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257)

  当时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如今年纪大了,更能体会到粮食对百姓有多重要。

  内忧外患让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皇帝疲惫不堪,他靠在软垫上长叹一口气,“父皇,想做个明君实在太难了……”

  马车缓缓停下,“陛下,到了。”

  武平帝打起精神,正了正衣冠从车上下来,司农司的人也没想到皇上会突然过来,忙跪地磕头。

  武平帝抬手,“都起来吧,这土豆收的如何了?”

  大司农上前道:“回禀陛下,王瑛正带着人在田收呢。”

  皇上抬眼望去,看见地里一堆堆的土豆有些好奇,这就是大司农说的可以当主粮的食物吗?看样子产量也没有多高,跟想象中的差太多了。

  王瑛他们还不知道皇上来了,几十个人正弯着腰在地里薅秧子,马上就要薅完了开始正式起土豆了。

  给牛套好犁,王瑛示范了一遍,“翻地的时候注意深度和位置,不要把土豆铲碎了。”

  “是。”牛和犁有限,其他大部分人都会用搞头和耙子往外挖土豆。

  随着越来越多的土豆从地里挖出来,站在远处的人渐渐瞪大眼睛,这地里居然还有这么多土豆?!

  第231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土豆从地里翻出来,跟在后头捡土豆的佃农们脸上乐开了花,种了一辈子地还是头一次从泥里刨出这么多粮食。

  王瑛拎着麻布袋子往里扔,累的满头大汗,太多了,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他站直腰,打算摘下斗笠扇扇风,结果余光一瞟被站在远处的人群惊呆了,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人?

  稍作打量发现里面不光有大司农,还有吏部尚书刘大人,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不认识的大人,王瑛急忙跑上前跪地磕头。

  “下官王瑛见过诸位大人。”

  “起来,王家小郎,这就是你种出的土豆?”武平帝兴奋的询问。

  王瑛没见过皇帝,不知道问话的人是谁,不过看其他人都没敢开口他先说话就知道肯定是位大官。

  略微斟酌,回答道:“回大人,此物正是土豆。”

  旁边温彦平紧张的汗都流下来了,这王瑛乱叫什么呢?怎么管皇上叫上大人了!

  “王瑛这是……”

  “哎,无妨。”武平帝打断温彦平的话,一个称呼而已,他并不在意,继续询问:“我见这土豆长势不错,一亩地能收多少?”

  “回大人的话,正常来讲亩产七八石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其实王瑛说的保守了,如果土地肥沃亩产一两千斤都是常事,毕竟现代土豆亩产都高达三千至五千斤。

  “七八石?!”站在后面的户部官员们都惊了,要知道麦粟的产量一直维持在亩产二石到三石左右,哪怕是鄯州用了王瑛的堆肥法,也不会超过三石。

  这土豆的产量竟然是麦粟的一倍有余!

  武平帝继续道:“若是让天下百姓都改种土豆如何?”

  “万万不可,大人有所不知,土豆产量虽高却也极费地力,若连续种几年下去,上田也会变成下田,土豆就要绝收了。而且土豆也不像麦粟那般长时间存放。”

  王瑛从地里捡起一个土豆用指甲划开,能看见充满淀粉的白色汁液缓缓流出,“土豆的水分大,存放不好很容易腐烂或者生芽,长了芽的土豆会产生毒素,食用后轻者上吐下泻,重者会要人命的。”

  内侍一听吓得连忙让王瑛将土豆拿远点。

  王瑛挠挠头将土豆扔回田里继续道:“不过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延长存放时间,就是将土豆切成片晒干,到冬天的时候拿来炖菜或做主食都可以。”

  记得小时候每年秋天外公外婆都会晒很多土豆干,冬天蔬菜贵,老两口舍不得花钱买菜,上顿土豆干下顿土豆干,把王瑛都吃腻了。

  那会儿他还暗暗发誓,长大再也不吃这东西,如今却是十分想念。等收完地里的土豆,回去也晒上一些,留着冬天炖着吃。

  武平帝掀起衣摆亲自走进田里,开始跟着农夫们一起捡起土豆。

  其它官员见状自然是麻利的挽起袖子跟着一起干。

  武平帝一边捡一边跟旁边的几个官员讨论土豆的吃法,“这东西看着不起眼,不知味道如何?”

  刘耀之朝王瑛招招手,“王瑛过来。”

  “大人有何吩咐?”

  “这土豆怎么吃?”

  王瑛道:“吃法多着嘞,最寻常的吃法就是削皮放锅里蒸熟直接吃,原滋原味口感细腻。也可以切成片与肉片一起炒着吃;还能切成块炖鸡肉,炖好的土豆软糯好消化,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武平帝听着一乐,“看来这王小郎还精通厨艺。”

  一亩地土豆很快就收完了,全都捡到麻布做的袋子里装好封口称重。

  大伙屏住呼吸,紧紧盯着那秤砣。

  一袋的重量大概是一石左右,一共装十六袋半,算下来差不多是十六石!

  老天爷,这一亩居然收了十六石的粮食,是粟麦足足五倍有余啊!

  大家伙脸上的表情从最开始的淡然,到惊讶,现在变成了不可思议,这么小小的东西埋进土里居然能长出这么多来!

  武平帝龙心大悦,抚掌道:“晌午拿些土豆去膳房,叫他们做熟给朕尝尝。”

  “陛下,刚刚他说此物有毒……”

  王瑛连忙解释道:“刚成熟的土豆是没毒的,只有存放不当长出土豆芽的才有毒。”

  武平帝道:“那就多蒸些,让诸位爱卿都尝尝。”

  一众官员跪地谢恩,“谢陛下。”

  王瑛这才反应过来此人的身份,扑通一下跪地,吓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这可当今圣上啊,是掌控整个国家生杀大权的人,刚才竟然还称呼他为大人。

  强烈的压迫感让他呼吸困难,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鬓角滴下来,这,这这算不上大不敬?!

  “求皇上恕罪,下官不知是陛下……”

  皇上的声音在头顶响起,“爱卿何罪之有,快起身吧。你虽是哥儿身份却比寻常男子更有能力和作为,这些土豆不知会救活多少黎民百姓,朕替他们谢谢你。”

  “不,不不不敢当,能为圣上分忧,是,是是下官的荣幸。”王瑛已经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武平帝没再说什么,拍了拍手里的泥土转身回到车上准备回宫了。

  余下的官员见状也纷纷跟上,等人全都离开后大司农满面红光道,“王瑛,你可帮咱们司农司露了脸!来年春饥可解了!”

  其余同僚不管是装样子还假意奉承,纷纷上前拱手道贺。

  “恭喜王典事。”

  王瑛晕晕乎乎的拱手回礼,直到坐上回家的马车才清醒过来,他今天见到了皇上,还跟皇帝说了话,天呐简直不可思议!

  *

  土豆培育成功,司农司功不可没,王瑛则是头功。

  很快封赏就下来了,除了赏银千两外,官职更是连升三级,从原本的七品典事直升为司农司二把手从五品的上司农。

  这个位置臧明胜觊觎很久了,之前还特地找了不少关系,原本以为今年能升上去,没想到被突然来的王瑛截了胡,气得差点吐血,连请了半个月的病假没去上值。

  王瑛的名声也逐渐在京都传出来,不少人都知道了司农司有个郎君,培育了新的粮食名曰土豆,味道美产量高,一亩地能收上千斤!

  土豆几乎不用宣传,很快京都周边的百姓争先恐后去买这土豆良种。

  十亩地共收货了上万斤土豆,最后司农司只留了三百斤做种粮,其余的全部分发到各地州府,按照王瑛写的培育手册开始培育种植。

  这些土豆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四下分散,只等来年春天在地里生根发芽。

  *

  三年后,兖州一个小村庄里。

  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地头玩耍,一群大人则在地里收粮。

  “刘大叔,你家今年也种了瑛豆啊?”

  “哎,种了一亩地,不知道长得咋样呢。”

  胖胖的妇人笑道:“一亩就够吃了,喃家去年也种了一亩地,收了将近十二石,吃了一冬天还余下不少呢。”

  刘老汉道:“你家种的那块地肥,喃家这块地种别的没出息,这才试着种点瑛豆,收成肯定不咋样。”

  说话间三四个汉子已经拿钉耙开始往外扒瑛豆了,一钉耙下去,直接挖出六七个圆滚滚的瑛豆。

  老头高兴不已,“嘿,还真长了不少!栓子,虎子,豆子别玩了,过来捡瑛豆。”

  “哎。”孩子们闻声跑过来,蹲在地里捡起来,一会儿的功夫柳条筐就装满了。

  刘老汉还以为收不了多少,来的时候只拿了三个筐,如今半亩地还没产完就不够用了,赶紧让大孙子回家拿筐去。

  等家伙事的时候,小孙女拉着老人的袖子问,“爷,瑛豆是啥呀?”

  刘老汉搓了根焊烟,坐在地头吧嗒吧嗒的抽起来,“听闻在皇城那边有个专门管天下百姓的衙门,这衙门里有位叫瑛的郎君,别看他是哥儿出身,却对农事十分精通,听说是神农转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