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221)

  青芸道:“做大点,今年穿不得明年穿也行。”

  李氏点头,“也对,那就做一件。”

  两人量布的时候听见院子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李氏还以为是陈容带着孩子过来了,“正好让你三姑帮忙裁,她下手比我有把握。”

  结果门一开竟然是元宝。

  李氏愣住半天都没说出话来,还是青芸惊喜的叫了一声,“元宝,你咋回来了!”

  “祖母,姑姑!”

  “哎,我的乖乖哟!”李氏激动的跑过去将元宝抱住,眼泪刷的一下掉下来。

  “你爹和你阿父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爹和阿父在院子里拿东西呢。”

  李氏拉着元宝上下左右仔细打量,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况且元宝还是从小在他身边长大能不想吗。

  “两年多不见元宝都长这么高了,冷不冷,饿不饿?”

  元宝笑着摇了摇,“不饿,路上吃了东西。”

  “刚刚你祖母还说要给你做棉衣呢,正好你们就回来了,这回比量着做肯定合身!”

  元宝进了屋子环视四周,三年未见这里还跟小时候一样,他走到窗台旁边的花瓶旁,搬开一个花盆果然下面藏着一个木头雕的小马,这还是他临走时放下的呢。

  院子里王瑛和陈青岩拎着东西也进了屋,“娘,我们回来了。”

  “快过来坐下!你们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没提前写封信,真是让人又惊又喜的!”

  王瑛道:“青岩的公务有点变动,被调任到鄯州任通判。”

  青芸和李氏异口同声道:“去鄯州?!”

  陈青岩点点头,“此番去鄯州是我主动要求的,娘不用担心。”

  “唉哟,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啊,早先你四叔在鄯州待了几年把他累的头发都白了,没成想你也要去。”

  青芸附和道:“是啊,青松不是说你会留在京都吗?怎么突然调任到鄯州去。”

  陈青岩没办法跟他们解释朝堂上的局势只道:“留在京都熬资历太久了,外放晋升快一点。”

  “可你们去那么远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一趟啊……”李氏说着又掉起眼泪。

  王瑛连忙安抚,“别担心,我们有时间就会回来看您的。”

  李氏搂着元宝道:“我的乖孙,下次再见到你祖母就不认得了。”

  元宝哽咽道:“祖母别难过,元宝认得您呢。”

  陈青芸见大家情绪都有些低落,赶紧活跃气氛,“你们能在家多待几日吗?”

  陈青岩道:“只能待五日,朝廷下的文书十月份就得赶到任地。”

  “那我回去叫昌邑,顺便把三姑和秋哥他们还有秦家姑娘一起叫过来。”

  王瑛道:“正好我们也见见弟妹。”

  第198章

  陈青芸回去不久就带着两个儿子和刘昌邑一起过来了。

  王瑛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两个双生外甥,长得真是一模一样,若不仔细分辨根本认不出来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哥哥叫平平大名叫刘瑾,弟弟叫安安,大名叫刘瑞。

  王瑛把提前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是一模一样的两个金锁,“过满月的时候没能回来,一直给你们留着呢。”

  “哎呀,嫂子又破费了,快谢谢舅父。”

  “谢谢舅父。”俩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跟二重奏似的,逗得王瑛哈哈大笑。

  不多时陈容和林秋带着两个孩子也过来了,三年不见陈容明显见老了,头发花白了不少,身形也有些佝偻了。

  她高兴的拉着王瑛的手道:“你们咋突然回来了,昨天来都没听你娘念叨。”

  “想您了,就回来看看。”

  陈容笑着拍了他一巴掌,“就拿我老婆子逗闷子,你们这么忙还能倒出空来看我这个糟老婆子。”

  王瑛嘿嘿笑道:“真是想你们了,不过也确实有别的事,青岩被外放到鄯州任通判,这一去就得好几年,所以转道先回了趟冀州看看大家。”

  “去那么远啊,你们可得保重好身体。”

  “放心吧,等我们到了冀州离着穗弟就近了,兴许还有机会见面呢。”

  陈容一听眼睛亮起来,“真的啊?那,那我给他做两件衣裳你帮我捎过去,若是能见到就给他,见不到就算了。”

  王瑛点头应下,“我们得在家住四五天呢,不着急您慢慢做。”

  “好!”

  林穗去边关也有三年了,这几年虽然每年都写信回来,可大家心里还是惦记着,怕他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怕侯爷待他不好……这孩子受了那么多的苦也该享享福了。

  待了一会儿陈青松也回来,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边还带了一个年轻的小哥儿。

  这小哥儿个头跟弟弟差不多高,长得浓眉大眼很是俊俏,身上没穿着哥儿的袍子而是男子穿的交领短袍,头发高高束起,看着就十分精神。

  刘昌邑帮忙介绍到:“这是我表弟秦潇儿,也是青松的未婚夫郎。”

  王瑛主动上前打招呼,“这就是秦大舅家的弟弟吧,长得真是一表人才。”

  秦潇儿咧嘴一笑,“我认得你,以前还跟我娘在你铺子买过冰饮子呢。”

  王瑛莞尔,那都是四五年前的事了,算起来那会儿他也不过十一二岁,确实是吃冰饮子的年纪。

  秦家小哥儿跟白氏是完全两个极端,白氏内向认生不喜欢说话,秦潇儿则是小嘴叭叭的说起来就停不下来,小时候刘昌邑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碎嘴子黄花鱼。

  不过陈青松却很喜欢,两人凑到一起交头接耳说悄悄话,不像夫夫倒像是两个小朋友,看得王瑛直乐。

  两人的婚事定在明年的腊月,估计到时候他们回不来,实在有些遗憾。

  曹坤是最后来的,这阵子脚行的生意很忙,累的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灰头土脸的就来了。林秋连忙去打水让他洗了把手和脸,一家人可算是聚齐了。

  大家聊起这次去鄯州之行,曹坤脚行在那边有生意所以比较了解,“这个季节去鄯州的路还好走一些,等再冷一些就不好走了,那边十月开始下雪,还下的特别大,一不小心就把路埋住辨不出方向。”

  古代没有导航,一旦大雪封路是很危险的事,万一走错了路误入山间或者遇上匪徒都会丧命。

  “不过我们脚行有几个老把式,他们都是跑惯了鄯州这条路的,正好过几日有点货往那边送,同他们一起走安全些。”

  陈青岩举起酒杯,“那就有劳弟夫了。”

  曹坤连忙端起杯子,“大哥太客气了,别的忙我也帮不上,只能帮点小忙了。”

  这几年他仰仗几个表兄弟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手里攒下了几千贯钱,这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他这人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只能用行动报答家人。

  一顿饭吃到酉时末才散桌,孩子们都困了,王瑛也累的够呛,奔波这一路都没怎么睡好。

  东跨院李氏早就命人收拾干净烧热了火炕,等送走客人二人迫不及待的洗了个澡,早早的躺下休息。

  第二天醒来又开始应酬,陈青岩在府学的同窗们知道他回来了,纷纷登门拜访。

  王瑛这边则抽空去拜访了一下秦夫人,给她拿了些京都的特产。

  秦芙蓉依旧是乐呵呵的模样,见到王瑛热情的拉着他进屋尝尝自己蒸的苏叶饼。

  苏叶饼算是冀州府的传统美食,即用糯米磨成面,里面包裹上赤小豆做成的饼子,为了防止饼子粘在锅底,下面贴了一张苏叶故而得名苏叶饼。

  王瑛好久没吃过这东西了,拿起一个尝了尝,“好吃,味道真不错!”

  “兰儿,去拿个食盒,把这锅里的都捡上待会走的时候拿回去吃。”

  “那怎么好意思。”

  “没事,我今年准备的多,家里根本吃不完,往年也是各家送去一些。昨天,我听昌邑说你们要去鄯州了?”

  王瑛点头,“是,过几天就要启程了。”

  秦夫人犹豫片刻道:“如果没记错,鄯州州牧冯之恩与我大哥是故友,等我明日回去一趟问问,让他写封信捎过去多少能照拂你们一二。”

  “这,这实在太麻烦您了!”

  秦芙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本就是一家人,出门在外能帮一把自然要帮帮忙。”

  王瑛感激不已,人情可欠大了。

  翌日秦芙蓉就回了一趟娘家跟大哥询问了一下,秦家大哥也是个爽快人,立马给老朋友写了封信,嘱咐他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外甥。

  *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就到了该走的日子。大家是真不愿意离开,到了临走那一日元宝抱着李氏哭的差点背过气去。

  这孩子长大后还是第一次这么哭,看得旁边人都跟着落泪。

  李氏怕孩子哭坏了身子,强忍住离别的悲伤道:“好孩子,你到了鄯州给祖母写信回来,祖母也会给你回信,到时祖母看你写的字有没有长进好不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