩膀道:“去试验田里。”
进入实验田,王瑛终于畅快的叫出声,吟哦声刺激得陈青岩血脉偾张,恨不得把人揉碎了……
*
府试过后刘昌邑和陈青芸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按照冀州府城的惯例,男方须得先聘请媒人登门商议婚事,取得女方同意后拿着二人的生辰八字去寺庙合婚。
只要不是特别相克的基本上合出来都是天作之合,当然也有单方面不同意的或者想要悔婚的,也可以借着由头说二人五行不合,从而取消婚事给两方一个台阶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