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220)

  刘耀之似乎一早就猜到他会来,见到陈青岩也没惊讶,带着他去了书房,“你是为了公务上的事来的吧?”

  “是,同僚们皆已调任,唯独剩下我还在翰林院,可是下官哪里做的不好,所以陛下才留下我……”

  刘耀之摆手,“错了,青岩呐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你做的太好才把你留下来的。”

  陈青岩面露不解,“下官不懂,还望大人明言。”

  “你可知这几年朝中世家开始拉拢新晋的朝臣?”

  陈青岩点头,之前还有人拉拢过他,不过他的立场很明确,一直是站在清流这一边的。

  “清流一派是陛下的手中的剑,世家胆怯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唯有将这剑弄钝了才安心。本来皇上有意将你调任吏部,来我身边帮忙,没想到竟有七八个大臣极力反对。”

  刘耀之无奈的笑道:“你锋芒太胜,吓到他们了。”

  陈青岩心里已然明白过来,沉吟片刻起身道:“如此,下官收拾东西准备外任了。”

  刘耀之拍了拍他的肩膀,“出去历练几年吧,我相信你这把刀只会越磨越利,早晚将那些螟蠹斩下来。”

  陈青岩回到家后将这件事说给王瑛听,“可能咱们要搬离京都,随我去外地了。”

  王瑛也知道其中的利害,眼下陈青岩羽翼未丰,留在京都怕是还没能起势就被世家灭了。

  “外放也好,正好我那蔬菜生意也黄了,京都生意不好做,兴许到了外地就方便多了,你想好去哪了吗?”

  陈青岩略微犹豫片刻道:“我想去鄯州。”

  “鄯州?为何要去此地?”

  “那边虽然苦寒,但却有可施展的空间,上升的机会也大,其次有四叔的根基和人脉,想来我们过去很快就能适应下来。”

  如此看来鄯州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197章

  陈青岩主动朝吏部递交了外放申请,因为申请的地点是鄯州,当天就发放了外任文书。

  从原本的七品编修连升两级任正六品的鄯州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这个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副市长,是普通人努力一辈子也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然而翰林院的那些同僚却觉得陈青岩疯了!那种地方一般都是被贬官才去的,他竟然主动过去,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陈青淮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下值后急匆匆的跑到大哥家里,“我听说你外放去鄯州?!”

  陈青岩正在书房里收拾东西,问声应道:“是,吏部已经批下来了,这个月就走。”

  陈青淮焦急的来回踱步,“不是说好留在京都吗,你怎么能去鄯州?”

  “有何不妥的?”

  “鄯州苦寒,而且一旦外放恐怕再难回京了!”

  陈青岩笑道:“外放不是挺好的,之前你不还想着外放吗?”

  “咱们俩个不一样,我对朝堂政事没兴趣,也不打算参合到世家和清流的争斗里,所以才想外任躲出去,可惜事与愿违被留了下来,但是你不同……”

  “正是因为我与你不同,才不得不离开京都。”

  陈青淮是聪明人,立马明白过来其中原委,“怪不得……那为何选择鄯州。冀州、莱州还有兖州、宋州都比那边好啊。”

  陈青岩又把昨天的话跟他解释了一遍,“到了鄯州还能借上四叔的光,也算不错了。”

  “唉……等你们一走,这京都就剩我自己了,有事都不知该与谁商量。”

  “好好跟弟妹商量,不要小看家中的内人,当初若不是因为你嫂子,哪有今天的我。”

  “嗯,我知道了。”

  陈青岩拍怕他的胳膊,“这几年在京都努力点,兴许以后回来的时候就仰仗你了。”

  “我一个七品的主事,大哥太难为我了。”

  兄弟俩相视苦笑,想出去的出不去,想留下的留不下,世间的遗憾大多如此。

  过了两日其他同僚也纷纷登门拜访,其中有曾经相处不错的李缤和刘骏山、李琅等人。

  “听说你要外放了。”

  “是,去鄯州任通判,官职可是比你们都高一级呢。”

  李缤拍了他一下,“别闹了,你怎么想不开去那边呢,最起码也得去扬州、金陵啊。”

  “好地方哪里轮的到我,与其去那边做个闲散官,还不如去鄯州做出一番事业。”

  刘骏山道:“青岩兄好抱负,我也是这般想的!”他今年也被外放了,马上要去郑州任转运使,从六品官职,也算是从基层做起。

  李缤叹气,“哎,我还以为青岩能留在京都,等你们一走能聚的人就又少了许多。”

  旁边的李琅道:“倒是那个徐魏留下来了,听说是走了沈家的路子入了吏部。”

  提起这个人大伙都有些不齿,早先此人一身清高傲骨,整日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一副谁都瞧不上的模样。

  结果还没到一年就被世家拉拢,迫不及待的投奔了过去,如今沾着沈家的光得了不少好处,前阵子已经在青龙街的长乐道买了处三进的院子,少说也得一两万两银子。

  这种人大家都瞧不上,从翰林院出来也就没再走动。

  送走朋友王瑛道:“元宝那边得跟刘家说一声,待会儿我带着礼品过去一趟,毕竟在他们家读了两年的书,如今要走了也得把礼数周全了。”

  “我同你一起去吧。”

  两人收拾妥当拿了带了礼品再次去了刘家登门拜访。

  刘夫人见两人拿着不少东西过来,“怎么还带东西来啊?”

  “青岩的调令下来了,我们过几天就要去鄯州了,以后怕是不能常见,元宝这两年读书给您添麻烦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自家亲戚,哪里需要这些虚礼。”

  王瑛道:“也是我们两人的心意,这些年青岩也多得伯父指点。”

  刘夫人道:“朝堂上的事我不懂,让他们们折腾去吧,倒是你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能见面。”

  这几年两人相处的不错,因为元宝的关系王瑛时不时就过来转一转,特别是冬天隔几天就派人过来送新鲜的蔬菜,把刘家的老祖母都吃胖了,身体也好了不少。

  “总会再见面的。”

  另一边刘耀之已经知道陈青岩要去鄯州任职了,嘱咐了他几句到了那边的主意事项,“边关这几年表面上虽风平浪静,但突厥人一直虎视眈眈,只等一个契机战事就会重燃,所以,你到了鄯州一定要早做准备。”

  陈青岩心下一紧,“伯父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刘耀之微微点了点头,“具体的事宜我不能跟你说,不过记住我说的话。”

  “侄儿明白!”

  从刘府出来陈青岩便一直心中不安,王瑛看出来他不对劲道:“怎么了?”

  “刚刚刘大人说边关可能还会再起战事,鄯州离着关外那么近,不知道这次选则对不对……”

  王瑛握住他的手道:“穗弟和侯爷还在边关前线呢,咱们有什么好怕的,再说若是鄯州失守只怕突厥会一路南下直捣中原,放心吧,有比咱们着急的。”

  回家后二人开始准备出行携带的东西,这次离开不知多久才能回来,京都的房子王瑛打算直接租出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租出去还能赚点钱。

  东西能带的都塞进试验田里也不占地方,收拾妥当后只有三四个包裹,两辆马车轻车简装就走了。

  这次去鄯州怕至少三年才能回来,王瑛决定先改道去冀州跟婆母他们见一面再走,不然老人家知道了肯定会担心。

  因为行程比较赶,一家人赶在八月末便出发了。

  离开京都时,元宝趴在车窗看着外面,眼神有些落寞。

  王瑛摸摸他的头发道:“舍不得?”

  元宝点点头,“夫子说年底要教我们读《五经正义》,可惜没办法继续学了。”

  “等到了鄯州,让你爹再帮你找个夫子教你读书。”

  “好,我可不能落下允锡太多!”

  木头车轮滚滚驶出京都,王瑛透过车窗看向历经百年的的城池,这一走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再回来……

  *

  九月初十王瑛一行人回到冀州。

  这次回来实属突然,都没来得及提前写信。

  马车停在家门口的时候,李氏都还不知道他们回来了。

  陈驹敲了敲门,陈方打开角门看见他愣了半晌才道:“田大哥,你们回来了!”

  陈驹嘿嘿一笑,“俺都改名字了,现在叫陈驹,快开大门老爷和郎君都回来了。”

  “哎哎!”陈方手忙脚乱的跑去开门都忘记往屋里传消息。

  正房屋里李氏和陈青芸正在给孩子做棉衣,天气一天天凉爽起来,得提前准备好过冬的衣裳。秦芙蓉早就找了铺子给孩子定做成衣,李氏仍旧不放心,总觉得外人做的不够厚实怕孩子们冻着。

  “也不知道元宝现在多高了,想着给他也做一件,送到京都估计天气都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